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林
(常州市新北區百丈中學 江蘇常州 213034)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一項基本國策,是國富民強、民族興旺的根本大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就必須把握好體育教育這一環節,而農村體育教育就是其重點,國家教委《關于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指出“農村學校體育是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體育教育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工作”,這一過程中明確提出學校體育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和薄弱地區,這對提高農村體育教學水平,促進農村體育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這一實施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農村學校的一線體育教師。然而農村學校體育由于受社會、學校領導、學生家長等重視度的影響,再加上本身的經費不足、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原因,嚴重阻礙農村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所以農村學校教師成長與發展是目前首要問題。
體育教師成長了、發展了,才能夠推動學校體育向前發展,所以我們要抓住每次學習的機會。如:專家講座、網絡媒介的學習、體育教研活動等,不斷地進取,提升自己。而這些學習方式中教研活動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研活動是為了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提高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既注重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更注重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傳達教學信息的重要途徑,是保證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其活動的形成又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通過參加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來提升自己、發展自己,為體育教學服務。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提高體育教研活動質量,拓寬思路,創新教研的形式,使學校體育的教學研究工作上層次。體育教研沙龍能科學有序地開展活動,收到實效。這一過程中重點解決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有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問題,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性,通過對問題討論研究,達成理論共識,提出改進教學的一些具體措施、途徑和方法,為教學指明方向,避免教學走彎路,提高教學效率。如:大家可以在一起進行集體備課、上課以及對課后反思等方面進行研究,不光可以研究教學方面,還可以對課間操的組織形式、內容,也可以是校田徑隊、籃球隊等訓練方面,運動會組織、項目的實施。還可以就運動員如何選材等方面進行討論,這些方面都可以作為討論的內容,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知識,提高教學業務水平。而“沙龍教研”過程中,不求嚴謹古板,但求隨和親近,充分尊重每位體育教師的意見,注重教研活動的人文性,所有參與人員均可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制造一個和諧的氣氛。當然為確保教研活動質量,每位體育教師都要發揮主人翁意識和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深入鉆研問題。同時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增進教師間的感情,為以后教研活動和組織大型活動營造出和諧的氛圍。所以“沙龍式教研活動”是作為培養體育教師的一條有效途徑,使一部分體育教師盡快成長全面型教師,提升教師研究水平,促進教師像全面型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必須從傳統教育觀念中走出來,避免一個哨子、兩個球的教學方法,要放棄老、舊的教學手段、方法,從而改變傳統的傳授型教學模式。孔子曾說過“教無定法”,教學過程沒有一層不變的教學方法,就連古人也知道這點。而我們現在又實行素質教育,一切以學生健康為中心,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身心和身體都健康成長,老、舊過時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所以我們現在的教學必須具有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克服單一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教法枯燥無味,要做到百花齊放,多種教學方法并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難以下手的教材時,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相同的教學目標。目前,最典型的就是進行“同課異構”,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上法,讓大家在一起研討,得出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在研討過程中能夠讓每位體育教師更深層地研究教材,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想盡各種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使每位體育教師向研究性方向發展。
只有充分發揮區域的優勢,不斷豐富區域的教研活動,加強校際之間、教師間的聯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充分挖掘教師的潛能。就目前狀況,要想每次大面積地組織全體體育教師在一起進行研討,那是不太現實的,難度也比較大,無論是交通還是教學任務方面都不方便。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小范圍的、幾所兄弟學校之間經常在一起研討,既方便,又實效。這一過程中,因為大家都屬同一區域,各個方面基本上都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更有利于溝通,又能體現出效果,更能很好研討出一套適合本區域教學方法,這樣既促進教師的成長,又不耽擱教學,而且可以根據各個學校的優勢進行討論,相互學習。如:你校體育中考成績年年名列區前茅,可以向他學習教學方法,他校的田徑運動會年年獲區第一名,可以向他學習訓練方法。這一過程中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使每位體育教師向成熟型方向發展。
公開課式教研活動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培養教師基本功的一個高效平臺,是教師平時教學智慧的凝練。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東西。而準備一堂公開課,上課教師少則要一、兩周的時間準備,多則要用一學期來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必然對教材、學生、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個過程中也是教師在慢慢成長的過程。而在評課和研討的過程中,經過同行們肯定的亮點,我們要繼續發揚,而不足之處,我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和克服,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又為教師發展指明方向。每位教師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讓自己向專業型教師方向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它已經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農村學校的信息本來就不是太廣,好多信息、數據只有從網上才能知道,所以體育教學同樣離不開網絡。首先、網絡教研活動它的面廣,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的限制,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開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間的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作為平時的教研活動的補充,來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其次,大家還可以根據教學中某一教材內容,在網上集體討論備課、上課,這種備課方法面廣,拓展了教師間的時間和空間,加大交流的機會,提升備課和教學的能力。同時,教師經過多次這樣的“學習、反思、研究、合作”,將教學工作和教學與教師成長真正融為一體。最后,它還可以為我們提供直接觀看視頻的機會,像全國性的比賽、示范課、觀摩課。像我們農村學校不可能每次都能到現場參加觀摩,那我們可以通過觀看網絡視頻,這樣可以不用到現場,照樣可以學到要學的東西,還有網上有好多優秀教師上傳一些的教學視頻同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網絡上不光可以討論教學,還可以是“課題”、“論文”的研討,如:最近開展的一個討論平臺“草根爭鳴”,這個活動面廣將全國的體育教師都集中在一起進行研討。在這個過程中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直接和專家交流,向他們請教,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來指導研究方向,提高研究層次與水平,讓我們逐漸成長為善于研究型的教師。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的發展需要專家的引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是關鍵,教師的師德修養、專業素質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發展,一方面要靠教師自己鉆研理論、探索、總結教學經驗;另一方面要靠學習同行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這其中必須有專家的指導,專家都是本學科的引領者,他們都是走在本學科的前沿,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通過專家的講座、示范課,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學習平臺,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一個契機,我們要借鑒名師專家的教學經驗、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每位體育教師向主動學習型發展。
總之,體育教研活動是農村體育教師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而體育教研活動又是多種多樣的,只有經常參加體育教研活動,才能使我們在“教”與“學”中不斷成長,使我們成為一名具有全面型、專業型、能力型、成熟型、研究型、主動型的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農村體育教師,為農村學校體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1]樊臨虎.陜西省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M].山西省師范大學體育學報,2000.
[2]劉剛.河南省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資源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7.
[3]吳本連,張陸全.論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價值與策略[J].體育教,2013(11).
[4]姜旭鋒,黨林秀.“假”師資培訓之平臺析專業發展之成效[J].體育教學,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