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根 車文斌 潘興揚


行走在宜賓縣這塊風物繁盛的物華天寶之地,感受著鄉親們純粹的鄉情,緬懷當年的僰人往事,傾聽縣域經濟的改革之音,不能不讓人感慨萬端。
探究其強縣之路,不止息的改革是其發展之基,富有激情的創新是動力之源,而其近年來戳力推進的擴權強鎮探路實踐,以多點多極協同發展的方式強大各重點鎮經濟,夯實縣域發展的根基,其路徑和成效可圈可點。
“改革縣”探路擴權
宜賓縣,從來不缺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30年前,有膽識和擔當的宜賓縣就已是全國農村學習的好榜樣——四川宜賓縣“下食堂”大隊。1992年,宜賓縣又搞出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成為全國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探路者。
2011年,新一輪經濟發展潮由東南沿海向中西部推進,承接產業轉移成為時下熱門的話題,四川省會成都,世界500強企業紛紛登陸,經濟如火如荼。發展浪潮,已延伸至西部,中國西部已成為中外企業搶灘的熱土。
此時的宜賓縣,已抑制不住快速發展的熱望。可是,作為典型的西部丘陵地區,農村經濟占主導,該怎樣尋求突破,從而吸引資金和技術的入駐?
鋪開地圖,宜賓縣18鎮、8鄉、613村從金沙江畔往北,綿延至自貢市榮縣、富順,將宜賓市中心區翠屏區半幅環圍,一朵上大下小的“蘑菇”赫然成形。菇桿中部處就是縣城所在的柏溪鎮,菇傘是縣域的大部。很多鄉鎮,到宜賓市中心的距離,比到縣城的距離還近。
很多鄉鎮雖有地域優勢,卻被縣域捆住,只有解開束縛,向鄉鎮放權,才能釋放活力。一場釋放鄉鎮經濟發展活力的“擴權強鎮”,探路鄉鎮經濟發展新路徑的行動在宜賓縣悄然展開。
2011年3月,作為四川省首批27個擴權強縣試點縣之一的宜賓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主動“革”權,在宜賓全市率先出臺了《關于開展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責權統一、放權搞活、富民強鎮”的總體思路,將人權、事權、財權三個大項,63個小項的行政管理事項下放試點鎮,賦予試點鎮更大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有效增強鄉鎮作為一級政權組織的經濟社會管理和服務功能。
通過競爭,該縣觀音、孔灘等經濟條件和區位優勢明顯的10個鄉鎮,成為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鄉鎮,“擴權強鎮”改革大幕由此拉開。
此時,向鄉鎮擴權,在西部尚屬先例,但在全國,一些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早已展開。正是因為發達地區的探路,給了宜賓縣更大的信心和決心。
從2006年開始,“強鎮擴權”這項涉及政府縱向權限調整的改革就在浙江等省逐漸展開。2010年開始,全國層面試點啟動。中央編辦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在13個省的25個經濟發達鎮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全國試點之外,多個省份也宣布了相應的試點計劃:江蘇省宣布將在全省16個經濟比較發達鎮開展試點;山東省宣布在10個經濟發達鎮展開“強鎮擴權”試點。
發達地區的“擴權”是倒逼式的,一些強鎮“富可敵市”,其原有的管理模式及權限已遠遠不能適應,不能不“擴權”。原有的機制和權限,常常被比喻成“小馬拉大車”“大腳穿小鞋”“責任如西瓜、權限如芝麻”。
而宜賓縣的改革是主動為條件適宜的鄉鎮“擴權”,賦予試點鎮更大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面激活縣域經濟底部發展活力,成為縣域經濟增長新“引擎”。
“擴權強鎮后,鄉鎮財政收入多了六大項,第一年我們就新增可支配財力500萬元?!币速e縣觀音鎮黨委書記曾曉東說。
“擴權強鎮后,鎮里的財力大幅增加,過去不敢想、不敢辦的事情,現在很順利的就辦成了?!币速e縣永興鎮黨委書記朱文菊說。
該縣明確規定,擴權試點鄉鎮新辦的規模以上工商業企業繳納的、歸縣級所得部分稅收全部返還補助給鄉鎮。不到兩年的時間,10個擴權試點鎮累計新增綜合財力7577.3萬元。
鄉鎮財力的大幅增加,帶來的是民生大投入、基礎設施大改善,鎮域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革權”就是強權
“擴權強鎮改革,改出了鄉鎮的活力,改出了新氣象,實踐證明,這一步我們走對了?!币速e縣委書記王光柱告訴記者。回想幾年來宜賓縣“擴權強鎮”走過的路程,王光柱感慨萬端。
王光柱,一名從教育戰線出來的領導干部,學術情懷頗重。2006年7月擔任宜賓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以來,將理論方面的研究所得運用到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縣域經濟發展經驗。
2011年11月至今,他擔任宜賓縣委書記,對“擴權強鎮”方面的改革有著獨到見解。
“鄉鎮擴權,實際上宜賓縣在‘革自己的權。反過來看,縣上的權雖然‘革掉了,卻做大做強了鄉鎮,最終縣里的財權更強實了?!蓖豕庵f。
如今,當一些縣為財政資金犯愁的時候,宜賓縣一點也不擔心。有的縣被財政負債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宜賓縣的財務負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縣域經濟發展得風升水起。
政策全面激活了鄉鎮經濟發展活力,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猶如源頭活水,惠澤百萬民生。
數據顯示,2013年宜賓縣26個鄉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9.47億元,比擴權強鎮改革前的2010年增長67.96%。兩年來,宜賓縣擴權試點鄉鎮通過BT或BOT模式推進城鎮化進程,協議引資額17.17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15億元左右。2013年,宜賓縣擴權強鎮試點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023.34元,增長13.1%。
在擴權強鎮政策促進下,擴權的各試點鄉鎮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鎮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鄉鎮干部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干事創業熱情高漲,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在首批10個擴權強鎮試點鄉鎮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2012 年11月,該縣順勢加推,新增李場、雙龍、柳嘉3個鄉鎮為擴權強鎮試點鎮,該縣擴權強鎮規模擴大13個鄉鎮,試點比例達50%。
2013年7月,宜賓縣委、縣政府果斷決定,在全縣26個鄉鎮全面實施擴權強鎮政策,全面夯實底部基礎。至此,宜賓縣“全域擴權”改革步入高潮,點燃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從“等靠要”到“謀發展”
觀音鎮是宜賓縣第一大鎮,四川省首批重點發展小城鎮,宜賓市唯一一個全國試點先行小城鎮。可是,來到鎮上,這個距自貢市70公里,宜賓市56公里,宜賓縣城67公里的“偏遠”小鎮,卻是一派繁華景象,鎮內交通、通訊十分便捷。
在觀音鎮南部新區,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老場鎮街道人流如織,浙江等沿海老板來觀音鎮開辦的大型超市生意火爆。觀音鎮黨委書記曾曉東說,擴權后,鎮里率先確定了中心城“南擴、西拓、北延”的發展方針,規劃權限下移,讓鎮里精心“謀發展”“謀未來”,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南部新區。南部新區規劃面積達1200畝,鎮上為此專門成立“南部新區開發辦公室”,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并投入120萬元,完成觀音場鎮總規調編,啟動觀音場鎮控制性詳規調編。
2013年,該鎮實施的94個項目,如水、電、氣、路等公共服務項目大都惠及民生,城鄉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全覆蓋??偼顿Y5000萬元以上的觀音二小正在擴建;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污水處理廠、環形路網、新區道路正在興建;投資2874萬元的宜賓縣中醫院綜合大樓動工。2013年,觀音鎮完成財政總收入4180.9萬元、同比增長93.87%,宜賓縣北部中心城鎮建設正取得巨大進展,正全力建設縣域副中心。
談起擴權后的變化,蕨溪鎮黨委書記梁奇祖說,以前的蕨溪鎮都是坐等項目前來落地,靠縣上招商引資,或者跑到縣上要項目、要資金、要政策?!艾F在有了擴權強鎮政策的支撐,我們不等不靠,立足自身謀發展、找出路,解決實際問題。”他說,擴權強鎮政策的實施讓鄉鎮思想觀念大進步,破除“等靠要”,實現了自食其力謀發展。
通過擴權強鎮賦予鄉鎮更多、更大自主權,宜賓縣基層黨委政府從領導到一般干部的“思發展、謀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干事創業的熱情也不斷激發,各鄉鎮你追我趕、爭一流比成績的勢頭空前高漲。
位于岷江河畔泥溪鎮同樣是一個偏遠小鎮,地處宜賓縣西北部,擴權強鎮后,財力大增。過去,鎮上連一個投資100萬的項目都沒有主動權,現在,投資1000萬的項目也敢上。工業、農業、物流業“三業”并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聯動,僅2012年鎮上就啟動投資1000萬以上的項目4個。
泥溪鎮黨委書記郭彬說,過去泥溪鎮面臨“小馬拉大車”的困境,管理方式基本上停留在原有的農村小集鎮層面,導致強鎮管理職能、基礎配套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能力處在“不對等”發展的狀況。如鎮級管理體制中存在的“權小責大、財少事多”,在城建、安全、環保等領域存在“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現象。鎮上所擔負的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生、城市管理的任務與其配置的公共管理職能不相適應,導致了最近20多來年泥溪鎮經濟社會基本沒有發展的困局?!皵U權強鎮”后,部分權限與縣級相同,鎮一級的人事管理權、財政管理權、項目管理權、審批權和執法權等權限都擴大了,鎮黨委、政府在地方事務的管理上有了更大的駕馭空間。
從“找縣長”到“找市場”
2011年前,在宜賓市10區縣中,宜賓縣工業經濟常年排名靠后,“進前三就是勝利”,為了要5萬元工作經費,宜賓縣鄉鎮長們幾乎都有過排長隊找縣長要錢的經歷……
人權、事權、財權都集中在縣級政府,鄉鎮黨委政府要辦一件事,得事事權衡、件件審批。以項目審批權為例,由于審批程序復雜、主管部門多等原因,孔灘鎮一屠宰場項目曾十年都未能批下來。為此,當地有“九個部門管不了一頭豬”的說法。政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辦事效率,就消磨在了審批當中。
翻開縣委2011年第9號文件《中共宜賓縣委、宜賓縣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26頁篇幅中的絕大部分都用于明確“擴權”——人、事、財三大項,63小項權利從縣一級下放給鄉鎮一級。
擴權強鎮試點后,該縣提出,凡符合發展規劃和環保要求,不屬于國家政策限制發展,不需要市以上部門和縣政府審批,且又不需要政府投資的項目,一律由擴權試點鄉鎮政府核準、后報縣級相關單位備案??诪╂偰莻€屠宰場項目,后來只需要經鎮政府核準,備案后很快就成功落地。
人權、事權、財權下放到鎮后,鎮黨委、政府干事的熱情和積極性高漲,效率倍增,以前不敢想、不敢干的事,現在經黨委、政府集體民主決策之后,很快就可以實施。
觀音鎮南部新區規劃占地1200畝可謂當地的大手筆項目,光土地整理就需一筆不小的費用,還要修橋、建濱江大道等一系列公共設施。觀音鎮利用積累的財政資金和擴權強鎮財稅優惠政策,采取招投標模式滾動開發。
曾曉東說,縣里允許試點鄉鎮引入BT模式、吸引民營資金開發,僅吸引的民營資本就達5000多萬元。按規劃,觀音鎮南部新區將用5—8年建成為一個能容3萬人的現代新城。
高場鎮緊鄰岷江,其場鎮人口的變化標度著這個地方城鎮化進程:2010年,場鎮人口5000余人;2012年,場鎮人口達10000余人;到2016年,場鎮人口預計將超過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0%。為適應場鎮發展,鎮里投入200余萬元修繕、更新了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達標排放。
擴權試點以來,高場鎮已引進了果王酒業、中綠林業、寶香園食品、群星漁業等農業龍頭企業,原有的好耕農業也擴大規模。通過“龍頭建基地,基地帶農戶”模式,5500戶農戶直接受益,全鎮農業人口從中人平年均增收850元。
“以前我們沒權審批土地流轉,引進老板來,看好了也定不下來;以前大部分稅收都上繳給縣上了,而現在縣上規定新增稅收都返給我們鄉鎮。就憑這些,我們發展的積極性哪有不高的?!”在與鄉鎮黨委書記們的交流中,感受最深、談得最多的就是從“被動發展”到“主動發展”的過程,以及取得的累累碩果。
2013年,宜賓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1.08億元,增長13.2%,增長率居全市第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4億元,增長20.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5.03億元,增長2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91億元,增長2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3.33元,增長10.7%,實現了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13年7月,宜賓縣委、縣政府果斷決定,在全縣26個鄉鎮全面實施擴權強鎮政策,全面夯實底部基礎。
尤其令宜賓縣鼓舞的是,2014年5月22日,宜賓市委、市政府發布2014年第10號文件,在宜賓全市范圍內實施擴權強鎮試點,選擇不同類型的鄉鎮,下放事權,擴大財權,改革人事權,將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機構延伸到試點鎮,并下放規劃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權。
拿著宜賓市委、市政府10號文件,宜賓縣委書記王光柱喜不自禁,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一場“擴權強鎮”的改革大幕在宜賓市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