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鶴瑞 孫鶴嘉 王茜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就學生本身而言,過重的學習負擔,來自于家庭、學校、社會的壓力,而讓他們只注重于文化課的學習,與體育健身鍛煉脫離,既沒有達成終身體育的目標,也沒有遵循所倡導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例如,中小學體育課或者大學普修課,缺少樂趣,也沒有通過體育進一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學生對體育文化知識了解少,對于體育課沒有真正的理解和研究,有的甚至不知道為什么非要開設體育課;還有的人認為體育很簡單,根本沒有必要向學生提出那么多要求,使得學生根本不重視體育課甚至輕視體育課,不愿意參與到體育課中來,給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增添了麻煩,教學效果不理想。
體育考試組織過于死板、疲倦,既沒有全方位考慮到學生的需要也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期末總結性評價時,單純用秒表計時來測定成績,更有甚者用尺量距離草草得出分數,體育測算儀器的老化與非科學性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體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能考慮到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從而使得學生從不同方面厭倦了體育課,甚至有的害怕上體育課,無法理解體育的真正目的,無法體會到體育的真正快樂和自己的體育興趣所在。
從教師的自身因素方面來分析,現在的教師都是畢業于師范學校的學生,有的甚至是應屆畢業生,往往存在工作經驗少、教學水平低等問題,這些學生只是在教學實習階段參加過比較正規的培訓,但是實習培訓課時相對過少,指導教師很少給同學自主獨立安排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學生只是憑借實習教師的經驗和大學期間專業教師的教法來講授課程,無法與現代的教學改革接軌,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過于老化,思想局限,忽視了學生發展的主體性。對于教齡較高的教師來說,這些教師擁有了很多的教學經驗并且能出色的完成教學,但是這些教師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憑借以往的經驗,有的教師對教學產生了厭倦,多年的教學方法不加以修改,教師找不到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失去了興趣,有的教師甚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難以修改和創新。
在課程改革之前,教師按照老教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獲得的教學效果不明顯,甚至無法達到國家的標準。而在新課改后,給出的理論無法真正運用到實際體育課堂中去,使得老師對體育課程的駕馭達到了盲目、無從下手的境地。體育是一項有危險系數地運動,來自于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使得體育教師無法很好駕馭體育課程,有這么一句話:評價一節好的體育課方法很多,上的好與壞也可能不會得到太多的重視,但是如在一節體育課中同學有受傷的,那么肯定不是一節好課。這就給體育課程駕馭帶來了難度,這也無形中增加了體育教師的壓力。
大多數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多是注重傳授課程的知識并達到自己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一節課下來,老師累得筋疲力盡,學生更是難以消化,教學效果良莠不齊,有的超出學生的運動負荷,有的甚至低于學生的運動負荷。而美國spark團隊的授課方式讓我茅塞頓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教學方法的老套,體育課只是教學方法的試驗田,只是“為教學而教學”千篇一律地進行授課。而相反的是,美國spark團隊不只是在上體育課,還能親身體會到體育的無窮樂趣,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得枯燥的體育課富有了活力,學生們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同學們在流下汗水的同時收獲的是驚喜與快樂,收獲的是寓教于樂的快感。這才是體育真正的魅力所在,教學不在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的實驗,而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充分體現,學生積極、教師輕松和身心暢達之中收獲知識。
教學內容是評價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體育教師在國家規定的課程下進行教學,教育培訓的機會有限,無法接受外界新鮮的教學方法,無法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往往保留較為陳舊的教學方法。
這些陳舊的教學方法往往很少考慮到地區差異的問題,對學校器材的分布、取舍不當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現階段在國家倡導下對教學進行改革,體育教師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隨著時間的地推移,改革的方法使教師對教學無從下手,只能觀看理論的改革,無法將其運用的教學的實踐中去,使得教師亂用職權和盲目的體育教學,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干脆進行了放羊式教學,這樣教學的嚴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教學環境分為內、外環境,就課堂教學氣氛來說,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于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劣是影響體育教學水平高低的直接影響因素。例如對于一位運動技術、技能都非常好的老師來說,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就是他的教學本領能否得以發揮的重要制約因素,陳舊的教學設施、惡劣的教學環境使得教師空有一身本領而無用武之地。
物質條件匱乏是影響教學的主觀因素,對于我們農村以及偏遠的山區來說,物質環境很難予以保證,例如基本場地的缺失,體育設施的不完善,這些物質條件的限制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活動。長此以往,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對體育沒有任何的概念,使得這些孩子沒有任何體育的基礎。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一些難度而且拉大了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例如跨欄架,使有的孩子產生害怕、自卑的心理以及厭學的情緒。教學器材按照過于統一化的方式進行取舍,沒有考慮到中小學生的身體發育的個性特點,這無疑也給我國體育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多的麻煩,影響到體育教學總體水平的提高。
學校可以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學習壓力,教會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進行身心的放松,家長和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娛樂休息時間,創造更多的娛樂活動,以勞逸結合的方式,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
應該給予體育教師更多教師培訓的機會,提倡教師之間多溝通、多互動、溝通合作,讓教師與社會多接觸,引進更多的新鮮、娛樂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機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幫助學生達到健身的目的,培養其終身鍛煉的體育的目標。
教學環境應該更加適合每個年齡段學生的身體發展特征,無論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條件的選擇上,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征,不能讓學生產生抵觸感,讓他們多接觸大自然和原生態的環境,有助于他們在課程結束后放松心情、擁抱大自然。
在一些教學條件差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場地,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合力共同參與,做一些簡易的運動器材,將廢舊物也充分的利用起來,發揮一切想象力作成安全、放心和將資源回收利用的簡易器材。
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老教師帶動新教師,老教師也應該向新教師咨詢新的教學點子,新教師可以讓老教師多聽聽自己的話,課后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哪方面不足或者有問題,在老教師的指導下,及時加以改正。
由于教師資源不足和條件不是很好的學校,無法保證所有的教師都出去參加培訓的機會,那么就應該讓出去參加培訓的老師,認真做好筆記,與培訓的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回到學校后,將自己所見所聞做一次座談會,向其他教師傳授經驗,有必要的還可以讓其教師給老師們進行授課指導,讓教師們都可以開闊眼界。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張洪潭.體育基本理論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蘇利.鄉鎮初中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
[4]曲宗湖.學校健康教育指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5]王建平.美國學校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6]皇甫全.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