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長順 喬曉蕓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河南鄭州 451150)
在體操課程中許多學生自以為自身素質較好,加上年輕缺乏足夠的經驗以及自身閱歷和知識量的缺乏,在思想層面上還未認識到體操運動會帶來身體上的損傷,更沒有認識到此種損傷帶來的嚴重后果。因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將防止損傷放在第一位;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違背課堂紀律,隨意打鬧,導致課堂紀律混亂,出現受傷的現象亦不奇怪。
任何體育活動進行前都應做好前期的準備活動,使身體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給予身體一個反映的過程。準備活動是使人體從相對靜止狀態過渡到能學習活動的狀態,它能進一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但沒做好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在身體各項器官還未完全調動起來,還未做好接下來運動的準備就進行體操訓練時,極有可能導致損傷。如在單杠項目上,手部關節沒有完全打開時,突然猛的發力容易造成手關節的損傷;亦如在進行后手翻過程中,應當進行一定腰部運動如轉腰等,否則貿然進行容易造成腰部受傷。
由于體操運動在技術上、身體素質、靈敏度、靈活度等方面對運動員要求較高,而且體操運動在難度上相比其他較大,因此不少學生對于體操運動存在一定的膽怯心理。膽怯的生理機制是大腦皮質和皮下與某些活動有關的神經中樞高度興奮,而與某些活動有關的神經中樞產生強烈抑制,使大腦正常的工作程序發生紊亂,進而導致反映遲鈍在時間和空間上脫節,不少運動員因此出現動作上的不協調甚至肌體上的麻木,下一步的動作難以施展。另外在膽怯心理的作用下還會出現心跳加速、出汗、注意力難集中等表現。
運動過程中因操作不規范或者不按規范要求運動,導致損傷的案例在體操普修課中不在少數。體操運動難度高,因此對學生技術要求也較高,如果不按照既定的規范操作,違反體操運動對人體運動中的各項要求,損傷的預防會難上加難。如做單雙杠動作時,由于操作不當,可能出現脫手或落地不穩等受傷現象。此外,為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強度與密度的訓練,不要超過學生可承受的負荷范圍。
2.1.1 進行安全方面教育
教師有義務時刻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和傳播。授課期間一定要要求學生集中精神,仔細揣摩,記住動作要領,掌握保護幫助方法。上課期間要求學生穿運動服,不得佩戴金屬物品,重點提醒學生改正馬虎大意的毛病,時時刻刻要有安全防范意識。
2.1.2 要正確運用教學法,合理地組織學生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教材有連續性和系統性。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程度,按單個動作—聯合動作—成套動作的順序進行教學。每個動作或整套動作,都要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順序學習。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差距,選擇適合他們的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練習,充分挖掘學生的運動潛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和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方式的培養。
2.1.3 加強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訓練
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和技術訓練是緊密相連的,良好的身體素質能提高機體的運動能力和適應能力,能有效地防止和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因此,在體操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學生的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的訓練,同時應特別重視分別對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軀干力量的訓練,這樣能大大降低損傷的概率。
2.2.1 聽從教師安排,遵守紀律
現代的大學生,應該是具有高素質的大學生,上課時要認真聽講,努力回答,積極鍛煉,多注意觀察教師的動作要領,聽從教師的安排,不懂的地方要及時的跟老師交流勾通。練習之前,應仔細的研究下容易運動損傷的是哪些部位,同時在練習中應加強對各方面的注意,防止在運動中引起不必要的受傷。
2.2.2 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促進韌帶和肌肉的伸展和拉長,有效的增加了肌肉的溫度,降低了肌肉的粘度,促進了肌肉的新陳代謝,從而提高了肌肉的反應能力,進而利于后期的體操運動,對于在運動中出現的損傷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2.3 消除心理障礙
由于體操在實際操作中具有高難度性,而且受傷也是較為尋常之事,因此導致不少學生對于體操運動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特別是在第一次運動時就發生失誤,在之后的訓練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猶豫、過于緊張、焦急等。這樣的學生應多與教師交流,多與同學勾通,明白一時的失誤是很正常的,只要多加鍛煉,自己的恐懼癥會慢慢克服。
2.2.4 正確運用保護幫助和自我保護
保護和幫助是體操教學獨有的特點之一,也是體操教師應掌握的主要教學技能。運動損傷需要利用不同的保護方式來預防,具體體現在自我保護、他人保護、利用器械保護。自我保護是指在意外發生時,能夠獨自運用技巧和自救動作擺脫危險的措施。他人保護是指在練習當中,練習者因為技術動作不熟練或一時失誤發生危險時,保護者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擺脫危險處境。利用器械保護是指在課堂中合理的運用海綿墊、海綿包、護腕、護掌等,減少學生緊張害怕的心理。保護和幫助應用的主要原則是:站位要合適、部位要正確、力量要適度、時機要準確。
2.3.1 加強場地器材的檢查和維修
管理員在體操普修課中肩負著重大責任。管理員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安全意識牢記心頭,做到防患于未然。課前要認真檢查各項器械擺放是否合理、安裝是否松動,是否會對學生造成損傷。如發現有問題的器械,一定要第一時間拿去修理或更換,如未能及時處理的不良器械,一定要做標識并及時告知上課教師。課下及時收回借出去的器材并做檢查,如未有問題擺放歸位,有問題及時跟借方溝通。
2.3.2 保潔人員主動進行的預防措施
室內衛生保潔人員在打掃時應注意到小細節的問題,任何一點小失誤都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打掃完后應再仔細檢查下地面是否有存在污漬或積水,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因此而滑倒,導致受傷,另外還應仔細檢查是否有其他鋒利物品的存在,防止學生運動中被劃傷。
體操普修課在體育專業培養中有著重要作用,但當前由于教師、學校、學生等多方面對于體操普修課安全教育認識度不夠、學生存在一定膽怯心理、器材管理不夠嚴謹、訓練操作不夠規范等導致教學中學生損傷情況時常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及體操普修課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為促進體操普修課的發展降低學生的損傷,在體操普修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應加強對安全意識的重視,從教學設計環節提高設計,重視安全教育;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學生特性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與培養;進一步推進體操普修課的改革與發展,使之既符合學校教學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發展的需求。
學生的發展高于一切,任何教育最終的目標和目的都應回歸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來。因此在體操普修課中,應當從學生安全著想,從整體上加強規劃。首先,要對各項體育設施進行安全隱患檢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險;其次,加強教師的集中培訓,提升教師教學設計水平以及安全意識等;最后,在體操普修課教學中應不斷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為體操普修課打牢堅實的基礎。
[1]郭雪霜.青少年健康成長叢書-運動損傷的自救與自護[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蔣龍元,張月華.運動損傷的自救與互救[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3]于德淮.運動損傷防與治療[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4]夏小慧,張一英.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狀況調查及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4):102.
[5]金宏寶.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及預防的原則[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4):65-66.
[6]卓杰先,杜雪峰.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與預防措施[J].柳州師專學報,2004(3):89-90.
[7]王建國.青少年課外體育競技指南:體操、蹦床指南[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