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富強
山楂是三里紅的成熟果實, 屬薔薇科植物, 其味酸、甘,微溫, 能歸脾、胃、肝經絡, 功效主要為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另其主要的有機成分是以有機酸和黃酮類有機物為主, 其次是以多種微量元素組成, 如脂肪酶、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及鈣、磷、鐵等。臨床上常見的炮制類型包括山楂炭、焦山楂、生山楂、炒山楂等。而這些炮制品也因不同的炮制方法產生不同療效, 如藥用的散瘀止痛類、消食化積類等[1]。
1.1 對有機酸含量的影響 山楂中的總有機酸的含量隨著炮制時間的延長、炮制溫度的升高而逐漸的減少。其中研究結果表明, 炒山楂、焦山楂中的總有機酸含量最終保留的占原有的82.65%和46.42%, 而山楂炭的總有機酸含量幾乎全部在炮制過程中被毀, 進展原有的2.58%[2]。但也有其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的不同有機酸總含量, 所以在臨床上上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山楂的總有機酸含量。
1.2 對黃酮類成分含量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 炮制后, 炒山楂中總黃酮類的成分僅保留為原有的80.0%, 而焦山楂和山楂炭中的成分則占原有的41.9%和25.8%, 表明山楂中黃酮類的成分在炮制過程中會隨著炮制時間的延長和炮制溫度的增高, 含量有所下降[3]。
1.3 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 鈣、鈉的含量在焦山楂、山楂炭、生山楂、炒山楂4個品種中均較高。其中炮制后焦山楂中鎳的含量增加約80倍, 鈉、鉑的含量也增加約1倍, 鐵、鈦、鋰、鎂、鋇、硼、鉛的含量則沒有太大的變化。炮制后山楂炭中微量元素含量的變化同于焦山楂, 但鐵、鈦、鋰、鈉、鎂、鋇、硼、鉛、鉑含量增加值則高于焦山楂[4]。炮制后炒山楂中鈉、鉑的含量增加約1倍, 鐵、鈦、鋰、鎂、鋇、硼、鉛的含量則沒有太大的變化。這表明山楂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隨著炒制程度的變化而變化。
1.4 對總磷脂含量的影響 山楂中的炒黃、炒焦、制炭、土制、紅糖制、蜜制山楂炭在試驗進行中隨著炮制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 總磷脂含量下降的程度明顯。這也從側面表明, 部分磷脂成分會被高溫炮制法所破壞[5]。
在胃腸推進作用上, 推進進度最大的就是生山楂, 其他的炮制品都具有這個功能, 除了240℃(高溫)的炮制品[6]。這說明胃腸推進作用隨著烘制溫度的升高而減弱, 當達到240℃時, 就沒有明顯的推進作用。
我國的炮制規范中沒有一個統一的山楂的炮制工藝和標準, 沒有統一準確的質量標準, 影響臨床用藥的療效。同時也存在著由于烘制品受熱的方式不同于炒制品, 導致兩者外觀存在差異的劣勢, 所以在實際上完全用烘制品替代炒制品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和研究[7]。
綜上所述, 山楂的炮制方法應同時結合基礎與臨床等多方面的研究, 利用先進的檢測方法, 找出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 從而保證山楂的不同炮制法生產處標準下科學性、有合理性的中藥飲品。
[1]孫凈云, 吳建華.微波法炮制山楂飲片的實驗研究.河南中醫,2010, 30(3):248-250.
[2]張英杰, 苑述剛, 洪振豐, 等.山楂的中藥學及臨床文獻研究概述.現代中醫藥, 2011, 31(01):68-70.
[3]王現春, 潘麗輝, 林輝.山楂不同方法炮制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觀察.中醫臨床研究, 2013, 5(16):88-89.
[4]殷放宙, 吳曉燕, 李林, 等.炮制火候對飲片顏色的影響.中草藥, 2013, 44(16):2252-2256.
[5]蘇本正, 戴衍朋, 孫立立.焦山楂飲片中金絲桃苷和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時珍國醫國藥, 2013, 24(05):1081-1082.
[6]劉宗英.淺談中藥山楂飲片的不同炮制及功效應用.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33):67.
[7]黃榮.復方絞股藍片劑生產工藝研究.中藥與臨床, 2012, 3(0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