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娜
摘 要:巧妙生動的語境設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在輕松活潑、真實可信的語境中操練語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之一,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正確地設置語境,培養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就顯得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境;創設
1 創設詞匯語境
學生看到好就是good,好心——goodheart, 好棒—— good stick等等錯誤。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翻開書本,學生看著單詞表,老師領讀幾遍,再把他們的本意講一遍。當然這種教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得比較沉默,沒有興趣,提不起精神。如果在教單詞詞匯時穿插一些情景,使他們直觀形象地活起來、動起來、有機地聯系起來,學生就學有興趣達到牢固記憶。比如教單詞snack bar ,order ,聯想到上海熱播的老娘舅和他的兒孫們里面的咖吧,讓學生從snake 和bar二個字構成snack bar,小吃店,猜想咖吧,是coffee bar,想到咖吧,學生們很容易想到那個阿德哥,我讓學生造句:我到了咖吧(coffeebar),看見了阿德哥(barman),叫了一杯咖啡(order a cup of coffee),學生在大笑中很容易記住了這些單詞,教師也從中得到了樂趣。通過實物情景的展示、聯想,使學生在接觸課文前就已經在情景中對詞匯進行生動形象的感性操練。同時在情景操練中,老師在點撥有關。當然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非語言手段進行詞匯教學,作為語境因素之一的語言輔助手段包括面部表情、身體的姿勢、伴隨語言的動作等等。
2 創設環境情景
情景是語言交際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配合錄音機、幻燈機、乃至多媒體,創設較真實的交際情景,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直接感知教材,盡快掌握所學內容。老師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集中精神聽、觀察、模仿。通過快速反應,或是句型替換,或是看圖敘述等,進行模擬對話、表演等形式進行操練。老師精心設計與實踐有關的問題,創設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進行交際練習。生動形象的情景能促使交際雙方理解,激發交際信息的愿望和興趣。加快傳遞信息的交際過程。這樣能不斷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精心鉆研教材,尋找、挖掘和活化篇章本身的語境,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進行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從而把教材上凝固的文字轉化成聲情并茂的語言實踐活動。比如在getting lost里面,我就讓一些學生扮演警察,肉店老板,小吃店店員等,然后指導一個到城市里購物的學生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樣既復習了課文,又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豐富了課堂的學生主體參與活動。
3 創設角色情境
表演是我們在使用英語新編教材時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我們使用的表演主要有兩種:第一種要求”進入角色”,即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體會角色的心理變化。第二種表演是”扮演角色”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幾乎全套教材每一單元的每一部分都有read the conversations and act out 的練習,我除了按教材要求完成該項練習外,還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或英語興趣小組等活動中,表演所學內容。如表演”打電話”、”問路”、”借物”、”購物”、”看病”等日常交際活動。由于學生進入角色、表演角色,課文中角色不再是書本上的,而是學生自己或自己集體中的同學。這樣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就容易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強了內心體驗。同時,表演的過程也是把所學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交際能力”的過程,這一點正是英語教學課標所強調的。
4 創設生活情境
選擇學生生活中的真事,創設學生親身經歷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從閱讀中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既有利于促進知識與能力的轉化,又能使學生體驗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在閱讀人教版高二上冊Unit 9 Saving the Earth課文后,筆者引入環保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討論中運用在本課學到的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而且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他們的知識技能。在閱讀牛津英語模塊四第一單元Reading:Advertisements后,設置廣告對購物選擇影響的真實情境,促使學生在對話中把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上升為實際運用能力。在閱讀牛津英語模塊二第一單元Reading: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后,讓學生討論生活中的種種奇怪現象,使他們在探詢、交流和思考中提高自我推理與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