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梅芳
慢性胃炎屬于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 其多數為胃黏膜損害, 進而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病癥(也可由幽門螺桿菌直接引起)[1]。本病病程較長, 且易反復發作, 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當前, 臨床上西醫多采用三聯療法治療本病, 但本法容易產生耐藥性且反復性較高[2]。作者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92例, 療效較為滿意,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科共治療慢性胃炎患者182例, 所有患者均經胃鏡確診為慢性胃炎;182例患者中男99例, 女83例, 年齡33~74歲, 平均年齡(57.2±6.8)歲;病程為4個月~8年;治療時中醫學診斷為:胃陰虧虛59例, 腸胃不和43例, 脾胃濕困40例, 胃絡瘀滯21例以及脾胃虛寒19例;治療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90例及治療組9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患者門診時, 經自身描述或問詢, 多數表現為胃部疼痛或胃部不適感、飯后飽脹、經常噯氣打呃等癥狀。少數患者表現為食欲減退、厭食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三聯藥物治療, 三種藥物分別為奧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果膠鉍三種藥物。使用上述藥物時嚴格按照說明書服用, 服用時間為7 d。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中藥湯劑治療, 中藥湯劑的成分組成為:柴胡、白術、黨參、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砂仁、柴胡、佛手、木香以及砂仁等;另對肝胃不和的患者加白芍、香附以及郁金等;對脾胃濕熱的患者加黃連、梔子以及黃芩等;對脾胃虛寒型的患者加干姜等;治療時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適量加減藥劑。
1.4 療效評定標準 所有患者診斷均參照我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2004年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診斷標準[3], 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4種情況,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統計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 對照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痊愈20例, 顯效28例, 有效25例, 無效17例, 治療總有效率81.1%; 治療組92例患者中痊愈28例, 顯效33例, 有效25例, 無效6例,治療有效率93.5%,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現代醫學認為, 慢性胃炎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 其本質上而言與人體神經代謝、內分泌紊亂以及體液代謝等密切相關;從感染菌上來說, 幽門螺桿菌是最常見也最為關鍵的一種[4], 一般而言, 慢性胃炎發現后, 應積極治療, 否則患病時間太長不去治療或治療不恰當, 久之可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甚至可合并異型增生, 而上述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關鍵。當前西醫治療本病多采用三聯藥物治療[5], 三種藥物主要為奧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果膠鉍, 其中奧美拉唑是臨床中常用的一種質子泵抑制藥, 其進入胃內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進而間接的保護了胃黏膜;阿莫西林是臨床中常用的抗菌藥物, 其主要為殺滅或抑制幽門螺桿菌;果膠鉍是一種果膠與鉍形成的復合物, 其進入胃中, 不僅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性薄膜, 還可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保護性黏液,進而保護胃黏膜。慢性胃炎屬我國傳統醫學“胃脘痛”以及“腹脹”的范疇, 中醫認為, 本病發病主要與患者日常飲食不規律、心情長時間抑郁以及與長時間勞累有關[6]。本次作者用自制湯劑結合西藥治療慢性胃炎, 結果顯示, 中西醫結合在治療本病方面具有較明顯優勢, 能較快的緩解患者癥狀,同時副作用較小, 是治療慢性胃炎較好的一種選擇。
綜上所述,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 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臨床中西藥治療常用的三聯療法, 且安全性較高, 副作用較小, 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房殿春, 彭志江.胃黏膜屏障功能研究概況.現代消化及介入治療, 2007, 12(1):48-52.
[2]張鳳武, 張燕寧, 夏吳忠.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96例臨床觀察.第四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2, 13(4):198-199.
[3]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2004,10(5):314.
[4]Lee CW, Rickman B, Rogers AB, 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prevents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in hypergastrinemic INS-GAS mice.Cancer Res, 2008, 68(9):3540-3548.
[5]劉霖.胃癌前病變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與COX-2表達相關性分析.陜西醫學雜志, 2010, 39(11):1463-1465.
[6]高景峰, 宗良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療效觀察.亞太傳統醫藥, 2014, 1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