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中國的農業科學家根據我國國情, 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內涵, 提出:“以發展農業生產力,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為主線, 將封閉的、低效的、勞動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轉變為開放的、高效的、技術與資金密集的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大幅度提高農業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商品率和資源利用率”的論述, 肯定了農業機械化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推動力量。
1 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我國農業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糧食產量的提高沒有消除我國的糧食危機,糧食安全問題仍然存在。
2、 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業環境問題嚴重,耕地面積逐年減少,這就帶來諸多的問題。
3、淡水資源短缺,農業用水緊缺,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缺水的問題,再加上農業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響了我國的農業發展。
4、農產品生產加工與安全問題也日益嚴重,我國農產品加工利用率不及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農產品的安全也存在著較大漏洞,尤其在我國的廣大農村。
2 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所起的作用
2.1 農業機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農業淡水資源和耕地資源的重要手段
(1)保護淡水資源需要發展節水農業機械
我國是世界上13 個貧水國之一,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 300 立方米, 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口增長和工農業發展對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超強度地使用淡水, 已使北方一些河流斷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因缺水, 約有0.1067 億公頃(1 億畝) 可灌溉面積得不到灌溉。根據水利部門預測, 到2010 年中國缺水將達1000 億立方米, 2030 年缺水還將大幅度增加。由于長期使用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學灌溉方法, 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 , 每年灌溉浪費的水相當于全國總用水量的40%。所以, 開發節水灌溉技術, 保護水資源永續利用, 對于水資源十分匱乏的我國來說意義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機械是我國保護農業淡水資源保護的必由之路。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發展節水灌溉, 英國、德國、奧地利、丹麥、瑞典、日本的噴灌面積占本國總灌溉面積都在90% 以上, 以色列微灌面積占其總灌溉面積的70% , 美國微灌面積1981~ 1991 年10 年間增加了3 倍。我國目前推廣的節水技術主要有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U 形渠道防滲技術、噴灌和微灌技術等。噴灌面積已達80 多萬公頃, 滴灌(微灌的一種) 約313 萬公頃。節水機械化技術(噴灌、微灌) 與傳統地面溝渠灌溉相比, 已顯示出節水、擴大耕地、增加產量的優越性。誠然, 節水機械投資較大,如按移動式、輕小型噴灌機組以及滴灌投資較大,但是, 從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上認識, 國家應制定相應政策, 鼓勵多道投資, 積極推進先進節水機械的發展。
(2)保護耕地資源需要農業機械化
保護耕地資源, 除依據國家有關法規抑制耕地過量占用外, 應用農業機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資源、提高耕地質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開墾荒地、改造中低產耕地和草場、開發灘涂、治理荒沙鹽堿無一不需要農業機械。工廠化農業可以人工控制動植物生長的小環境, 還可以向立體空間發展以節約有限的耕地,這是近年來世界農業的發展趨勢, 而工廠化農業必須有配套的機械裝備。
2.2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態環境的防護必要技術之一
現代農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指農業生產中應用現代科技成果帶來的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對人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造成的危害問題。
(1)發展機械深施肥技術
我國農業施肥十分不合理,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大量施肥,導致化肥的極大浪費,這不僅造成了農業資料花消的增加,農民單位土地收入的減少,而且對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更大的傷害。實施機械深施肥技術,不僅可以減少農民對土地的投入,增加他們的收入,而且對農業生態環境也有好處,所以,在我國現階段大力發展深施肥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發展機械精密噴灑農藥技術
國外的植保機械已大量采用靜電噴霧、低量噴霧、控滴噴霧等技術, 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有效沉積高達90% 以上。因此, 今后應致力于開展對低毒高效農藥、精密噴灑技術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以減少農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所以說,發展機械精密噴施農藥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投入,還會減輕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傷害,機械精密噴施農藥技術對農業生態環境,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3)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減少地表水徑流量和水分蒸發, 提高土壤養分, 抑制雜草滋長。有關專家研究證明, 秸稈還田一公頃耕地相當于增加255 公斤磷、255 公斤氮、285 公斤鉀, 一般增產效果在5%~ 12% 之間, 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雙重效果。秸稈還田一般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或帶有切碎裝置的收獲機械直接還田。
(4)機械回收地膜技術
全國每年地膜用量500 多萬噸, 由于連年鋪膜回收不凈, 帶來了白色污染, 包括地上污染和土層內污染。有關研究機構正在開發以紙漿或淀粉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機械。原國家計委和科委都把機械殘膜回收技術列為“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地都在進行對比研究。從研究情況看, 在秋后地表殘茬多、地膜破損嚴重的地方, 收膜難度較大。
隨著我國工業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是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是在當今國際社會環境下提出來的,是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條有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