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英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一種合并癥, 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多數糖尿病腎病患者須依靠維持性血液透析才能維持患者生命, 然而, 由于糖尿病腎病的特殊性, 患者在透析后并發癥更多、存活率更低[2]。有研究表明[3], 全面綜合的護理干預對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院自 2011 年開始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全面的綜合護理干預, 效果較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 男46例, 女34例, 年齡 54~78 歲,平均年齡(52.11±14.36) 歲, 病程10~30 年, 平均病程(16.4±2.3)年。所有患者均行維持性血液透析,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 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血液透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標準碳酸氫鹽無糖透析液進行血液透析, 采用DBB-26B血透機及醋酸膜或血仿膜中空纖維透析器, 每周2~3 次, 3~4 h/次, 第1次透析時間不超過2.5 h, 血管通路為雙腔管或動靜脈內瘺。透析方案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調整。
1.3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控制血糖, 觀察患者的神志和生命體征等。
1.4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 針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 同時注意患者的心理指導、飲食護理等。
1.4.1 對低血壓的護理 患者發生低血壓時, 使患者呈頭低腳高位, 吸氧, 停超濾, 減慢泵流速, 必要時補充生理鹽水或輸注白蛋白, 控制水分攝入, 盡量避免有效血容量銳減。
1.4.2 對心率失常的護理 血液透析時, 給予患者吸氧, 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及血清鉀離子的變化, 透析間隙控制體重, 降低血透中的超濾率;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積極治療基礎心臟病, 改善患者貧血癥狀, 患者嚴重心律失常時停止透析。
1.4.3 對心力衰竭的護理 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時, 立即吸氧, 使用鎮靜劑,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超濾脫水, 心力衰竭糾正時轉為常規血透, 單純超濾時要控制血流量, 時間不宜太長, 慢性心力衰竭可使用洋地黃制劑, 注意防止洋地黃中毒。
1.4.4 對感染的護理 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 補充營養, 使患者適當運動, 增強抵抗力;透析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注意患者的皮膚護理。
1.4.5 飲食指導 保證患者每天攝入足夠的熱量, 以淀粉類食物為主, 攝入優質蛋白質飲食, 合理食用膳食纖維, 少食高磷食物, 嚴格控制進水量[4], 叮囑患者少食多餐, 規律進食, 控制體重。
1.4.6 心理干預 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 應用親切的語言安慰患者, 指導患者血液透析間歇期的個人及家庭自主參與式護理, 讓患者體驗到社會和家庭的關心及支持, 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降低患者的恐懼心理和不安情緒。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95.0%,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n, %)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一種合并癥, 多數患者須依靠維持性血液透析才能維持患者生命, 然而, 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 極易并發心血管的病變,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對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采取全面的綜合護理干預, 重點對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的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進行護理干預, 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保證血液透析的安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全面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月娥.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對策.中國現代醫生, 2009,47( 21) : 138 -139.
[2]馬祖富, 劉慎微.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病人危險因素分析.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02, 8( 1) : 8 -10.
[3]王有潤.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并發低血糖的護理.當代護士, 2012(5):92-93.
[4]宋玲.營養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并發腎病的臨床意義.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08, 2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