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琴 劉軍良
(太原工業學院體育部 山西太原 030008)
在體育教學中,常有部分學生上體育課不主動,對教師布置的練習內容缺乏積極性,多采用應付的態度。這就對搞好體育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一大障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的是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所致。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娂ぐl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進一步掌握興趣動物學的特征,就能促使體育教學更上一層樓。興趣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種表現,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會實踐培養起來的。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如何正確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體育課的主要目的是就是增強體育和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質,所以室外授課占比例較大,室內課的比例很少,所以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很少,從而在體育知識理論方面了解很少,只有提高學生的認識,才能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
體育鍛煉可以加速人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提高脂質代謝過程,使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降低,有利于預防動脈硬化癥的發生。體重肥胖是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某些癌癥的隱患。節食可以降低脂肪,但這樣有很多弊端,節食破壞了肌肉組織,而肌肉是機體唯一有能力消耗大量脂肪的組織。鍛煉能消耗脂肪并避免失去肌肉組織,還能使機體形成更多肌肉,有利于保持更健美、更健康的狀態。
體育鍛煉時,骨的血液供給得到改善,骨的形態結構和性能都發生良好的變化,骨密度增厚使骨變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齊而有規律,骨骼表面肌肉附著的突起更加明顯,從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彎、抗扭轉等方面的能力。體育鍛煉可是肌纖維變粗,肌肉體積增大,因而肌肉變得發達、有力。
體育鍛煉能改善心臟肌肉的收縮能力。心臟每次泵出的血液增多,使心臟能以較低心率來滿足鍛煉的需要。脈搏頻率的減少能使心臟承擔大運動量的負荷。
經常進行運動的人呼吸器官的構造和機能會發生良好的變化。主要使骨性胸廓發達胸圍加大,增加了從肺內向外排氣的量又為肺內充滿較多的氣體提供了空間條件,使呼吸肌逐漸發達且力量增強。由于膈肌的收縮和放松能力提高肺活量加大。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肺通氣量相應增大,促進了肺的良好發育,使肺泡的彈性和通透性加大使其有利進行氣體交換。
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和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從而增加機體適應和工作能力。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講,可把體育鍛煉看作是增強人體非特異性免疫的手段。適宜負荷的運動會增強免疫功能。由于運動直接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通過其復雜的識別系統感受運動時機體內環境的變化,從而激發一系列免疫反應,久而久之增強了機體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
經研究表明,適宜的運動負荷能夠推遲機體免疫系統的衰老和老化。
教人未見意趣,必不可學。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無趣教學易使學生情緒低落,鼓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在體育課教學中應到遵循以下原則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一、動機及趣味性原則,要讓學生明確每節課學習的目的,態度要端正,要變直接興趣為間接興趣,思想教育工作,通過明確學習目的從而調動學生自覺學習和提高學習積極性。第二,在教學進度過程中,必須先進行系統的基本功教學與訓練,動作內容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簡到繁,先從基本功動作開始,慢慢過渡成難得動作,最后學習完整的動作,這樣就會讓不同身體素質的同學都能接受相同的教學內容,也不會讓他們因為落后而對體育課失去信心。第三,鞏固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每節教學內容后,要及時鞏固,不斷的督促學生進行內容鞏固,重復練習,不斷對學生提出新的要求,對已近學過的動作要形成動力定形,同時在鞏固的基礎上提高。第四,區別對待原則,由于學生的性別、年齡、身體素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習各種動作技術就會出現好與差,快與慢的現象,所以在教學中因做到男女有別,年齡大小有別,身體素質好壞有別,在教學中因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等原則。例如,在內容選擇上,對男生教學多選擇一些表現力量、速度的內容,對女生要選擇表現美感、柔韌的練習內容等等。第四,全面教學與專項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沒有全面發展的身體素質做基礎,學生的運動能力就不容易提高。在不同的教學時期應重點的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計劃與內容,尤其是在教學的前期階段加強素質訓練的重要性,身體素質全面訓練與專項技術訓練因該是互補的,不能脫節,在全面訓練的基礎上,一定要加強專項訓練,這樣學生提高的快,相應的才會對課程感興趣。
體育教學中教師的示范直觀性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制作的課件、教學光盤和教師自身的正確示范,讓生對體育課感興趣。思想交流的途徑主要是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與學生學習的成果密切相關。準確的專業術語,講解內容的層次要分明,通過語言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更能促進學生的上課興趣。同時,教師的示范時的動作時的節奏美、精神美、名稱美等表現出來的美學特征,更能讓學生體現到體育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從而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敬仰的心里,從而督促學生進行積極練習。
體育課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但學生進行長時間的練習,就容易產生超限制抑制,從而造成注意力分散與下降,進過長時間相同內容的重復練習很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和厭倦,從而導致學生練習興趣的下降,這樣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變的組織方法來滿足學生興趣轉換的要求。
在體育教學中,首先教師因分清教學階段,通過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其次要劃清教學步驟,在學生基本動作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動作的練習,合理選出一些體育積極分子,讓他們先學會教材,以便在課堂上協助教師進行教學,讓他們擔任骨干。例如:在集體練習時,就可以讓積極分子和骨干站在不同的位置,帶領學生一起練習,起到示范領做的作用。合理運用準備活動,可以結合有關教材內容,把常出現的基本動作或體常規性的動作安排在準備活動環節里,即節省了時間又加強了教學的連貫。體育教學重的教學方法很多,包括語言法、直觀法、完整與分解、練習法、比賽法、預防糾正錯誤法,教師只有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再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從以上分析來看,當今在學校培養學生對育課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是當前必須的,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部分。教師應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變化各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從理論上提高學生體育課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向著正確的軌道持久的延續下去。
[1]李東輝.淺析如何激發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7).
[2]徐峰.淺談中職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積極性的調動[J].科技信息,2009(4).
[3]潘昆峰.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中學生的體育興趣[J].體育博覽,2011(19).
[4]汪繼生.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論略[J].池州師專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