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斧
2010年10月18日,我從北京經溫哥華返回波特蘭。這次返美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就在離京前一天,丹青世姊發來電子郵件,說其父黃宗江老伯癌癥手術雖然成功,但是并發肺部感染,最近狀況不好。丹青姊還周到地提醒我,是否告訴我年邁的父親,可要酌情而定。我知道父親非常惦念宗江老伯,自從中秋節得知宗江老伯癌癥入院手術,就時常嘆息,十分牽掛。我電話告訴父親,再次使他長嘆不已。我隨即給丹青姊打電話,表示想利用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去醫院探視宗江老伯。丹青姊說宗江老伯在急救室,看不見探望者,婉轉地勸阻了我。哪知次日剛到溫哥華,因誤機留宿機場附近酒店,就在電子郵件中看到宗江老伯的噩耗。
我們這一代成長于 “文革”十年中,那時候能接觸到文學作品很少,直到打倒“四人幫”后重演 “文革”前的電影,我才開始了解到黃宗江、黃宗英?!读さ墓适隆房赡苁俏业靡越佑|到第一部宗江老伯作品,很為正處于我們那個年齡段的青年所喜愛。2003年,為征集和整理紀念李堯林先生的文章匯編,在父親的一再鼓勵下,我第一次登門拜訪宗江老伯,從此開始近距離接觸宗江老伯。來到他家中,這位令我仰慕已久的老人,不但沒有架子,而且和藹可親。我說明來意后,宗江老伯就開始回憶昔日的中學英文老師了。他說,李堯林英文絕好,發音標準,可能是燕京 (大學)的原因,標準的倫敦音。在談到李堯林當年在南開中學課堂上排演英文話劇時,宗江老伯更是如臨其境、身在戲中、手舞足蹈、音容并茂。結論李堯林是他的恩師,他是李堯林的愛徒。宗江老伯談話滔滔不絕,很少有機會讓我插上嘴,卻使我大長見識。比如他談到 “文革”后到巴黎見到唐納時關于江青的一番談話,就非常精彩。老伯胸無城府、開誠布公、一見如故,真讓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2004年夏我又與家姊、姊夫一同造訪黃府。老伯引人入勝的談話中有一句令我影響深刻:黃裳與我都是李堯林的學生,我們怎么可能不為自由與民主而終生奮斗呢?這次我還頭一回見到了丹青姊。
2006年3月我向宗江老伯呈上拙文《巴金與周恩來》(刊于 《青春閱讀》即原《天津文學》當年第一期)。對于文中我所談到巴金與周恩來在覺新藝術形象上的心靈共鳴,老伯大加肯定,并且風趣地把“覺新”兩字即席發展成為一個形容詞兼動詞。老伯談古論今,妙趣橫生,說到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的人與事,他就說哪人在哪件事上很 “覺新”,也說自己抗戰在重慶時曾經“覺新”過。宗江老伯曾經在話劇《家》《春》《秋》中都演過覺新 (他是唯一的一個演過這三個話劇的人,宗英阿姨則演過 《家》和 《春》中的不同角色)。他對于覺新這一藝術形象的理解,不可謂不深刻。這一天他對演出《家》《春》《秋》作了大量的生動回憶。
是年7月,應三聯 《生活周刊》主筆李菁之約,我陪她采訪宗江老伯。李菁負責撰寫 “口述歷史”專欄,宗江老伯的現場 “口述”中充滿精彩驚人的花絮。僅舉一例,宗江老伯說:“1969年2月我寫了揭發江青的22條。8341部隊派駐八一電影制片廠的軍代表是個聰明人,知道要是轉交到上面去他也就跟著完了,所以沒有往上轉,否則當時我肯定被槍斃?!?/p>
宗江老伯這次還說出了一番非常深刻的話:“我現在信奉兩個主義:一是真話主義,這在我紀念巴金的文章 《講真話者萬歲》里已經寫了;另外一個是人道主義,西學中有人文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我曾經請教過學貫中西的學者羅念生、楊憲益、許淵沖 (并拿出許之特色名片),這三者有什么不一樣。答案都是Humanism,大概在哲學中稱為人本主義,社會學中稱為人文主義,生活中稱為人道主義。我把這三者統稱為人學,唯人主義。有別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边@讓我回想起幾年來宗江老伯在每次談話中都強調以人為本,他活躍并且豐富的思維確實領時代之先。
2007年7月2日,我再次拜訪宗江老伯,除了例行暢談外,我還幫四川省作協的巴金文學院索求一幅宗江老伯題詞。當我說明來意后,宗江老伯立即揮毫寫道:“祭吾師巴金,說真話者萬歲 黃宗江丁亥夏”寫畢,宗江老伯打開抽屜,找出一方 “宗江敬上”的印章,仔仔細細地鈐蓋上。
聆聽宗江老伯談話總是令我受益匪淺,因此我每年都會到老伯府上一兩次。每次除了精神收獲外,物質收獲也很豐富。宗江老伯每每新書相贈,并題詞鈐印,甚至當他的朋友有新作出版時,他也把我列入建議贈書名單中,令我受寵若驚。最初的題詞宗江老伯稱我 “世兄”,當我推辭時,宗江老伯解釋世兄乃因世交。后來熟悉了,宗江老伯就改稱我為“賢侄”,我說他是我三叔祖父的朋友,比我高兩輩。他卻說他是我三叔祖父的學生,所以只高一輩。最初我曾尊稱他黃老,由于談話中不易區別他與其妹黃宗英老人,因而從此我就改稱他為老伯,改稱宗英老人為阿姨了。鑒于宗江老伯的題詞很有趣,有時宗江老伯問我某本書是否已經贈我,我一概含糊其辭。所以宗江老伯的贈書,我多有復本,但是題詞各異,甚至還有英文的,署名為 “Uncle Z.J.”。我也常把在網上淘來的宗江老伯舊作帶來請他簽字,在其中一本上他就風趣題過 “舊作新知”。當然我不敢以 “知”自居,只是他的一個 “粉絲”而已。
當年下半年,一部反映抗戰時代的舊作,被一名著名外籍導演執導為電影上映,在海內外華人圈中引起轟動。其后我到黃老府上,老伯一見面就問我怎么看待這部電影。我知道這是我老伯給我出的考題,我就實事求是地說:這部電影中最后描述對罪大惡極的漢奸兼仇人的所謂 “感情”是對真正愛國志士的極大污蔑。宗江老伯聽完我的話,似乎松了一口氣,算是通過了老伯對我的 “考試”。當時一些人中對此片只見 “情欲”表現,不見其中漢奸情節,我們在交談中共同認為這是更為令人擔憂的。
每次登門造訪黃府,宗江老伯總是無話不談,大到時局歷史,小到個人生活。我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受,就是他的真誠與坦率。無論什么事情,全盤倒出,不為尊者諱,不為親者諱,甚至不為自己諱。其之坦然往往令我驚訝,當然也令我自慚,深感難望其項背!可見對于他所說的兩個主義之一的真話主義,他確實是身體力行。再有就是他常常把文章信件事先復印好,我到之后就給我看,并送給我保留。而且在這些復印稿里他把被報刊刪去的內容又添補了回來,甚是好玩。有一段時間他與一位自幼故交鬧意見,也把往來信件復印給我看??吹絻晌话搜先嘶ハ嗾J真逗氣,真可謂返老還童!當然更多的是看到宗江老伯對他人的贊揚,除了巴金、李堯林,我還多次聽到他懷念佐臨,敬尊其為師。
2009年春節是我出國26年后唯一在國內度過的春節。春節后期我在北京,同事盧鶴京兄請我吃飯,我說不如一同拜訪黃老,并請黃老吃飯。此時正值丹青姊也在家中,宗江老伯例行贈書時,丹青姊索性把我們帶到藏書室,讓我們各取所需。宗江老伯說有些書不多了,似有不舍;丹青姊卻堅持拿出一大堆書相贈,盧兄和我各得十余本,并獲老伯現場題詞鈐印,忙碌一陣,皆大歡喜。盧兄和我即與老伯世姊驅車同去吃日本料理,其樂洋洋。
此后不久,一位不讓往事如煙逝去的名人相繼發表文章,對兩位德文兼茂的大師作了非常不公正的歷史評論,讓不少有識之士為之憤慨。我也在一氣之下寫了短文一篇,抒發我的意見,并且寄給丹青姊一閱。與此同時我曾向楊苡先生談過這些看法,幾個月后遇見楊老,她交給我一本民辦雜志,說有一篇文章與我所述看法相近。我翻開這本雜志不覺一驚,原來就是我寫的那篇短文,因署筆名,故楊老不知。原本沒指望這篇短文能發表,所以我當然很高興。經楊老介紹,我認識了這本雜志的主編,主編說文章是宗江老伯寄給他的,并在附信中對我小有贊揚并略加戲說,他從前在向宗英阿姨介紹我的時候,也把我 “戲說”過一番。老伯就是這樣主動關心提攜晚輩。
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巴金早年曾經編輯過一本書,精裝,題贈給他的一位無政府主義親密同志。當幾十年后這本書屢經曲折傳到我手中時,已面目全非,且佚書名。通過一番考證,我搞清楚了書名與版本。為此書重新制作內封面的念頭萌生于我心中,而題寫原書名最合適的人莫過于宗江老伯。2009年8月8日我來到黃府,乞宗江老伯題寫書名。時值盛暑,恰逢丹青姊也在家,宗江老伯二話不說,揮汗提筆。并署八月八日八八老人,老伯時年八十有八。 在宗江老伯題字后面,我為該書做了一段 《劫后余生小記》:
“巴金先生早年著譯的史話和傳記由其同志信愛匯集結成書 《革命的先驅》,上海自由書店二八年五月出版。初版脫銷書店再版時,巴金作了調整,并改書名為《斷頭臺上》。是為此書!
巴金把這本精裝書贈送給其摯友盧劍波。十年浩劫中,盧先生倍受磨難,不得不銷毀了很多珍貴藏書。可他冒著不可預料的風險,將此書保留下來,但仍不得已撕掉內外封面及版權頁若干,包括贈辭,此書因此 ‘無名’。劫后余生,盧先生轉贈家父李致。家父又傳于余,以世代珍藏。
余將書名、書店、版次補上,恭乞黃宗江大師題寫于書前。
并附記此書八十年之曲折歷史于此。
己丑秋謹記”
這次我到黃府還有一件事,就是送去一套材料。我非常喜歡淘舊書,年初與好友葉揚波教授在北京某處淘得中央戲劇學院 “文革”材料若干,其中竟有宗江夫人阮若珊的 “交代和揭發材料”。當時的“走資派”阮若珊不畏 “造反派”的淫威,在 “交代材料”中實事求是,在 “揭發材料”中避重就輕。這些材料中所述的艱苦經歷以及表現出的不屈精神讓我深受感動。其中還有一份材料非常有趣,是 “揭發”黃宗江 “攻擊……司令部”的,有“黃宗江說周總理和鄧穎超在家里念(《家》)劇本中瑞玨和覺新的一段臺詞”。這在造反派眼中當然是 “假揭發、真包庇”,但是卻說明了宗江老伯在 “文革”中對總理的認同與惦念。老伯多次對我提到總理曾經在重慶看過由他飾覺新的曹禺名劇 《家》。
老伯的聽力越來越差,給他打電話實在費勁,有時我反復大聲報名后,他還說你是李普呀?我怎么敢冒充李普老人呢,不得已我越來越依賴丹青姊了。總是希望丹青姊在京時去拜望宗江老伯。好不容易等到2010年3月與丹青姊同在北京,約好去宗江老伯家拜望并補送另一份 “交代材料”。但因丹青姊在京時間倉促,臨時改為丹青姊外出途中經過我的旅館時,我在路旁與她交接材料。錯過了一次拜見宗江老伯的機會。
這一年的4月,因為有一事需要與宗江老伯溝通,我請丹青姊代為轉達。丹青姊說她遠在香港,打電話回家宗江老伯也聽不清楚,叫我直接寫信。沒想到不久就收到了宗江老伯的回函。 宗江老伯不失幽默地開頭:“李斧世兄:今天是五一節,接到的第一封信就是你的,實吉兆也。”接著他回答了我所請求的事,最后他說“問候你全家。如將來京,一晤為快,我福歲90了。宗江2010五一”。
我當然希望見到宗江老伯,于是再與丹青姊聯系。約好8月下旬同在北京時我去拜望,8月下旬我如期到達北京,沒想到第二天就感冒發燒了一個星期,接踵而來的是持續的咳嗽 (有一朋友轉述醫言,說幼時得過百日咳,長大了咳嗽每次也是一百天,不幸言中),不敢帶病拜望老人。再次錯過丹青姊同在北京的良機,我心中十分懊惱,但我還不知道已經永遠失去了最后的一次機會:很快宗江老伯就因身體不適,被確診癌癥入院治療了。中秋節我打電話問候楊苡先生 (宗江老伯稱她為師姐),楊先生說到黃老病情,令我大吃一驚,我立即給丹青姊發去短信慰問。丹青姊隨即回復,手術成功,情緒良好,希望我不要擔憂,尤其不要影響我父親。丹青姊總是為別人考慮,深得乃父風范之真傳。但是誰也不曾料到,未出一個月,宗江老伯就駕鶴西行了。他把在人間不停的歡笑言談,帶去與他的師友們相聚了,可是這對于我們意味著什么呢?望著新淘到宗江老伯舊著,從此我只能請宗英阿姨代為題簽了……
宗江老伯晚年身體力行他的真話主義與唯人主義。值老伯謝世周年時,我曾做小詩一首,以為紀念。藏頭打油,不依平仄:
熱忱坦直無城府,
愛憎分明淡榮辱。
宗師體行真與人,
江河不朽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