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中學 廣東中山 528400)
體育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本應被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和關注一直卻沒有得到,經常被當成“副科”對待,在個別學校中,甚至連“副科”的待遇都沒有,常被主科占據課堂。隨著新課改的施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推廣,新的教育目標是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主,更注重學生體、智、德、美、勞等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只有改善體育在教學中存在問題,才能更好更全面的促進教育的整體推進。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新課程改革在國內的一些學校推行的效果并不是很完善,在教學方面,初中體育教學的問題依舊存在。如:(1)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并未根據新課改的教材而發生變化,依舊采用傳統理論灌輸知識,內容枯燥抽象,不但吸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體育知識方面的學習。(2)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理論知識方面的重視更重于對實踐方面的重視,這種教學觀念的偏差非常不利于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甚至學生只知理論知識,而不知該如何實踐。而少了在實踐中的練習,枯燥的理論知識也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課堂氛圍死板,在此種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受到打壓,很難被調動,從而失去了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1]。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健康全面的發展,只有改善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祖國培養出更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
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方面的灌輸,卻忽視了實踐活動對學生自身發展的影響。這種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失衡的教育方式往往阻礙了學生能力的長足發展,對于傳統教材來講,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大綱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更有利。因為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熟悉教材外,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與需求,合理利用教材,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比如,在教學中,減少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進行練習,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興趣。
根據初中學生所處的年齡和性格等綜合特點,對教材進行改造,增添體育課程的趣味性與娛樂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加競技類方面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熱情。對于體育這門運動性非常強的學科來講,學生的課堂就應該是操場,因此,老師要帶領學生擺脫課堂的束縛,更多的走進操場,擺脫理論課堂的束縛,給學生更多練習實踐的機會。通過運動練習,不只鍛煉了身體,更達到了身與心的愉悅,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能起到非常積極的影響[2]。
傳統體育教學講解,大多依賴于教師的口頭講解與親身示范,對于一些復雜的體育動作甚至需要多次重復講解與示范,教學效率非常低。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教學工具的出現,教學手段也跟著花樣翻新。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必不可少,教師和學校應積極引進。比如運用投影和幻燈片等多媒體工具輔助體育老師對體育動作的講解,可使生硬抽象的講解變得更為形象。初中生現在正是處于理論上由具體到抽象的過渡時期,這種對于學生來講更加直觀的教學方式,肯定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另外,多媒體教學具有重復播放、圖像與聲音相配合等特性,對于分解和重放一些在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非常有利。
長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導致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對體育課程都不夠重視,一些教師對教學甚至敷衍了事,致使學生也無法對體育形成正確的認識,產生興趣。所以,教師肩負著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的使命。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思想,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教材的改善,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會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不再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能夠從學習中獲得樂趣,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除了能夠滿足學生需求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將多種教學方法綜合在一起,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體育在學習中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競爭意識,比如采用游戲法、競賽法等[3]。
研究表明,當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越多的時候,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也就越大,參與到學習中的時間相對也就越多,教學的有效可能性就越大。由于初中生現在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正是愛玩愛動的時候,因此,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和諧愉悅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快樂充滿歡笑的課堂上學到更多知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游戲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與娛樂性,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在這一游戲中,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身體,還能夠讓學生學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一舉多得。
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學生的個體差異越來越受到關注。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因此,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在教學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適當的鼓勵和獎勵,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另外,還可以采取多樣化和綜合化的評價方法,除教師評價外,還可增加學生間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練習的機會,如組織小組間的游戲比賽、根據學生興趣安排活動等,提升學生自練、自學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與原理,增強體育意識,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4]。
體育教學的實質學習過程是對學生身心的培養,因為學生處于運動狀態中時,身心都是積極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加快解決速度,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身為管理者,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和學生一起,展現課堂教學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反映到體育教學中,更注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綜合全面素質的發展。以學生為學習的主要群體、教師指導原則,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對體育教學的興趣,端正態度,激發學習積極性。鼓勵教師因材施教,特色教學,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加強教學效果。
在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要充分運用新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身心愉悅發展,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在體、智、德、美、勞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中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新課改的理念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輕松的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另外,由于原來的體育教學水平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積極摸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適應時代發展需求。
[1]龍少輝.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3,3(8):71-75.
[2]李正運.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與路徑改進[J].新課程學習(下),2012,5(6):65-68.
[3]陳長法.探討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J].成功(教育),2011,3(2):3-15.
[4]王慶然.新課標視野下初中體育教育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