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功
良性乳腺腫物是在臨床疾病中是一種常見的乳腺病變,對于良性的腫塊應及時的給予治療, 采取切除措施。在傳統的手術治療中, 切口相對較大, 切瘢痕較為難看, 對于深部的腫塊還難以進行定位[1]。目前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引入到了該疾病的治療中來, 給該病的治療帶來了變革。本院就對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治療良性乳腺腫物的方式做出了研究,并得出了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39例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良性乳腺腫物患者, 年齡最小16歲, 最大51歲, 中位年齡31歲, 239例中有128例患者乳腺捫及腫塊, 111例患者未捫及腫塊。在這之中有52例為單發, 123例為單側多發, 64例為多側多發, 患者共切除腫物為586枚, 腫物直徑5 ~ 30 mm。所有的患者在手術之前都經過超聲進行檢查, 提示患者腫塊的規則,邊界為清楚, 后方還具有不明顯聲衰竭, 內部也沒有明顯血流的信號, 同時同側的腋下未探及出可疑的惡性淋巴結, 擬診患者為乳腺良性腫塊。將在手術中進行快速冰凍檢查的結果為惡性的患者做出排除[2]。
1.2 治療方法 使患者保持仰臥位, 將其患側的肩部進行適當的墊高, 手術開始前要為患者安排超聲檢查, 以便對腫塊具體的位置明確, 包括了腫塊大小、血流具有的特征, 這些為穿刺位置的確定做出判斷, 采用8 G旋切刀將腫塊準確切除。8 G旋切刀其凹槽的長度為2.2 cm, 要保證有足夠組織進入凹槽的內部開始切除工作。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在B超的引導下, 使用2%的利多卡因加上腎上腺素對病灶底部和穿刺通道進行浸潤并局部麻醉[3]。采用尖刀于穿刺點將皮膚挑開小口約0.3~0.5 cm, 于B超引導下使切到到達病灶底部, 使旋切槽和患者病灶的部位對準。于真空負壓下, 使腫塊被刀槽吸入, 多次重復旋切吸入動作, 并且借助B超要密切觀察病灶與切割槽的位置關系, 及時調整旋切刀操作的角度與深度, 對于一些較大腫塊,可以采取扇形旋轉旋切刀的方式進行操作, 便于整個的腫物可以進行完整切除。手術結束之后, 撤刀的時候需要對穿刺口放置膠片做引流, 需要時間約為24~48 h, 完成后可以切除,腫瘤殘腔以及穿刺通道局部壓迫5~10 min, 繃帶加壓包扎為48~72 h。
2.1 239例患者的586枚乳腺腫物均完整切除 239例患者中的586枚乳腺腫物都完整準確的被切除, 手術時間在15~45 min, 平均手術時間為28 min, 手術切口0.3~0.5 cm。
2.2 586枚乳腺腫物的術后病理分析 586枚乳腺腫物中,有383枚纖維腺瘤, 18枚導管內乳頭狀瘤, 111枚纖維囊性乳腺病, 28枚乳腺導管擴張, 12例葉狀腫瘤, 21例脂肪瘤,3例管狀腺瘤。
2.3 手術并發癥 有2例發生術中出血, 有11例發生皮下瘀血, 有5例發生瘀血, 有2例發生皮膚破損, 以上的并發癥狀經過護理和治療均得以痊愈。無一例出現術后感染病例,無一例出現乳頭歪斜、塌陷以及乳房變形等癥狀。
在臨床上乳腺腫物屬于較為常見的乳腺疾病, 其病情檢查率較高, 對于此類患者, 臨床上通常采用傳統的切除術,但是手術所造成的創傷相比較大, 另外對于切除的范圍難以進行準確的定位, 手術的切口相對較大。尤其是對于單側乳房有腫物且數量較多的患者來說, 采用此種手術對于乳房美觀程度具有較為嚴重的影響。而且若乳腺腫物較小的話, 對其進行手術定位也較為困難, 需要切除的組織會比較大, 不但創傷較大, 嚴重情況下甚至無法進行手術, 另外在手術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局部擠壓的情況, 很容易導致瘤體部分脫落[4]。
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 其切口較小, 并且在B超的引導下可以準確定位并且經過同一個切口能夠切除同側單個或者是多個腫物, 手術之后不需要針鋒, 愈合較快, 并且不留瘢痕, 確保了乳房的美觀, 減少了乳腺組織尤其是大乳管的損傷。因此, 該方式對于治療良性乳腺腫物較傳統手術方式有著很大的優勢,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但是對于未婚未育女性乳暈旁腫物、有出血傾向以及月經期和哺乳期的患者不宜進行該手術治療。因此, 在臨床上合理的選擇應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能夠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1]杜剛, 江立玉, 孫靖中, 等.麥默通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疾病11例應用體會.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07, 9(10):619-620.
[2]涂巍, 曲文志, 趙曼, 等.麥默通旋切系統在治療乳腺良性腫瘤中的應用體會.中華乳腺病雜志, 2008, 3(2):48-49.
[3]楊露, 孫治君.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在治療良性乳腺腫物中的應用.重慶醫學, 2010, 39(7):810-811.
[4]王恩禮, 鐘春嫦, 羅建國, 等.麥默通乳腺微創手術的并發癥及防治措施.實用預防醫學, 2006, 13(3):7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