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摘 要:古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解詩題,說背景,正字音,懂節奏,解字詞,明句意,抓詩眼,顧詩情,達到腦海中出現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進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經過感情朗讀,最后熟讀成誦。還可以在拓展方面用表演古詩、誦讀古詩、改寫古詩等方法去發展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關鍵詞:古詩;教學方法
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學遺產中的精華、珠寶,我國自古就有重詩教的傳統。在九年義務教材中古詩被列入講讀課范疇,約占講讀課1/7的比例。可見,古詩教學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學好古詩不僅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有助于繼承與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但古詩的語言精煉、含蓄深刻,多采用文言詞語,而且有些詞序顛倒,這對于小學生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感情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古詩教學一定要在《新課標》指導下進行,根據教材要求,避免隨意性,輕挖掘,重點撥,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1 解詩題,說背景
1.1 解詩題
要學一首古詩,首先要通過解詩題讓學生初步感知詩的內容,知道這首詩要寫什么,如《春晚》中的詩題“春晚”是寫春天的早晨;《山行》中的詩題“山行”是詩人描繪在山上行走時看到的壯美秋色。
1.2 說背景
每一首古詩都是詩人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創作出來的,要想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必須了解詩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處境、環境、心態等。如《江雪》中,“老翁”為什么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時節獨自在寒江之上垂釣呢?學生在理解時坡度很大,但只要了解這首詩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當時他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巧妙地表達自己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這樣,這一教學難點就很容易被突破了。
2 正字音,懂節奏
在初讀古詩時要通過多種方式,比如范讀、自讀、指名讀等幫助學生正字音,只有字音正確,平仄才能鮮明。通過初讀知道詩中所寫的大致內容。
古詩的節奏停頓一般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五言詩是三音部停頓,七言詩是四音部停頓,基本上是根據詞的構成情況。為了讀出古詩的韻味,出現抑揚頓挫的效果,在朗讀時還要注意重讀和尾音的拖長。五言詩和七言詩的單數行最后尾音拖長與下一句基本上連起來;雙數行最后一字讀得短而且重些;五言詩的第三個字重讀;七言詩第五個字重讀。這樣讀起來就朗朗上口,學生易抓規律。如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3 解字詞,明句意,抓詩眼
在這一環節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防止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譯、學生記,不要把結果直接告訴給學生而忽略學習的過程,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上要抓住五個字,即查、擴、聯、調、補。
查:查字典。學一首古詩,先要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查字典,重點解決一兩個字就可以,這一點一定要落到實處,不能走過程,要養成習慣。
擴:擴詞。古詩中單音字詞比較多,需要根據詩的內容擴成雙音字詞。
聯:聯系前后詞語,聯系上下詩句來理解詩意。
調:調整詞序。古詩中詩人為了平仄、押韻關系,往往把詞序顛倒寫,需要去調整。
補:補充。古詩語言簡煉,用詞簡略,有些詞省略了,在解詞析句時要給以補充。如“昨日入城市”,應理解為“(蠶婦)昨天進到城里賣蠶絲”。
很多古詩中都有妙語佳句,學習時不可忽視。如“春風又綠江南岸”里的“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用“綠”?“不知細葉誰裁出”里的“裁”字好在哪里?由此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
4 顧詩情,想畫面
4.1 顧詩情
學生在解詞析句的基礎上理解了詩的意思,這還不行,要懂得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2 想畫面
在理解、掌握了詩意后再讀詩,眼前就要浮現詩中所描繪的畫面,這也是古詩所達到的最高境界,想象畫面之后要用語言去描繪畫面。這既是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是發展語言的好機會。
5 語言文字訓練
除了在以上各環節進行訓練外,還可以設計一些語言文字訓練的練習題。如教《梅花》時,可設計這樣一道填空題:我____梅花。因為當____的時候,梅花____;當____的時候,梅花____;當____的時候,梅花____。啊,梅花!,我____你。在教《贈汪倫》,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時,我讓學生加上關聯詞去理解,學生紛紛舉手發言,理解為“雖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可是不及汪倫送我情”;“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及汪倫送我情”……
6 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學生在理解了詩情,體會了古詩的意境,又領悟了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后,就很容易感情朗讀了,這時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進行反復的感情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在古詩教學中,通過采取以上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找到了規律,掌握了方法,學習古詩就不感到困難,而是輕松自如了。當然,除以上方法,還可以在拓展方面進行表演古詩、誦讀古詩、改寫古詩等去發展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會了學習方法,掌握了學習規律,學習古詩就會變成快樂容易的事情,一切困難就會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