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根 黃桐熊

“七·一”前夕,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3周年暨表彰優秀縣鄉村黨組織書記大會上,四川省委表彰了313名優秀縣鄉村黨組織書記。為宏揚先進典型自覺擔當、埋頭苦干,無私奉獻、奮勇爭先的精神,《當代縣域經濟》雜志開辟“縣鄉村好書記”專欄,刊發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優秀事跡,從而激發更多的黨員干部一心為民,干在實處,以優良作風凝聚改革發展穩定的強大正能量。
四川省雙流縣彭鎮羊坪社區是 “全國十佳小康示范村”,也是四川省的“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還是成都市的“田園之星”。
劉興成是社區的“明星書記”,憑著對帶領群眾致富的強烈使命感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他用短短2年時間讓一個“后進村”變成小康村,再用5年時間讓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村子變成全國十佳小康示范村。
2014年7月4日,四川省雙流縣彭鎮羊坪社區數千畝葡萄基地和整齊漂亮的民居在晨光中,靜謐而祥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劉興成起了個大早,驅車趕往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
辦公室內,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勵精圖治”懸掛正中,墻壁上一副迎冬爭艷的臘梅圖,上書“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羊坪”顯得特別搶眼。眼前的“明星書記”仿佛是一幅定格的畫面:頭發稀疏、身材高大、皮膚黝黑,外加一身休閑的裝扮,不時散發出一股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軍人氣息。他,便是從全省上萬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代表——劉興成。
帶領村民致富的好支書
“能夠獲得省優秀社區書記的稱號,應該說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而是整個集體的榮譽,更是對整個羊坪社區的肯定。”談及“成名”后的感受,劉興成打開了話匣子。
生于1968年的劉興成是個土生土長的雙流人。他告訴記者,父親曾是一名當過20年社長的基層老干部,在父親的影響下,自己從小便把精神層面的價值取向看得很重。年輕時,劉興成是一名光榮的軍人,1990年退伍后又在外經商10余年。他開過廠、經過商,甚至玩過吉他、貝斯,組建過自己的樂隊。
2001年,懷揣著對家鄉人民的厚愛,33歲的劉興成回到家鄉彭鎮丁橋任村支部副書記。1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工作信念,團結、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宜居環境,加快生產發展,實現了“產業發展好、居住環境好、群眾生活好”的“三好”目標。
他率先提出了“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發展理念,并積極參與災后捐款、資助困難學生、幫扶困難群眾、帶動村民致富等,為所在村、社區的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當地群眾“明星書記”的禮贊。
打造“成都的吐魯番”
漫步在彭鎮羊坪社區1.5公里長的葡萄長廊下,讓身處夏日的人們身心舒暢。徜徉在葡萄的海洋中,一串串晶瑩的葡萄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人前來采摘。這便是劉興成一手打造的“吐魯番”。
2009年4月,雙流縣彭鎮黨委、政府對劉興成委以重任,將其調到全縣統籌城鄉改革試點村——羊坪社區任黨總支部書記。結合羊坪的區位優勢、生態資源以及農業基礎,劉興成很快確定了發展現代都市觀光農業的思路。
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群眾成立了羊坪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讓相對弱勢的群眾參與進來,共同致富。社區80%的土地投入到葡萄種植中,葡萄種植面積約5000畝,被譽為“成都的吐魯番”。同時,社區還成立了羊坪葡萄旅游觀光合作社,有147戶農民入社。
如今,都市旅游觀光農業已成為該社區的支柱產業,葡萄種植成為羊坪、彭鎮乃至雙流的一張靚麗名片。社區居民不僅住進了環境宜人的幸福美麗新村,收入也大幅增加。2013年實現鄉村旅游1000余萬元,人均純收入就達14954元,是2009年的2倍。社區基本脫離了第一產業,主要以經商、務工和土地流轉租金為主要收入來源。
劉興成不僅讓鄉親們的腰包迅速鼓了起來,也讓羊坪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村莊,成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四川省環保生態文明村、“全國十佳小康示范村”、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等。
奉命于“危難之間”
基層工作雖然瑣碎有時卻無比艱難,讓劉興成記憶猶新的一件事得從2007年說起。當時他剛走馬上任福田村支部書記,就發現福田村集體經濟只剩382元,還負債300多萬元,并面臨著棘手的歷史遺留的土地租金問題。
這位新上任的“領頭羊”沒有退縮。他立即召開座談會商討對策,并積極發動退休老干部、老領導一起想辦法、出主意。一方面,他解放思想、大膽創新 ,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四處招商引資引企,另一方面,他還憑著真心,贏得當地群眾的理解支持,匯聚全村之力共度難關。
經過兩年努力,福田村籌措社會資金65萬元,引進企業47家,解決群眾就業400余人次,修(改)建村級公路10公里。村里400畝土地出租后,每年稅收就有幾十萬元,群眾人均純收入是2001年的4倍,昔日的“后進村”變成了享譽彭鎮的“小康村”。
2009年,劉興成上任彭鎮羊坪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又遇到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由于市場萎縮、經營不善等原因,企業拖欠村民上百萬土地流轉租金,不少利益受損的村民每天前去社區辦公室圍堵,一場群體沖突如箭在弦上。
有著軍人作風的劉興成臨危受命,負責協調、化解這場矛盾。他一方面組織“兩委”班子安撫群眾情緒,并上報相關領導協調解決;另一方面積極發動社會關系,組織二次招商引資,幫助當地企業化解資金難題,并補交租金。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這場矛盾終于成功化解,維護了羊坪社區的和諧穩定。
“銅頭鐵嘴象肚飛毛腿”
劉興成堅守基層,當了十余年接地氣的村干部。當記者問及這些年來的感受時,他用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總結了自己的體會,那就是要練就“銅頭”“鐵嘴”“象肚”和“飛毛腿”。
基層事務繁瑣,矛盾摩擦難以避免,工作中碰釘子是常有的事,練就一顆敢于硬碰硬的“銅頭”,敢于創新、勇于突破非常必要;對上爭取資金政策,對下搞好宣傳教育,對外吸納資源人才,一張“鐵嘴”,是劉興成溝通的利器;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容得下不同的人,“象肚”就是作為干部必需的博大胸懷和雍容氣度;而“飛毛腿”則更加形象,做群眾工作跑得快、走得勤,落實政策講效率、見成績。
在劉興成擔任羊坪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期間,憑借“銅頭”,他帶領村民在成都首開“村級公共服務外包”先河,創造性地推出了獨具特色的“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靠著“鐵嘴”,他與群眾真誠交流、化解矛盾,與企業誠信溝通、共謀發展;擁有“象肚”,他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和“兩委”班子成員民主討論、集體決策,贏得了百姓的擁護;擁有一雙“飛毛腿”,他踏遍社區的每個角落,帶領村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前行。
“社區管理要做到放手不甩手、包容不縱容、果斷不專斷;作為村干部要與時俱進、創新觀念,與時代保持一致,與市場經濟保持一致,與家庭保持一致。”劉興成說。
談及未來,這位“明星書記”有著自己的構想。下一步,他打算將葡萄與周邊的草莓、有機蔬菜以及特色花木整合起來,抱團發展,打造特色婚紗基地、田園一日游、周末旅游環線等,讓更多群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