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亮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7)
隨著高校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發展,大學生社團組織已成為高校學生中具有較強凝聚力和影響力并與學生學習、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生團體[2]。尤其高校體育社團組織的建立和開展,已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體育社團不僅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而且增進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也給大學生施展才華、茁壯成長提供了實踐機會。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習慣打下了良好基礎。[3]通過對河南省高校體育社團開展現狀進行研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河南省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研究對象為河南省高校體育社團,對河南省5所高校: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新鄉醫學院、河南理工大學為調查對象。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隨機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935份,回收率93.5%,并對所獲數據進行了統計學處理。
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主要表現在鍛煉健康體魄、增進健康方面,男生占75.3%、女生占64.5%;出于興趣愛好方面,男生占38.5%、女生占39.8%;出于提升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能力,男生占51.6%,女生占18.5%。這說明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目的是具體的、明確的。鍛煉身體、增進健康是大學生所追求的。另外部分學生,為了有個健美身材、為了減肥,男生占13.5%,女生占48.6%;還有學生為了消除在學校中的一些煩惱、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男生占8.5%。女生占5.6%。說明現在大學生對參加體育社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健身。有的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是為了應付體育考試,女生占20.5%、男生占12.5%。女生相對身體素質比較差一些,擔心體育課成績在考試時不及格,影響每年的評優、評先和一些其他榮譽。因此參加體育社團給老師一個好的印象。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是多樣化的。這就要求學校、社團組織者、體育教師對學生應加以正確引導和教育。
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非常喜歡和喜歡加入體育社團的學生分別占35.7%和50.6%。不太喜歡和無所謂分別占9.6%和15.3%。說明高校體育社團在大多數學生中是被廣泛認可的。其中加入體育社團活動的男生比女生人數偏多。這與男女生的性別特點以及社團開設的體育項目有一定的關系。但從參加社團人數看高校應加強開展娛樂體育、快樂體育,尤其是女生更加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
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活動的時間主要是在周六和周日兩天,占75.5%,課外活動時間占10.5%,還有9%的活動時間是臨時通知的。周一到周五,體育社團晚上活動占5.0%。由于學校不同的學院上課時間不一樣,社團集體活動時間選擇上就有一些困難,大多數體育社團選擇在周六和周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也有一些體育社團根據學生的空閑時間,隨時做出臨時安排,這對學生參加體育社團活動造成了一些影響。有53%的社團組織鍛煉活動時間在1h以上,37%的社團鍛煉活動時間在30min到1h之間,10%的社團組織鍛煉活動時間在30min以下。這樣,絕大多數的社團鍛煉活動持續時間都能保持在30min以上,所以社團學生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就有了時間保障。加入體育社團年限上,調查顯示,加入體育社團不到一年的占45.5%,一到兩年的占30.5%,兩年以上的僅占24%,說明大部分學生加入體育社團一至兩年后就離開了社團組織,在體育社團鍛煉、健身時間兩年以上的很少,這與高年級大學生學習任務重、考研,面臨就業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其次社團組織活動單一乏味、沒有活力,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也是原因之一。
調查數據顯示,高校體育社團組織鍛煉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學校利用空地占72%,校內體育場館占23%;校外體育場館及社區空地占5.0%。因此,大學生組織體育社團活動的場地大多數在學校內。在學校內開展社團活動有利于老師講授技能和組織管理。河南省高校體育場館完全開放的占65%,部分場地開放的占35%,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其中有部分場館只用于體育教學或大型體育賽事。
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在鍛煉項目選擇上順序是籃球占25.7%、足球占19.2%、健美操占18.2%、輪滑占10.4%、交誼舞占8.9%、羽毛球占7.8%、乒乓球占5.9%、排球占3.8%等。大學生在選擇體育項目時,大多數學生選擇有一定娛樂性、刺激性和對抗性的項目,而且男女學生在項目選擇上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征。人們的活動是和動機、興趣、愛好等因素有關的。人的動機、興趣、愛好是建立在人是否有其需要的基礎上。因此,體育社團的老師或組織者要盡可能了解學生需要哪些體育項目、喜歡哪些體育項目,那么就有針對性的開展這些項目。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鍛煉興趣,為了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調查數據顯示,影響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活動的主要因素是:沒有體育老師指導學生占35%、缺少場地器材20.5%、忙于學習的學生占15.5%、社團組織內容單調乏味占12.5%、社團活動組織的次數太少占10.5%、社團組織管理者欠缺占6%等。有些技術性、靈活性強的體育項目,有些學校沒有安排體育老師加入社團指導學生鍛煉,有些社團是請體育學院的學生或體育愛好者,在社團里指導學生鍛煉。這樣勢必會影響部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有些學校在社團鍛煉場地器材上很匱乏,很多體育社團的活動基本上是在露天進行,遇到天氣不好很多活動就要停止。有些社團開展體育鍛煉的項目有著一定的盲目性,還有些體育社團只是為了學生娛樂,沒有體育鍛煉所要求的運動量。更談不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掌握良好的體育專業技能。為今后走上社會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另外,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考研、就業等多重壓力下,使部分社團的學生在逐漸減少。這就說明制約高校體育社團開展的瓶頸很多,體育社團的開展還需要從多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
(1)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動機是明確的,但也呈現多樣化。鍛煉健康體魄、增進健康方面男生占75.3%、女生占64.5%。
(2)大學生對參加體育社團有著濃厚興趣,喜歡的人數占86.3%。尤其加強開設女生喜歡的體育項目。
(3)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在鍛煉時間上,主要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學生在加入社團年限上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鍛煉。
(4)體育社團活動鍛煉的地點主要在學校空地、學校部分場館等,對校外的體育設施或公共場所利用較少。校內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程度不高。
(5)大學生加入體育社團對運動項目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依次是籃球、足球、輪滑、健美操、等,且男女有所不同。
(6)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缺乏體育老師指導,學生忙于學習、考研沒時間,缺少場地、器材等。
(1)高校有關部門應利用各種方法加大對體育社團組織的宣傳力度。提高體育社團在學校的影響力,并對學生加入體育社團活動的動機進行引導,教育。
(2)高校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開設不同學生喜愛的體育社團,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3)高校有關部門應關心、培養社團組織,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時間,使大學生身心得到發展。
(4)高校有關部門應根據學校實際,加大投入體育場館的發展建設,改善學校鍛煉活動的硬件環境。
(5)高校有關部門應根據學校實際,盡可能安排體育老師加入社團組織,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社團活動,更好滿足學生的需要。
[1]龔劍.高校體育社團若干因素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報,2007,25(3):122-123.
[2]何維民.高校體育社團的文化載體效用及其發展[J].武漢體育學院院報,2004,38(5):39-41.
[3]胡鉑,商執娜.廣州大學城大學生體育社團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07(42):91-92.
[4]馬梁.高校體育社團對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