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 陳志林
近些年來應試教育飽受詬病,其中“標準答案”已經被民眾和專家學者深入剖析,指出其阻礙學生能力培養、個性發展。主觀題被強制客觀化,不但不能啟迪心智,更會成為禁錮思想、束縛心靈的枷鎖。民眾大都只看到了書面標準答案的危害,同時也積極地反抗這些模式化的書面標準答案。在此時,另一種“標準答案”被人們所忽視,它們依舊在繼續束縛學生的心靈。這種“標準答案”就是教師的個人評判。
不要只看到書面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危害,教師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危害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書面的標準答案是一個死物,它覆蓋的面僅僅在試題上,還給學生留下了其他自我發展的空間。教師的“標準答案”是個“活物”,只要教師在學生身邊,這個“標準答案”就會束縛學生的方方面面,不給學生留下任何一點自由。書面的標準答案學生還可以選擇遵守或者不遵守,教師自我認為的“標準答案”卻必須遵守,剝奪了學生選擇的權力;學生不遵守書面的標準答案沒有什么重大的影響,不遵守教師的“標準答案”就會被斥責,再三反復就會被教師打上“囂張”的標簽,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常常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祖國的園丁”。正因為如此,教師的“標準答案”也披上了一層“神圣”的外衣。如果一名學生不聽從教師的“標準答案”,不用教師親自開口,家長、社會就會在教師“神圣”的光環之下對這名不聽話的學生進行說教,直到這名學生屈服于教師的“標準答案”之下,或者被家長、社會打上“不合格”的標簽。并且他們都還自以為自己是百分百的正確,是在為學生著想。
當家長、社會都不能改變學生之時,教師就會打出“感情牌”這一張王牌。“我這一切不都是為你好?你將來有成就我又沒有一分一毫的好處。”相信類似的話大家都不陌生,誰的教師不曾這么說過。俗話說得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不聽從教師的“標準答案”,教師就會自動把自己上升到“仙”的高度,把學生降到“狗”的層次,然后再表明自己的崇高與無私,由此將學生逼入道德的死角。
就這樣,教師的“標準答案”披著“神圣”的外衣,占據道德的高地對學生進行自我“模式化”的加工,而他們和整個社會都為此歡呼,不允許學生有著絲毫的反抗,同時他們還在聲嘶力竭地批判著“標準答案”對學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