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云
腦血管疾病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健康, 每年大約會有幾百萬人患腦血管病, 并且大多數患者都不能生活自理[1]。根據相關研究結果, 康復治療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并降低腦卒中的病殘率, 腦卒中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常見疾病, 如今發生機率也比較高, 是目前人類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腦卒中患者有三種主要的并發癥:褥瘡、泌尿系統感染以及墜積性肺炎[2]。墜積性肺炎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 導致患者運動量減少, 住院時間延長, 降低康復治療效果。對此, 本院專門成立研究小組對探討超聲腦血管治療儀輔助治療腦血管病的效果進行探討, 由于現將研究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腦卒中患者為觀察對象,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 其中觀察組女21例, 男29例, 平均年齡(62.4±24.3)歲, 其中腦梗死28例, 腦出血22例;對照組女22例, 男28例, 平均年齡(61.6±24.7)歲, 其中腦梗死27例,腦出血23例。所有患者都滿足全國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2], 均經過CT或MRI影像學確診。所有患者生命體征穩定, 無加重表現。排除患有精神障礙、嚴重心、肺、腎功能不全以及惡性腫瘤的患者。患者中有81例有長期的吸煙史, 23例有糖尿病史。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藥物治療, 觀察組的患者在此基礎上在入院第1天和腦出血入院第3天開始給予超聲血管治療。觀察兩組患者于入院后2 d內與第15天按簡化Fugl-Meyer評分法和日常生活評價的Barthel記數記分法進行肢體功能缺損評定, 以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的情況。SUT治療儀根據腦超聲學、物理學以及醫用電子學的相關原理,根據實際的疾病需要接好電機墊, 通電后選擇電處方4, 電流對組織有規律的作用, 控制電流逐漸增大, 需要綜合患者的耐受能力, 對癱瘓肢體進行被動的功能活動, 重復刺激周圍的肌肉和神經, 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間接影響, 1次 /d, 20 min/次。在治療部位的選取上, 需要同解剖部位一致, 上肢將電機墊固定于肱二頭肌, 另一電極則固定在前臂肌群, 下肢選股四頭肌與脛骨前肌。
1.3 療效評定標準 改良式Fugl-Meyer的評分主要分為5個等級, 積分<50分為1級(嚴重運動障礙);積分在50~84分以內為2級(明顯運動障礙);積分在85~95分以內為3級(中度運動障礙);積分在96~99分以內為4級(輕度運動障礙 );積分為 100 分為 5 級 (正常 )[3]。
日常生活評價按Barthel指數記分法評定。分數在0~20分以內為完全依賴, 分數在21~61分以內為嚴重依賴, 分數在62~90分以內為中度依賴, 分數在91~99分以內為輕度依賴, 分數為100分則評定為獨立[4]。
評定標準按照日常生活恢復情況分為Ⅰ、Ⅱ、Ⅲ級。Ⅰ級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基本恢復健康;Ⅱ級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明顯緩解, 部分恢復或可以獨立生活;Ⅲ級患者恢復情況一般, 需要他人幫助, 拄拐行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Barthel評分分別為(8.46±13.73)分、(8.34±14.14)分;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Barthel評分分別為(58.44±25.19)分、(38.2±4.49)分。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較對照組更好,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兩組患者預后康復情況都較好, 觀察組略優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Fugl-Meyer積分分級標準測定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對比[n (%)]
超聲腦血管治療儀可以在不同時間進行有目的的康復訓練, 能夠促進患者的恢復。早期助力運動有助于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超聲腦血管治療儀通過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過程來形成神經通路以便在中樞神經系統病灶周圍網樣的突觸聯系中進行傳導。沒有完全癱瘓的肌肉中部分具有功能的肌纖維通過鍛煉可以變粗, 從而促進整個肌肉的肌力恢復。此外, 在這部分肌肉中的神經末梢可以增加分支來支配附近失去神經支配的肌纖維[5]。超聲腦血管治療儀的輔助治療方法原理為在周圍神經肌肉中產生代償效應, 經仍具有功能的神經纖維傳導給中樞神經系統形成中樞代償, 有助于患者肢體功能的盡快恢復。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 超聲腦血管治療儀輔助治療的效果較好, 繼發障礙發生較少, 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 在臨床實踐中, 超聲腦血管治療儀輔助治療腦血管病的效果較好, 縮短病程,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具有推廣價值。
[1]朱開瑞, 雷惠新, 鄭崢.超聲腦血管治療儀與腦梗死相關性研究進展.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 10(1):95-97.
[2]馮毅, 黃琦丹.腦出血后超聲腦血管治療儀臨床分析.當代醫學, 2012, 18(5):110.
[3]丁國鋒, 毛艷華, 石斗飛, 等.老年高血壓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變化的臨床意義.山東醫藥, 2011,46(1):30-31.
[4]呂丹瑜, 王光明, 韓驍, 等.不同因素對人主動脈平滑肌細胞Hcy-2表達及細胞增殖的影響.解剖學報, 2012, 37(4):417-420.
[5]王擁軍, 劉力生, 饒克勤, 等.我國腦卒中預防策略思考:同時控制高血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氨酸水平.中華醫學雜志,2010, 88(47):331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