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事業單位在運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各項開支主要依賴于財政撥款,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所牽涉的內容多且運行復雜。事業單位以公益性活動為主,在各種活動展開時必然會涉及資金使用問題,包括各項經費的籌集、事業單位所開展的各項活動、資金的運用、報銷以及資金管理等。事業單位要建立適合日常工作的財務管理機制,避免資金使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目前事業單位的主要財務管理內容包括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的收入和支出管理、負債管理和專用基金管理等項。事業單位還要建立財務監督管理機制。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會計內部控制;財務監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72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社會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隨之而來的現金流動呈現出多元化。在國有資產管理中,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事業單位作為非公益性單位,對于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1]。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那么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關乎事業單位的日常運行,還關乎國家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在涵義
本部分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內容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單位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產管理和專用基金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其中事業單位的預算是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所組成,是對事業單位收支規模的預計,主要涉及的內容為財政預算撥款、預算外所獲得的收入以及其他活動中所獲得的收入;收入管理是事業單位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所獲得的非償還性資金;支出管理是針對事業單位開展各項業務活動所消耗的資金耗費以及所遭到的經濟損失;資產管理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財產管理、債權管理等;負債管理是事業單位所要承擔的債務;專用基金管理是事業單位根據有關規定而提取的用于專門用途的資金[2]。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屬于經濟學管理范疇,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適應越來越復雜的管理發展局面,事業單位要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就要對于有關管理工作優化配置、有效整合,以提高資金運行效率。那么,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主要涵蓋著兩個方面的內容,除了財務資金的整合之外,還要發揮財務內部資源效益,以實現財務工作預期目標。財務管理工作在運行過程中是動態展開的,這就要對整體的財務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而進行調整,實施財務工作的內部控制和全面監督,以推動事業單位的有效前進,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的長足發展[3]。某交通事業單位的管理費用見表1。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雖然屬于非營利性單位,但是伴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部分事業單位要更好地創造社會效益,就要從專業領域出發創造一定的經濟收入,卻導致資金運作上受到一定的影響。實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事業單位同樣要從發展實際出發,對于財務資金運作實施內部控制管理,對于單位的財務管理以綜合治理。目前,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基于新的會計法要求而對于資產合法運行,財務收支合法化,且保證真實而完整的會計信息。在財務管理中,會計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是確保單位各項工作高效運轉的關鍵,同時還要實施系列措施進行自我約束、控制、評價,并根據事業單位的發展實際進行自我調整財務工作。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有別于會計監督,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維護事業單位能夠平穩有序地發展[4]。
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與傳統的制度有所不同,其是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不斷強化的經濟管理而有所增強,目的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處于多元化世界經濟時代,中國事業單位雖然無須承受更重的競爭壓力,但是在日趨復雜化的經濟環境中,事業單位要持續而穩定地發展下去,同樣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以推進事業單位適應時代要求而快速發展。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實施財務監督管理,是對于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狀況履行必要的監督管理責任。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實施監管,所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商業銀行以及上級紀檢單位的監督等,以確保事業單位的財務運行規范。實施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在具體的業務操作中,主要包括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情況、預決算情況。其中的財務預算管理對于確保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順利展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預算以及預決算的執行過程中就會出現誤差[5]。由此可見,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管理
本部分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計價及折舊核算方法
以下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中的有形資產核算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主要是指滿足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有形資產,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按照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標準,其使用壽命不僅需要超過一個會計年度,而且還要能夠獲得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固定資產的計價主要是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在固定資產的折舊上,所采用的是直線法計算,按各類固定資產的原值和估計的使用年限扣除殘值確定其折舊率。某交通事業單位的年分類折舊率見表2。
固定資產減值是指事業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檢查固定資產是否存在市價持續下跌、技術陳舊、損壞或長期閑置等減值跡象。若存在減值跡象,估計其可收回金額。若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按單個項目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予轉回。
2.在固定資產核算中,除了有形資產的核算,還包括無形資產核算
無形資產取得時按實際成本計價。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在有效使用年限內按直線法攤銷;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予攤銷。在資產負債表日檢查無形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若存在減值跡象,估計其可收回金額。若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將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按單個項目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予轉回[6]。
(二)事業單位所存在的借款費用
當事業單位發生借款費用時,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資產的購建,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當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已經開始、相關資產支出和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時,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當所購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 個月的,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為購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為購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資本化率根據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計算確定。
(三)事業單位的職工薪酬核算方法
職工薪酬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事業單位中還存在著部分合同制管理,就會因解除與員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補償。將應付職工薪酬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內確認為負債,除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外,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計入產品或勞務成本、資產成本和當期損益。
(四)事業單位的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交通事業單位的基層單位多屬于盈利單位,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要對于上報的會計報表進行核算,其中的重要一項就是所得稅的會計核算。在進行核算中,所采用的方法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7]。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除將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和事項相關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余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當期所得稅是指按照稅務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納給稅務部門的金額,即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是指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8]。
三、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
本部分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將會計內部的控制制度建立起來,這就需要提高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的會計信息質量。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數據的準確性成為做好采取內部控制的基礎性工作。為了確保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資金安全,不僅要按照相關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貫徹執行,還要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由于事業單位的資金風險相比較于企業單位相對較低,但由于主觀因素的影響,在財務管理上依然存在著風險性[9]。要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效控制,就要規范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督促會計管理人員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做到工作目標明確、以身作則,以保證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實施。
(二)對于事業單位會計素質進行衡量并做出評價
事業單位要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會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對會計素質進行衡量,以對會計能力有效判斷,全面考察事業單位的資金占用情況、消耗的資金成本以及基層單位的稅利情況等。通過正確地衡量會計能力,可以充分地了解會計綜合素質[10]。由于會計能力的衡量和評定都受到一定的局限,就要對于會計信息質量進行考察,確保會計信息完整而準確。特別是在會計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要對各方反饋信息予以重視,以確保會計信息充分而有效地被利用。采用這種內部控制方式,可以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三)事業單位完善會計考核激勵機制
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要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可以采用會計考核方式發揮其激勵效應。那么,事業單位就要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起來,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完善,并實施必要的會計制度考核等。采用這種方式所獲得的會計信息可以作為財務管理的參考標準,根據事業單位發展目標調整管理制度,以獲得管理成效。事業單位的考核激勵機制可以采用個人表彰方式,也可以運用樹立工作人員效仿典型的方式,以強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針對財務管理人員沒有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要做出處理意見,以促使會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11]。
四、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
以下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依法建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機制
隨著新會計法出臺,事業單位要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就要擴大財務監督管理的覆蓋范圍。根據事業單位需要將財務監管機制建立起來,從會計法的角度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實施監督,針對違法行為要嚴格按照處罰規定執行。特別是財務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要加大執法力度,從嚴處理財務違法行為[12]。從法律的層面,要將財務監督的地位、程序、目標等都賦予法律形式,做到財務監督的有法可依,推進事業單位依法理財,促進財務監管人員依法展開監督工作。此外,還要將會計資料制定出來,確保會計人員認真履行責任。如果發現會計人員有違反會計制度的行為,就要嚴厲追究責任,同時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自我監督。事業單位的各個監督管理部門都要責任明確,權限和職責統一協調。
(二)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主體意識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道德素質直接關乎其工作能力。事業單位要定期地組織培訓,不僅要開設專業技術課程,還要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主體責任意識。在培訓課程中,還要將新會計法中新的會計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事業單位的工作實際進行講解,以規范財務管理的行為[13]。隨著財務管理人員的道德意識增強,積極主動意識隨之有所提升,由此而提升財務管理質量,以形成良好的事業單位管理氛圍。
(三)提升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管理力度
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管理過程中,由于內部監管力度匱乏導致財務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要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管力度以加強,就需要對于財務人員的各項管理工作以高度重視,且將財務監督管理納入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中,不斷調整和完善財務監管機制,實施財務監管體系的科學化管理,以將各項財務管理環節落實到位,發揮監督管理的科學性。特別是事業單位處于資金使用權限的有限性,就更需要財務監管人員配合審計人員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實施監督管理,以提升財務監管的控制力度[14]。
綜上所述,基于市場經濟動態化發展,加之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導致事業單位資金運作過程中存在著隨意性和盲目性,要對事業單位的財政以嚴格化、規范化管理,就要對所有的事業單位辦公資源優化配置,確保財政撥款與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保持均衡,通過做好會計內部控制,強化財務監管,使事業單位在認真履行各項職能的過程中,健康地開展各項業務活動,以確保事業單位各項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李曉慧,孟春.“三公經費”披露及其績效審計研究——基于2010年“三公經費”披露及其引發的討論的證據[J].發展研究,2012(4):53.55.
[2]何瑛.試論新財政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改革[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4):200.201.
[3]湖南省益陽市財政局.創新國有資產監管機制 推進公共資產盤活增值[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2):76.77.
[4]劉一民.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8):136.137.
[5]方涼瓊.我國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37.38.
[6]常本晰.試論新財政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改革[J].價值工程,2013(13):176.177.
[7]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 號)[R].2014.03.12.
[8]白宗青.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設想和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09(69):77.80.
[9]趙秋梅,靳毛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研究,2007(9):45.
[10]張曉紅.加強水利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4(18):158.159.
[11]李茁軍,王君萍.試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江蘇商輪,2009(17):154.
[12]劉海鷹.社會資本視角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FITME 2010)Volume 3[C];2010.
[13]張慶云.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現路徑[J].科技視界,2013(29):241.242,258.
[14]張凌燕.當前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6):108.110.
[15]譚震,李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江蘇商論,2009(1):76.77.
(編輯: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