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永 郁全勝 陳猛 崔勇 范建華 王宗南
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是由于精索內蔓狀靜脈叢的異常伸長、擴張和迂曲引起的臨床癥狀的疾病, 是臨床常見病。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發展, 本院于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72例精索靜脈曲張患者應用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治療, 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72例;年齡15~43歲, 平均年齡23.2歲;左側131例, 占76.2%;雙側41例, 占23.8%。Ⅲ度137例、Ⅱ度35例。以睪丸墜脹不適就診105例, 以不育癥就診43例, 體檢發現24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彩色多普勒檢查證實, 并排除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
1.2 手術方法 術日晨灌腸, 手術當天備皮, 術前排空小便, 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平臥位。于臍部下緣弧形切開1.0 cm,穿入氣腹針, 接上氣腹機, 輸入CO2氣體, 當腹腔氣體內的壓力達1.5~2.0 kPa后, 拔出氣腹針。隨后插入直徑10.0 mm Trocar, 置入腹腔鏡, 觀察腸管有無損傷后, 直視下于左右麥氏點分別置入5.0 mm Trocar。改變體位, 取20°頭低腳高仰臥位。于一側內環上方可見呈藍黑色的斜向外上方走行的精索靜脈, 及與其呈“人”字形分叉的輸精管。距內環口上方2.0~3.0 cm處剪開側腹膜2.0~3.0 cm, 分離顯露精索內靜脈,用4號絲線分別結扎2次(若分離精索內動脈困難時, 仍4號絲線結扎精索內動靜脈2次), 不剪斷結扎線間的血管。如為雙側病變同法處理對側。探查無遺漏的精索靜脈、創面無出血, 撤除氣腹, 縫合切口, 結束手術。
本組172例手術均成功, 均無嚴重手術并發癥, 手術時間為15~45 min, 術后4~6 h可下床活動, 2~3 d出院。術后有5例出現皮下少量積氣, 2~3 d后吸收, 均無嚴重并發癥。隨訪3~12個月未見復發, 曲張靜脈明顯減輕或消失, 無睪丸萎縮, 術前伴有精液質量異常者復查精液質量均顯著提高。
精索靜脈曲張是泌尿外科常見病, 是精索內蔓狀靜脈叢的異常伸長、擴張和迂曲。多見于青壯年[1]。臨床上多見于左側, 雙側可占35%~40%, 右側少見[2]。血液反流和集聚在精索靜脈內可出現陰囊的脹痛不適。精索靜脈擴張瘀血, 陰囊局部溫度升高、睪丸內代謝產物濃度增加, 可致睪丸生精功能受損, 是引起男性不育癥的原因之一。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3]。
目前, 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方式較多, 包括開放手術、腹腔鏡和經腹股溝皮下環的顯微外科手術。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腹腔鏡下進行精索內靜脈高位結。經過普及發展, 已經成為治療精索靜脈曲張主要方法。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具有以下幾點優勢:①手術創傷小, 術后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 術后多無需止痛。②切口美觀, 不損傷肌肉和血管。③ 在雙側病變時可同時結扎雙側精索靜脈, 不需增加手術切口。術中可同時探查腹腔, 排除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④腹腔鏡具有放大作用, 對血管損傷小, 可將動靜脈分離清楚,避免損傷動脈。國內有學者[4]認為結扎睪丸動脈不會引起睪丸萎縮, 因為睪丸的血供除了由睪丸動脈供應外, 還有輸精管動脈和提睪肌動脈補充供應, 且三者之間有廣泛的交通支, 因此, 術中不必刻意保留睪丸動脈。但作者還是認為應該盡量保留動脈, 避免損傷。
綜上所述, 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具有創傷小、康復快、療效好, 并可同時處理雙側病變等優點, 值得推廣應用。
[1]吳在德, 吳肇漢.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00.
[2]王璽坤, 羅力, 李文雄, 等.精索靜脈曲張113 例兩種術式療效的對比研究.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11, 16(4):336-338.
[3]Kass EJ, Belman AB.Reversal of testicular growth failure by varicocele ligation.J Urol, 1987, 137(3):475-476.
[4]楊典東, 高振利, 趙俊杰.針式腹腔鏡改良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中國臨床醫生, 2005, 3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