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齊齊哈爾大學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依法治國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機的結合起來,描繪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藍圖。又從制度上建立了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使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個方面。依法行政是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和行使行政權力。
中國共產黨是依法治國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依法治國理念要始終保護著全國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保障。而國家機構、國家工作人員、政府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則是依法治國的對象,依法治國的對象要接受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依法治國的宗旨是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也要使我國的執政權力受法律規范的嚴格制約。所以說,依法治國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行政機關會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控制行政權力的濫用,在黨的領導下接受全國人民群眾的監督。各級人民政府機關是國家的管理機構,只有各級人民政府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依法對社會進行管理、為人民服務、始終把群眾的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依法治國理念就有了根本的保證。
首先,行政權在國家政權中的重要地位決定其必須要依法行政。在國家政權中最大的權力是行政權,依法行政就是用法律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限制。有效地控制行政權也就有效地防止了行政權力的濫用。行政權力是指國家公務人員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正確合理適用法律行使國家賦予的權利和義務的尺度和標準。只有通過行政權力的公開,這個尺度和標準才能被公開,黨和人民才可以對行政機關的執政權和執政能力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依法行政是行政權力公開的保證,是行政權力透明化的要求,這對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提供了動力和方向。
其次,行政權在社會資源分配的影響中決定必須要依法行政。從社會和行政權力的關系看, 隨著人民日常生活的改善,社會汲取的無限擴大帶來社會資源的緊張, 而行政權力對社會發展資源的投入必然產生重大的影響。行政權力調控的無限擴張會妨礙公民的權利與自由, 加劇社會對于政府的依賴性, 不利于社會自我管理的發展和成熟。政府強有力的行政權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的進步, 便于社會的整合和自然資源的提取, 達到政府既定的目標。但另一方面,政府行政權力的過分強化最終將導致社會對政府的全面依賴, 喪失社會自身發展的動力機制。因此,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上行政權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限制行政權力的觸角,我們的社會也會因行政權力的濫用而變的動蕩不安。
最后,行政權與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決定必須要依法行政。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要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執法環境,必須依法辦事,依法行政。這就要求我們國家公務人員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堅決杜絕濫用權力、知法犯法、以權代法等行為,在思想上牢記權為民所賦,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才能構建出一個法制化的社會氛圍,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打下堅持的基礎。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立法機關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無論是立法機關還是司法機關,都要以法律為準繩嚴格的行使自己的職權。在我國執政黨的長期探索中,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這就要求執法機關嚴格執法,使法律能夠在國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得到貫徹的實施。同時,依法行政也是保證依法治國方略得以實施的關鍵。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對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個必然要求,是保證全面深化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這也反映了執政黨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的重大政策考量,同時也是在依法治國方略中對我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一個重要要求。
[1]黃威,王鍵鵬,婁源成.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法治與社會,2007(05).
[2]應松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載《法學》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