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建煒
在影視作品制作中,前期拍攝的鏡頭即使設計和拍攝過程都十分滿意,但還無法完全展現自身的光彩,只有通過后期剪輯,才能使畫面和聲音以更加完美的組合方式表現出來。在這一處理過程中,畫面和聲音是相互影響的,只有將兩者恰當融合,影視才能表現出預期效果。
一、正確理解聲畫雙重主體構成關系
畫面和聲音是影視的兩大表現手段,它們既有各自的規律和任務,又彼此互補,共同表達主題思想。不同的題材內容,畫面和聲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一般來說,畫面和聲音相互配合有畫面起主導作用、聲音起主導作用、畫面和解說詞同起重要作用三種情況。不論是哪種情況,它們既有各自的規律和任務,又彼此互補,相得益彰,使主題內容和表現形式達到和諧統一。這就需要我們要對畫面和聲音雙主體構成關系的正確理解。我們一些年輕從業者對待工作不認真,只圖完成任務,對用光構圖等不去思考,拍出的畫面既無審美價值,又無邏輯可言。更有一部分人以影視是一門綜合藝術為由而忽視了畫面的作用,這種認識不可取。還有一種認為多找點資料來編片,重點寫好解說詞,結果片子出來后,解說詞、音樂等都不錯,但是畫面太少,顯得過于單調,畫面跳動太大,不僅影響了整個電視節目的畫面效果,而且又使整組報道失去了它的真實意義。所以,我們不能有重聲音、輕畫面的思想,也不能有輕聲音、重畫面的思想。
二、聲畫剪輯的兩種表現形式
聲音與畫面的關系,一般分為聲畫同步與聲畫對位。聲畫同步是指聲音與畫面緊密結合,聲音同畫面的內容或人物的動作、情緒、節奏一致,視聽統一,它使畫面顯得更真實、自然,是影片中常用的方法。聲畫同步在影視中不僅表現在人物對話上,同時音樂、音響也起著重要作用。聲畫對位是指聲音與畫面各自相對獨立的,非同步的對位關系,聲音和畫面形象分別表達不同內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內在節奏獨立發展,分頭并進又殊途同歸,從不同的方面說明同一含義。聲畫對位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聲畫并行,即聲音不是具體地追隨或解釋畫面的內容,而是從整體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內容和人物情緒狀態,如《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自然的饋贈》記錄海南漁民林紅旗出海的過程,運用了主題音樂彩蝶舞夏,夏之彩蝶,舞于花間,翼之輕盈,宛如清風,或憩或行,心之所向,翼之所往,海南捕魚人林紅旗捕魚的過程充滿了風險艱辛和未知數,這樣一首婉轉靈巧的曲子配合著這樣一個粗壯的皮膚黝黑的打魚人,折射了執著的不易和平凡的偉大。另一種是聲畫對立,聲音與畫面在情緒、氣氛節奏以至內容等方面,是相互對立的,從而更加深化影片的主題。如《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自然的饋贈》描述挖藕人寒冷季節挖藕,是因為買藕吃藕湯的人多一些,這一段用了前景音樂《時間的記憶》,音樂的節奏是輕快的,卻反襯出內容的沉重,人生百味、人物命運,的確非言語所能表達。
三、聲畫結合的主要表現形式
從聲音與畫面結合形式上看,分畫內音與畫外音。畫內音是畫面中出現的聲源提供的,如人物的對話、唱歌、演奏、各種動作聲音,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傳出的聲音,畫面中的視象和它發出的聲音同時出現,同時消失。這種畫內音是有聲電影出現的標志,使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畫中的人物說話的形象,而且也可以聽到他說話的聲音,使影視更加逼真生動。畫外音的運用是影視創作的重要藝術手段,是聲音作為獨立的藝術元素的重要表現。它的聲源不是畫面中的人或物發出的,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源。畫外音突破了鏡頭的限制,打破了畫面的界限,為聲音開拓了新天地,用以豐富畫面的內容,襯托渲染畫面的氣氛。如在《舌尖上的中國》中《自然的饋贈》里,藏族女孩卓瑪走了11個小時的山路,撿的松茸質量卻都不高,賣不了好價錢,人群中她一臉的嚴肅,配上畫外的音樂,音樂緩慢,就像雨點輕落,滿載著主人公的失落,又似在安慰這位堅強的女孩。女孩的愁和憂郁付與了這段輕柔的音樂,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和鮮明。
四、關于影視剪輯中聲畫的相互作用
在影視制作中特技、跳切、混剪等特殊技巧的畫面剪輯,雖然能從某種程度上減少畫面轉換的突兀感,但這種視覺上的不適應不可能完全消失,聲音的補充效果此時就可以很好地表現出來。聲音給人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富有理性的美感情緒。它可以使每個觀眾根據自己的體驗、志趣和愛好去展開聯想,通過聯想而豐富畫面,使畫面更加生動,更富有表現力。在影視制作中巧妙地利用聲音的表情作用,可以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調動觀眾參與片中情節、內容的積極性。同時聲音對氣氛的營造和渲染比純粹畫面要明顯得多,這種效果在電影作品中尤為明顯,尤其是在戰爭、恐怖類電影中。單純的畫面表達很難影響觀眾的情緒,但通過聲音剪輯,加入特殊的音效、背景音樂,就很容易抓住觀眾的心理,這種表現力在電臺節目剪輯中同樣適用。如在綜藝晚會類節目視頻剪輯中,主持人串詞和兩個節目中間的間隙,運用交錯剪輯法處理畫面、聲音,使畫面上表現歡快、氣氛活躍,使觀眾感覺流暢、明快、不呆板。
總之,在影視片中,每一種聲音都影響著觀眾對所看見事物的反響;每一個圖像都決定著觀眾對所聽到的聲音的反應。任何割裂這種相互關系的作法,都將使影視的信息量受到損害。
(作者單位:丹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