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花
本院對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外科住院患者94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其中47例觀察組患者進行了優質護理服務,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外科住院患者94例作為臨床觀察對象, 并隨機分為觀察組47例以及對照組47例。觀察組中男25例, 女22例, 年齡26~57歲, 平均年齡(38.2±4.3)歲;對照組中男27例, 女20例, 年齡29~61歲, 平均年齡(37.5±5.1)歲。上述兩組患者當中主要以闌尾切除術以及泌尿手術為主,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方法進行護理, 對患者進行定期血壓以及體溫測試, 同時對患者進行正常用藥。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服務, 具體如下:①將服務理念貫穿于優質護理當中, 優質護理服務要遵從“以人為本”理念并給予患者人性化的針對性護理。②優化護理工作模式。改變以往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進行分區式整體護理, 通過分區式護理可以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性效率并將患者管理落實到個人從而實現護理責任制度。③加強針對性護理技能培訓,提升整體護理水平, 定期進行護理培訓并進行考核。④優化護理流程, 特別是對于需要搶救等重大外科手術盡可能縮短服務流程同時做好家屬思想工作。⑤實施崗位監督及考核制,對于表現優秀的個人給予獎勵, 對于考核較差者給予懲罰并與其進行專門交涉從而找到問題根源并協助其解決。滿意度=(十分滿意+較為滿意)/總例數×100%。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系統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5.74%, 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0.85%,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n (%)]
在本研究中本院對部分外科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優質護理服務, 從研究結果來看患者的滿意度有了明顯提升且護理效果得到了優化。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為本”, 以此為基礎通過優化護理工作模式、加強針對性護理技能培訓、優化基礎護理工作、優化護理流程并實施崗位監督及考核來促進護理水平的提升從而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1]。
綜上所述, 優質護理服務在外科護理中具有明顯的作用,值得推廣。
[1] 王艷芳, 賴瑞香.優質護理服務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河北醫學, 2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