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河市 堅持多管齊下化解社會矛盾
訥河市把化解社會矛盾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緊迫任務,通過設立領導接待日,班子成員輪班接訪,排查矛盾、疏導情緒。一是建立約訪制度,就存在的矛盾問題,協調相關部門和當事人,及早約定時間,共同研究解決,不推脫回避矛盾。二是注重發揮基層司法所和法律事務所以及黨員、居民代表作用,鼓勵鄉村、街道社區主持開展民間調解。三是深化“一聯四”民生專項行動,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五是增加法律救助基金,加大扶貧濟弱力度,對涉案勝訴卻未獲理賠的特困當事人以及貧困群眾,給予一定的資金救助。 (訥組文)
遜克縣
健全“三項機制” 推動后進黨組織晉位升級
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建立縣處級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組織縣直單位部門與后進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選派工作組,進村駐點,幫助找準造成后進的原因,制定轉化措施。建立“分類指導”機制。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對癥下藥。對外出務工黨員多、流動性大、黨組織作用難以發揮的黨支部,合并組建聯合黨支部;對班子核心地位不明顯的黨支部,及時撤換“一把手”。建立“督辦反饋”機制。成立督辦檢查組,實行整改銷號制度,對達到整改目標的,及時盤點銷號;對整頓工作沒有起色或成效不明顯的,繼續開展整頓,直至達標升級。 (郭曉明)
伊春市五營區
“三問三知、四個必訪”聯系服務群眾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五營區在處級領導干部中組織開展“三問三知”主題活動,即“問群眾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問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問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做到知群眾生活的難、知群眾想說的話、知群眾想辦的事?!敝饕I導帶頭,處級干部以包保的聯系點、分管的部門和幫扶的職工群眾為重點,面對面地聽取意見和建議。在社區黨組織中開展“四個必訪”主題活動,即群眾家中有重患住院必訪,有老人去世必訪,有意外災害必訪,有子女輟學或待業必訪。社區黨組織以網格為單位,以居民代表、網格長為依托,廣泛深入群眾家中送溫暖、送關懷,幫助解決生活難題。 (李鐵?。?/p>
佳木斯市農委 建立四類聯系點助推教育實踐活動
一是建立黨建聯系點。黨組班子成員對接直屬基層一線黨支部聯系點,督促指導基層黨支部開展活動。二是建立部門聯系點。領導班子成員按分管業務工作包縣(市、區)農業部門,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三是建立村(場)聯系點。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黨支部分別幫扶一個村或一個農場,了解幫扶村(場)的基本情況,征求涉農政策執行、業務審批等方面意見。四是建立合作社聯系點。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包合作社組織,幫助合作社梳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下一步發展重點,促進合作社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作用。 (孫文奎 汝海娟)
海倫市 黨員干部“四必談、五避免、四個寫清楚”
海倫市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做到:四必談,即班子集體問題必談、干部自身問題及整改打算必談、談話對方不足及改進建議必談、擬在會上開展批評的問題必談;五避免,即避免噓寒問暖、閑聊家常,避免評功擺好、只說好話,避免只談成績、不講問題,避免泛泛而談、偏離“四風”,避免避重就輕、無關痛癢;四個寫清楚,即把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省委省政府九項規定、綏化市委市政府八項規定寫清楚,把“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具體表現寫清楚,把存在問題的思想根源寫清楚,把對存在問題的整改措施寫清楚。 (祝福東)
富??h 舉辦“反對‘四風轉變作風”漫畫展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富裕縣充分發揮“漫畫之鄉”的優勢,以黨員群眾樂于接受、通俗易懂的傳統漫畫為載體,舉辦“反對‘四風轉變作風”專題漫畫展。此次活動分別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為題,征集展出漫畫作品100余幅。作者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等創作方法,將當前存在的“四風”問題表現及危害進行生動的展示。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形式,為形成全縣黨員領導干部杜絕“四風”、普通群眾監督“四風”的良好氛圍,為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夯實基礎。
(敖金春)
虎林市 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三包一扶”活動
為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虎林市委在全市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三包一扶”活動。包企業:幫企業謀劃發展送點子,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包鄉村:對鄉村采取包發展、包服務、包穩定的方式,促增收、促民生、促和諧,幫助指導鄉村謀劃發展思路,定位發展方向,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包社區:通過定期走訪、包點巡訪、駐點接訪,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社會矛盾,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幫扶弱勢群體:通過與困難群眾面對面地交心、談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增強“造血”功能,從根本上扭轉貧困局面。 (吳叢起)
慶安縣 農村全面開展“精品主題黨日”活動
慶安縣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全面推行“一月一主題”精品黨日活動,制定了“精品主題黨日”活動實施方案:包村鄉鎮領導和村黨組織書記召集全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以服務群眾、黨員志愿服務、規范村務管理、推進重點工作等為主題,每月組織開展一次“精品主題黨日”活動,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召開,要在日后及時補上。 (劉曉偉)
肇東市 “三強化三提升”激發黨員活力
一是強化基地建設,提升黨員教育覆蓋。把陣地建設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第一要務。近年來,累計投資1080余萬元,新建村級活動場所75處、農村社區22個,依托村小學及原村部改建89處,做到了村村有標準化培訓陣地。二是強化思想教育,提升黨員政治素質。建立談心談話制度、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和組織生活制度,經常分析黨員思想狀況,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強化技術培訓,提升黨員發展能力。把學以致用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落腳點,通過整合資源抓培訓,培養能人帶培訓,外出培訓“取真經”,讓受訓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本領。
(李文艷 高 峰)
北安市
通過“幫、聯、育”激發非公有制企業員工入黨熱情
市級領導重點“幫”。依托黨建聯系點和市領導聯系企業制度,每名市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2個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定期深入企業了解情況,幫助業主提升政治覺悟。黨建指導員普遍“聯”。從市委組織部、基層黨委遴選黨務工作骨干,擔任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并通過講黨課、搞培訓等方法,讓非公企業員工對黨的認識入腦、入心,進一步激發他們向黨組織靠攏的愿望。非公企業自身“育”。非公企業黨支部每名支委每年聯系培養一名以上青年員工,每名黨員每年聯系培養2~3名青年員工,通過談心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堅定對黨的向往和追求。 (王 林)
密山市 嚴把“三關”
加強科級領導干部出國證件管理
一是嚴把證件審批關。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建立由公安局、紀檢監察、檢察、信訪等部門參與的聯動機制,嚴格把關。二是嚴把證件保管關。在證件保管過程中,市委組織部堅持“三必交”,即市管干部現有的因私出國(境)證件必交;新提任的市管干部或市管干部新辦的因私出國(境)證件必交;因遺失等原因未能按時上交因私出國(境)證件的,自愿作廢說明書必交。三是嚴把證件使用關。建立科級領導干部因私出國(境)證件使用“三聯審”“五不批”制度;組織部門對各單位負責管理的出國(境)證件情況進行不定期核查,對瞞報、不報、不繳等違反規定的單位及個人進行嚴肅處理。 (李 論)
五常市
采取“1+3+N”模式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為有效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五常市全面推進“1+3+N模式”。一是打造一個核心,實現農村黨的建設全覆蓋。拓展黨員服務領域,擴大黨員議事范圍,引導年輕黨員干部領辦、創辦和管理新型組織。二是搭建三個平臺,實現農村各領域管理服務全覆蓋。領辦合作社、建立村工會、成立便民服務站,變分散經營為規模經營,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社員得到實惠,增強集體的凝聚力。三是建立N個組織,實現農村各類人群管理服務全覆蓋。通過建立殘疾人協會、老年人協會、家長協會等社會組織,將不同人群、從事不同活動的村民納入管理,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立足群眾廣泛參與、自我約束,形成無縫隙管理與服務。
(王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