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PLC可編程控制器的教學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改變過去理論和實踐分離的教學模式,教學應以提高學生PLC系統綜合應用能力為主線。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PLC;教學;一體化;興趣
PLC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將計算機技術與自動控制技術融為一體的工業控制裝置,是在硬接線邏輯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具有通用性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在我國已經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輕工業、汽車等各種行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幾年來在各大、中專理工類院校自動化專業都開設了這門課程,我校《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由于這門課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內容多、更新發展快、強調理論而又偏重實踐、與生產實際和工程應用結合緊密。因此,我校結合中職學生、專業及學校自身特點,嘗試將理論與實習教學相結合,采用PLC一體化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1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體化教學,通俗的理解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從而逐步實現三個轉變,即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驗室、實習車間、實訓基地為中心轉變。由此可見,一體化教學的特點是:教師一體化,即專業理論課教師與實習指導課教師構成一體;教材一體化,即理論課教材與實習課教材構成一體;教室一體化,即理論教室、實習車間、實訓基地構成一體;學習主客體一體化,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教育客體主體化和學習主體客體化,“教學做”融為一體。這種教學模式能較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的脫節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及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必將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 PLC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教學法把PLC課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兩者在教學上自成體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馬。專業技術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段實施,這既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教學質量。其次,傳統的教學模式驗證性實驗過多,綜合勝、啟發型實驗不夠。實驗指導書過于詳細,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缺乏對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最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理論教師不進行實驗指導,缺乏工程實踐的基礎,以至于少數理論教師對設備操作、程序調試等知之甚少,導致了教師的知識儲備有限,知識更新緩慢。
3 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實行一體化教學
3.1 建立一體化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建設和教改工作的重要環節,我們要組建了一支以“雙師型”教師為主體的,高中級職稱教師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較強教育教學能力、教學效果好的教學群體。主講教師要具有高級職稱、有多年教學經驗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精品課程建設提供有利保證。同時各院系要為主講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長的環境,保護他們進行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不斷地提高教育水平。對參加課程建設的青年教師嚴格要求,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帶領他們參加科研及生產實踐,開展各種教學研討活動,讓他們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發揮作用,形成穩定的教學梯隊。
3.2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應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不僅關注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還應關注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本課程教學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為標準原則,本著導向性、自主性、開放性的原則,確定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技能訓練中,本著實踐性、創造性的原則,重在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少講多練多思考,使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注意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從不同角度分析、獨立思考來啟發學生創新意識。
3.3 編寫一體化教材
用于教學的PLC教材,在編寫時一般是按照基本原理、基本指令、基本應用、基本操作等分成各個獨立的章節。一體化教學凸顯了形象思維教學,它將教材的側重點要轉移到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導向;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擺在首位,遵循“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原則;將理論教學融于實踐教學中,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
3.4 教學過程一體化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為目標,根據學生和教學項目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采用一體化教學時,整個教學內容按照自編的一體化教材進行,教師采用選、講、演、練、考相結合,循序漸進,并在現場巡回指導時發現、總結問題,做到共性問題集中講解、個別問題個別指導,促進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學中練、練中學,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了教師和學生的界限,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為目標,必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材料、時間和崗位。一體化教學可以以低廉的成本、多樣化的程序來豐富學生的實驗課內容和工程實踐經驗,強化實踐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編程技巧和動手能力,全面培養滿足2l世紀發展所需創新型人才。從而達到全方位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常斗南、李全利、張學武編著,《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應用、實驗》,機械工業出版社
[2]陳順剛.對職業技術教育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5,(6)轉貼于 233網校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