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冠元,劉寶云
(北方民族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中國傳統藝術門類豐富,書法、繪畫、篆刻、戲曲、皮影、剪紙、年畫等都各具特色,有著鮮明而濃烈的中國味道以區別于其他國家與地區的藝術形式。這些豐富而特色鮮明的藝術形式成為中國動畫藝術民族化的動力之源,也是民族化動畫藝術的鮮明特征。這些民族藝術的創作方法、藝術技巧、形象塑造、結構構成色彩描繪等都可以為動畫藝術的創作提供借鑒,這一系列的藝術手法與現代的動畫藝術的創作方法的結合,為中國動畫的民族化設計風格的形成提供了動力。現階段,我國的動畫創作處于一個瓶頸期,無論動畫創作公司還是動畫教育、研究機構都在尋找中國動畫創作民族化和商業化的突圍之路。本文試圖從策略的角度對中國動畫藝術民族化的問題做一綜述,為后面相關論文的撰寫提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周建民在《動漫創作的民族化及藝術創新探析》一文中提出“對于中國動畫的民族化創作來說,要從民族化題材的運用、民族內在精神氣質和民族化創作手法及創作風格三方面逐步增加民族化元素的應用?!边@一觀點對中國動畫藝術的民族化之路做了簡明扼要的概括。但是,由于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現狀,決定這三個層面的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面對中國動畫藝術民族性的缺失,我們應該采取系統化指導下的層近式的發展策略予以改觀,創造出符合現代審美要求的民族動畫藝術。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賴以生存繁衍的精神食糧,是本民族價值觀、世界觀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各民族在發展繁衍過程中精神文化的積淀與延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吸收要有全面的認識,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我們要予以吸收、消化融入到我們的動畫藝術的創作中去。對于傳統文化的糟粕部分,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現代藝術民族身份的認同需要民族文化層面的指引,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才能夠創作出具有民族藝術特質的現代藝術作品。儒家文化在一段時間以來始終處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統治地位,其豐富的精神內核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是推動和建構中國傳統文化及藝術不斷發展的源源精神動力?!爸杏埂笔侨寮椅幕膬群耍鲝埥∪娜烁衿焚|和積極的探索精神。與儒家文化相提并論的對中國古代造成巨大影響的思想還有道家思想,到家強調“天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代表中國文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理想。儒道思想的水乳交融造就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含蓄、詩意的美學追求。這一美學的追求已經大量出現在現當代的影視制作中,如以李安為代表的新武俠電影中就對這一美學境界進行了極致表現,不僅獲得國內觀眾的認可,而且博得國際影視界的好評。李安新武俠電影的成功對民族動畫的創作極具指導意義,現代中國動畫藝術的民族化之路需要借鑒這種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之后,在這一美學精神貫穿于動畫創作的過程中,在美學層面創作出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動畫作品。
杜靜蘭在《論影視動畫中的民族文化》中提出 “中國動畫想要立足世界動畫之林就不能完全借鑒西方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方式,應立足于本土文化,將傳統題材作為動畫創作的主體。”中國藝術的發展和西方藝術的發展在沒有相遇之前是在完全的不同的兩個時空維度發展的,這也造就了兩類藝術之間的截然不同。西方藝術重寫實,中國藝術重寫意。西方的藝術強調運用寫實的手法把真實事物的形象表達出來,中國的藝術則注重表現精神世界的刻畫和意境的傳達。中國的動畫藝術的發展應該借鑒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路徑,重拾民族化藝術的元素,在中國傳統藝術的題材中尋找動畫創作的靈感。動畫藝術的民族化的題材主要來源于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現對于官方的、正統的文化記載更能夠體現出民族性和傳統型,也更易于世界文化的接受。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積累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如《封神榜》、《鏡花緣》、《西游記》、《水滸傳》、《聊齋志異》等,這些故事都為動畫藝術的故事搭建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可以對這些故事進行深入挖掘,巧妙運用到動畫創作中去。對于這些故事題材的加工和創作可以借鑒現有的動畫片的創作經驗,如好萊塢拍攝的《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動畫片,充分的挖掘了中國的故事元素,但是采用的劇作方法卻是現代的。我們的動畫藝術的民族化就可以借此路進行突圍,深入挖掘傳統題材,運用現代的劇作手法、發掘其要傳遞的精神實質、思想感情,以現代人的接受角度為切入點二度創作。民族化的題材是動畫藝術民族化特征的重要表象,也是民族化的最能夠吸引人的外在風貌,具有鮮明民族個性的題材內容能使動畫作品先聲奪人,從心理上征服觀眾并獲得成功。
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動畫的結合是一個浩大的藝術創作工程,需要從精神內核,故事題材,藝術手法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這是項目組系列論文的開篇,后續還會有一系列有關藝術創作手法的論文撰寫,此篇權當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