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德
臨床不合理用藥8例分析
張世德
臨床不合理用藥;分析
近年來作者收集了一些臨床醫師不合理用藥資料, 現介紹8例, 旨在提高臨床配藥質量。
1.1 氨芐青霉素0.5 g×12支、10%葡萄糖100 ml靜脈點滴。患者系傷寒, 故選氨芐青霉素靜脈點滴, 不合理之處是用葡萄糖作溶液。氨芐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極不穩定, 易分解,使抗菌作用下降60%。應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氨芐青霉素。
1.2 支氣管哮喘并發呼吸道感染患者。處方:青霉素C鈉注射劑80萬單位×5支、氨茶堿0.25 mg×1支、10%葡萄糖500 ml×1瓶靜脈點滴1次/d。不合理之處是在含青霉素溶液中加入氨茶堿, 可使混合液中的pH>8, 致使青霉素失活。應分別使用, 尤其是青霉素在輸液中最好單獨使用。
1.3 風濕熱患者。處方:口服阿斯匹林2.0 g, 3次/d, 強的松10 mg, 3次/d。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胃出血。原因是連續應用糖皮質激素抑制和阻礙消化道黏膜細胞分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作用于受阻礙的黏膜而引起潰瘍, 與阿斯匹林使用又增加了水解的水楊酸離子對胃黏膜的刺激, 更易引起胃出血。應間隔服藥和控時用, 避免聯合應用, 并加服胃黏膜保護劑, 尤其是用藥時間長的患者更應注意。
1.4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辨狹窄, 心力衰竭征象。處方:西地蘭注射液24 mg、氨茶堿注射液0.25 mg、5%葡萄糖注射液60 ml靜脈點滴。不合理之處是在西地蘭溶液中加入氨茶堿, pH值提高成堿性, 強心苷水解析出導致藥效降低。應分別高滲溶液注射或靜脈滴注, 避免混合使用。
1.5 風心病患者。服用地高辛片劑已洋地黃化, 由于傷風鼻塞, 又用麻黃素滴鼻劑, 結果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用麻黃素能增強強心苷作用, 引起心律失常。
1.6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處方:復方降壓片。此方不合理之處是因為復方降壓片中含有雙氫克尿塞, 而雙氫克尿塞能使體內血糖增高, 不利于糖尿病患者, 應改為鈣拮抗劑類降壓藥。
1.7 嬰兒肺炎。處方:10%葡萄糖注射液80 ml、青霉素40萬單位, 每隔4 h加小壺;慶大霉素1萬單位, 間隔4 h加小壺, 共用2次。輸液前先肌內注射異丙嗪5 mg, 因患兒煩躁不能入睡再加安定4 mg, 最后導致安定中毒死亡。其原因是安定在肝內經脫甲基, 羥化成為苯羥二氮草, 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后, 經尿排出, 只有少量以原形由尿排出。由于嬰兒肝臟藥物代謝酶缺乏, 安定類藥物不能在肝臟中轉化無活性的代謝產物, 故不可使用。30 d以內嬰兒不能用安定類藥物。
1.8 糖尿病孕婦。常用甲磺西脲片。甲磺丁脲1次服后半衰期4~6 h, 降血糖作用能維持6~12 h, 可引起新生兒長期血糖過低。另外氯碘丙脲作用更強而持久, 半衰期30~40 h, 能維持降血糖作用達60 h, 故二藥孕婦禁用。
上述不合理用藥之所以造成不良后果或藥效不佳, 其主要原因是:①由于藥劑人員對專業監督觀察淡薄, 只遵臨床醫師處方配藥, 不考慮配伍是否合理。②臨床醫師只注意適應證, 而忽視藥物配伍是否合理。③對妊娠、嬰兒用藥的特殊性不熟悉。④ 對復方合劑組成成分不熟悉, 了解不夠。⑤專業知識陳舊, 滿足于應付日常工作, 不能堅持知識更新,不斷提高醫藥學理論水平。
2014-05-05]
402289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