鄒本江 曹銀吉
復發性髕骨脫位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膝關節損傷, 導致患者反復脫位的主要原因是脫位后關節支持組織愈合不良進而導致髕骨解剖結構出現異常[1], 表現為患肢運動能力下降、膝關節周圍組織萎縮, 在兒童及青少年中較為多發, 如果不得到有效治療,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臨床常用傳統的保守療法進行治療, 易反復且療效不顯著, 本研究通過探討關節鏡下三聯術治療復方髕骨脫位的臨床療效, 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同時降低了髕骨脫位的復發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復發性髕骨脫位患者46例, 其中男28例, 女18例,年齡9~34歲, 平均年齡為(15.1±3.4)歲, 脫位次數為3~9次,平均脫位次數為5次, 其中左側脫位21例, 右側脫位25例,初次脫位均由外傷所致, 多為運動傷。
1.2 方法 術前檢查:體格檢查恐懼試驗、傾斜試驗46例患者均為陽性, 患者被動活動受限嚴重, 患者患膝Q角平均值為(23.1±0.1)°, 顯著高于正常值。X線檢查顯示:髕骨關節間隙有退變, 下肢外翻畸形>15°, 髕骨位置升高且偏小,患膝股骨外側髁位置偏低, 髁間凹淺平明顯。
1.2.1 手術方法 對所有患者急性聯合麻醉, 應用關節鏡通過膝關節前外側、前內側進入, 探查關節腔、髕骨運動軌跡、脫位情況, 髕骨脫位患者關節鏡下可見髕骨呈現半脫位、有明顯外移, 三聯手術包括關節鏡下外側支持帶松解術、內側支持帶緊縮術和脛骨結節內移抬高術[3], 對于髕骨外側支持帶顯著緊張的患者首先進行外側支持帶松解術:選擇距離髕骨外緣約1 cm, 自髕骨尖水平髕腱外側緣至髕骨外上極的外側2 cm, 近側2 cm, 切開髕骨外側支持帶, 完成髕骨外側支持帶松解。內側支持帶重建緊縮術:選取自體半肌腱和半膜肌,用線將兩端對折縫合, 然后在股骨內髁和髕骨側面中點處各切開約2 cm的切口, 在髕骨內側緣向外側用鉆頭鉆一條隧道,同時在股骨內側髁處也鉆約4 cm的隧道, 然后將肌腱一端從髕骨內側通道拉入從股骨通道拉出并反折, 然后緊貼髕骨表面將肌腱拉回并在髕骨至骨滑車中間進行復位, 然后將肌腱兩端同時植入股骨隧道并進行固定。脛骨結節內移抬高術:在脛骨結節內側作約3 cm的切口使脛骨結節充分暴露, 然后在結節內外緣用克氏針鉆孔并打通, 并沿截骨面將脛骨結節的近端推至遠側后并進行有效固定。
1.2.2 術后處理 術后應將患肢伸膝位固定, 2 d后可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 7 d后可對患肢在支具保護下進行不負重功能鍛煉, 14 d后可進行床上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然后可進行負重鍛煉, 同時應給予預防傷口感染及飲食護理等, 并隨訪1年。
1.3 評價指標 統計治療前后患者疼痛情況、應用IKDC評分評價膝關節功能主觀、應用Lysholm評分評價膝關節功能、Q角變化及術后運動功能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46例患者術后傷口愈合良好, 無傷口感染情況發生,有6例患者出現膝關節前側疼痛但與手術前比較顯著減輕,隨訪1年內46例患者均無再次復發現象;46例患者手術前后IKDC評分為(36.3±4.1)分、(86.9±5.6)分, 手術前后Lysholm評分為(53.7±4.7)分、(92.3±4.8)分, 治療前后Q角為 (23.1±0.1)°、(11.7±1.1)°, 手術前后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術后運動能力較術前有顯著改善, 恢復情況良好。
復發性髕骨脫位是臨床常見的膝關節疾病, 在兒童及青少年多發, 初次脫位時大多因運動導致, 疾病導致患者膝關節疼痛、脫位感、不穩定、腫脹等, 影響兒童膝關節發育和生活質量[4]。關節鏡下三聯術治療復方髕骨脫位, 能全面探查患者關節脫位情況, 對于髕骨外側支持帶緊張的患者將外側支持帶有效松懈能增加膝關節活動能力, 內側支持帶重建術及脛骨結節內移抬高術可以有效調整韌帶使其達到最佳緊張度, 同時能有效調整Q角, 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5]。本研究通過探討46例應用關節鏡下三聯術治療復方髕骨脫位的臨床療效, 結果表明治療后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Q角矯正良好, 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1年內隨訪無復發情況, 表明關節鏡下三聯術治療復方髕骨脫位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 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石新春, 趙娟, 張菁, 等.三聯手術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后康復訓練的效果.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0, 16(19):2323-2324.
[2]陳崗, 吳宇黎, 吳海山, 等.關節鏡下髕骨支持帶調整術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0, 25(4):305-308.
[3]唐恒濤, 蘇訓同, 王義雋, 等.關節鏡輔助治療急性髕骨脫位.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1, 25(1):9.
[4]吳宇黎, 陶坤, 吳海山, 等.綜合手術方案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的療效觀察.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07, 9(3):218.
[5]韓獻波.開放與關節鏡聯合手術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臨床應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05(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