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之中的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實際上就是在行政事業單位保持正常運行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資金安全有所保障,以及相應的會計信息真實、客觀而采取的一種現代化控制措施。行政事業單位在運營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財產安全得到保障,還需要促使相關緊急的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強化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會計內部控制;內部審計;資產安全
行政事業單位中所涉及到的內部控制工作,實際上就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資產的安全性以外,對于會計信息真實性維護,而執行的一系列處理措施。在這一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本身,會直接通過會計內部控制,來促使單位得到更好的發展。下文主要針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加以闡述。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及工作原則
行政事業單位中所存在的內部控制,實際上就是單位控制制度中,所涉及到的一個核心構成,該環節主要是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強化會計內部控制行為之后,不僅能夠使得會計人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得以規范,還可能直接促使會計信息工作的準確性得以提升。在執行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相關的行政事業單位本身,還能夠第一時間針對經濟活動狀況加以監督,最大限度的保證活動的方向正確,防止財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為國家的財產使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還必須要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的內部控制加以強化,利用這一措施能夠使得單位內部所呈現出的相關不規范現象得以完善,尤其是防止徇私舞弊行為出現的可能性。
在實際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執行會計的內部工作工作過程中,要保證能夠嚴格的依據相關原則執行任務。首先,要堅持全面以及重點結合的處理原則,會計工作本身不應當僅僅只是對于各項組織活動采取控制措施,還應當要針對其中所表現出的相關核心經濟活動,加以控制和引導,最大限度的保證決策本身的正確性。其次,通過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效益,來作為其中的基礎。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各項管理制度,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為了能夠充分的實現社會效益,那么在這一基礎之上,就需要針對其中表現出的相關成本加以控制,使得最小的成本投入能夠誕生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第三,務必要堅持互相鉗制的處理原則。針對會計機構本身執行設置、工作的過程中,務必要對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崗位職責加以明確,而一些不能融合的職務崗位,就應當要保證兩者直接的分離,進而構成一個互相制約體系的會計模式,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集權現象的可能性,這對于防止徇私舞弊行為出現帶來了一定的防御效果。
二、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對會計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
依據現實中所表現出的相關現象來看,依然有相當大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自身,沒有深刻的認識到會計內部控制體系所帶來的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會計控制被行政管理單位所忽視,那么其中也無法存在一個全面、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度;雖然說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其中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采取了一定的積極措施,但由于缺乏與法律政策的結合,最終會計內部控制體系中,依然表現出了較大的卻是。同時,巨大部分的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在會計的內部控制體系上,存在著滯后抄表的現象,或者說某些事件沒有在事前采取完善的措施加以控制,直到最后出現了的問題之后,才采取了處理措施,最終表現出的控制效果往往都無法達到要求。
2.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我國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控制制度建設工作上,依然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主要是涉及到:相關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對于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所呈現出的認識性不夠充足,沒有采取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最終使得會計內部控制隨意性超出正常范疇,其表現出的實用性不強;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實際進行建立的過程中,其自身并沒有采取完善的科學體系,并且有著極其嚴重的照搬制度問題,最終得到的效果不盡人意;會計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所應用的配套設施并不充足,直接使得內部控制制度的時效性較弱。
3.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內部審計工作,實際上主要是表現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審計效率;第二,審計機構。就目前來說,我國絕大部分的行政事業單位,實際上已經設置了針對性的會計內部審理部門,但是從權責上來說,這些部門并不具有良好的獨立性,其中所存在的內部審計人員本身,所呈現出的業務素質也需要進行強化;在執行會計的內部審計,如果說一些部門出現了不合理的行為,但是最終審計部門卻由于權責不足而不敢指出,直接使得內部審計的核心作用幾乎完全上市,甚至于無法為會計的內部控制工作提供便利和輔助效果。
4.預算控制不到位
預算控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體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預算最終控制的水平、成功與否,實際上都會對于相關的控制體系有著直接影響。就我國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財務預算工作,實際上都沒有嚴格的控制到位,或者說實際表現出的相關控制情況并不明顯。主要涉及到以下:第一,財務預算執行編制工作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都沒有嚴格的依據其中的一些預算計劃來執行工作,僅僅只是對于財務狀況進行了不精確估算,編制也并不詳細,相當一部分項目在執行之前都沒有制定預算計劃,或者說其中的資金使用情況沒有進行標注、說明。同時,由于預算編制工作本身所表現出的不合理性,最終所引發的問題也較為復雜。
三、如何有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
1.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如果說要像是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順利的完成,并且加以實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全體工作人員所表現出的會計控制意識,不斷的進行培養,使得內部控制能夠放在相關意識形態的首位。第一,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領導自身,要充分的了解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本身,所表現出的重要性,以及對會計內部控制責任加以明確,大力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控制工作展開;第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崗位的員工,對于會計內部控制表現出的重視程度,使得各個環節的員工能夠積極的配合。
2.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針對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實際上是執行會計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據,所以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相關的控制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內部的相關制度,務必要將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核心基礎,并且針對單位本身的外部環境加以考慮,最大限度的確保所制定的控制制度有著全面的管理能力。其次,在執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務必要對于相關的制度建設工作加以強化。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
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相關經濟活動,實際執行過程中所必須要加以重視的保障環節,并且在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工作進行強化之前,也必須要是先構建起專門的審計機構,這一機構要擁有獨立屬性,并且配備上符合資歷要求的審計專業人員。通過一系列的完善措施,能夠及時的發現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執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些問題,進而使得最終的會計審計結果有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目前的行政事業單位單個體系之中,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就必須要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發展形勢所表現出的需求,進而使得會計自身所表現出的內部控制體系、制度得以完善,真正的為行政事業單位做好審計工作。同時,利用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度,還能夠針對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問題,加以分析,制度處完善的解決措施,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對管理工作的相關問題加以解決,使得行政事業單位能夠真正的為人們服務。
參考文獻:
[1]白海榮,趙運勝.論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1.(20)
[2]安永紅.論如何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J].山西科技,2010.(05)
[3]王曉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