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林
不是皇帝敕造榮國府的大觀園
不是劉姥姥醉酒誤闖而入的大觀園
不是寶二爺和姐妹們踏雪賞梅的大觀園
不是老曹小說里寫的大觀園
我說的不是一座舊時的大宅院
也不是某大款的花園別墅
從建國門過來幾個民工,一群白色的鴿子
剛剛從他們黝黑的臉上飛騰
從北街過來一對男女,在一幢歐式建筑前
相擁落座于臨街的長椅
從警鐘街過來一個學生,走出寂靜的書店
我的目光穿過一條條的街
到處都是,來來往往行色匆匆的人
這是老百姓的大觀園人民的大觀園
這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大觀園
這是彈力絲襪油炸里脊悄健胸飛利浦步步高的大觀園
這是步行街商業街小商品下崗夜市一條街
這是一樓當街裝修了的廁所
我掏了五毛錢,就趕上了沒有味道的文明
我花了八元人民幣,就打撈起沉沒已久的《鐵達尼號》
席琳·狄翁的歌聲真像是從大海里冒出來一般
夾雜著,一個世紀的混響和回音
在二樓,首飾加工店里的情侶們正在
用金錢打造24K的愛情。快餐店和川菜館門口
搖晃著,享譽古今馳名中外的匾和旗
而在三樓的“老佛爺”茶館,英特網早已把它
無孔不入的鼠標,放進中國人
緩慢而哲學的功夫茶里
1
西山在西邊
一所學校、一座亭子
亭子聞名遐邇
學校與公園一墻之隔
2
亭子在山最高處,
登于樓上,可鳥瞰全城
當年您偶得的詩句
而今已是隔壁朗朗讀書聲
3
你說:“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我爬了兩回
發現它的確不高
但從未遇見神仙
4
拐過山路,經過讀書臺
臺上沒有讀書的子云
只有兩個不務正業的學生
在亭間幽會、親嘴
5
“涼面,兩塊五一碗。”
通往玉女湖的路上,我們混跡于
郊游的學生中間。初春肆意的陽光
親吻著少女麻辣的紅唇
6
花十五元,租一條小船
蕩漾于山腰的湖面
那有名的玉女
俏立于水的中央
7
漢白玉的佳人身旁多一石塊
劃船近前一看:
“團結展宏圖,為民做貢獻”。
落款:某國營糖酒公司
8
感謝春天!讓我心血來潮
舊地重游。覓得這半日的靜謐
覓得一個公園、一座舊亭
在城西的山上
我不出生在這里,也不會
在這里的任何地方死去
我外出已經整整十年,或許
只是一次虛構的旅行
我住在蜀國的三堆,不過是
一個黃昏,或一次憂傷
我后來搬到了城東的新區,迷途于
開元年間的古渡東津
我經歷了按部就班的理想,就在
無限緩慢的郊區,和工廠
我一次次的放逐靈魂,卻走不出
被廢棄、荒蕪的青春
我在早晨就已經衰老,因為
熱愛雨水與火焰的玫瑰
我在命運的午夜醒來,曾經
獨自一人在江畔哭泣
我總是搭上終點的汽車,和自己
作短暫而虛妄的告別
我總是在風中奔跑,讓輕盈的肉身
在南方的小鎮上歌詠
我拼命地書寫著金錢,卻遠不是
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我終于又回到自己的內心,享受
已快被遺忘的寂寞與歡樂
我行走在城市年青的廣場,終日
不停地論爭、較量,和抉擇
我隱居于山下的花園,正度過
塵土般昂貴的余生
1
己丑年。十二月十六,午后
我們去登越王樓
微微春風,吹拂青山綠水新綿州
老同志攜年輕人,奮力齊攀高
電梯尚未安好
只能列長隊,拾階漫步而上
如悠悠往事上心頭
2
幾多回。過越王樓
經開元場、東津橋,回富樂山下
我騎坐三十五路鐵甲巨獸(史稱公交車也)
卻恰似遠古仙道,歷代將相王侯
只是轟轟轟、嘟嘟嘟滿街跑叫
觀盛世:車如流水馬如龍
3
九十年代。沿涪江岸蜿蜒盤山公路
往龜山頂,亦過越王樓
我拜訪電視塔下工作老同學
當年,我們一同師出“鋼鐵裁縫”焊接專業
而他進絕緣廠,并“秘密”結婚
再見時,早已不再是
青青校園里的理想家、急先鋒
后來,他改攻“英格里希”歪文
跳巢到國際旅行社做導游,常常奔赴黃龍九寨
我們彼此漸漸疏于溝通
4
新世紀某天。三四人駕“中華”
再經重建中的越王樓
我們尋找涪江飯店,吃同事喜酒
四輪小車一直在開元場的老街打轉轉。迷了路
那時我才發現,偌大綿州城啊
早已大過盛唐之時的開元場
所以,在綿州生活了足足二十年整的我
竟不知那歷史悠久的老店
究竟隱身開元何處
5
至今昔。我們首登剛剛竣工新越王樓
那李姓皇室八公子啊!不任綿州刺史已久
當年他的辦公小閣樓,也早已是
現代化的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巨筑
還集觀光、旅游、商業文化為一體
謂之:綜合性商業旅游中心
迎來李杜的后來者們逐層觀摩、研討
甲曰:“下層開川菜火鍋,上層設棋牌娛樂……”
乙說:“這層搞經濟商會,那層展書畫博物……”
總之,李貞當年未酬壯志
2010年后我們綿陽人都給他實現咯
屆時,天南海北游客乘坐每秒N尺高速轎廂
直上九十九米高空觀光、喝茶
下有繁華街景,眼前萬千LED“繁星”,當空麗日皓月
料他越王也不再識得,當年治下州城
水蛇多么逍遙,好像這芙蓉溪
是它獨個兒的水府。所以它龍一樣
穿過闊綽有余水面和大橋
不管目擊者,在近岸處目瞪口呆
雙眼皆是驚嘆號。甲魚是最具
運動員潛質的水族,偶然浮出水面
pose也擺得如此熟練而霸道
向三四位“漁翁”,把花樣泳姿炫耀
釣魚不是捕魚,所以盡可以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釣魚也不能
成了喂魚,所以接友人電話時
我幾次這樣對短暫釣魚生涯表示自嘲
夏天有傲人身材,如此水草豐茂
我們卻是焦躁的,所以容易心血來潮
所以需要這浩淼江河之澎湃
來蕩滌渾濁、不安而凡庸心境
我居游仙已久,就在東津古渡近郊
當年愛旅游的杜工部,曾路過此地看打漁
并作《觀打魚歌》:“綿州江水之東津
魴魚鲅鲅色騰銀……”如今此詩已成廣告
被雕刻在東津魚莊內一大牌匾上
當然我來河邊的本意,是想還自己一個
可以放蕩不羈的假日(好比鄉下童年)
當看到這河界鳥飛蟲行時,我相信
這正是命運給予我的恩賜。讓我收獲了
鯽魚、鰱魚和麻麻魚的交響,以及
麗日、徐風與白鷺的速寫。其實啊這釣魚
它與寫詩并無兩樣:你一手要務實
一手更要務虛。好比此時我在岸上
正打一個安逸的小盹,電話和魚卻忽然
同時來表達問候。你的心自然會像那
虛與實的兩條線路,顫巍巍地一起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