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善武 宗有智 牟善文 李思濤
(1.延安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延安 716000;2.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1;3.陜西延安中學 陜西延安 716000)
競技體育中欺詐行為的論述①
牟善武1宗有智1牟善文2李思濤3
(1.延安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延安 716000;2.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1;3.陜西延安中學 陜西延安 716000)
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邏輯分析法、實踐法等對競技體育中的行為、作風、違規以及違反道德等各種欺詐的行為進行論述并且分析體育欺詐的主要危害以及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欺詐行為 競技體育 法律強制 論述
欺詐行為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近幾年,我國競技體育領域出現了“性格作弊、打假球、吹黑哨、賭球”、運動場斗毆、興奮劑泛濫”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實質是違背競技體育的“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如果這些競技體育中的不文明現象不鏟除將嚴重損害體育利益,阻礙體育事業的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對上述主要發生在競技體育領域中的諸種欺詐行為進行初步分析,期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競技體育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欺詐行為的產生不僅對是對競技體育形象影響更對競技體育精神的褻瀆。
競技體育以其“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強烈的愛國精神、堅韌頑強、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優良品質而且給人以健康、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斗志昂揚的形象,在其他方面也不斷激勵者各行各業奮進,但競技體育領域中經常會出現的“性格作弊、打假球、吹黑哨、賭球、運動場斗毆、興奮劑泛濫”等欺詐行為嚴重的破壞體育運動在社會和世人中建立的形象,使體育的聲譽大打折扣。
體育精神是體育工作者所應具有的職業精神和道德素養。他是成為一名優秀運動員的基礎,運動員在比賽中要展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實力,是體育人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鴻雁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假摔”事件是“群體性越軌行為”,是一種“群體失范”,“影響極其惡劣”,“可以喪失競賽名次,但絕不能喪失體育誠信,這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符號”[1]。這是對運動賽場上“體育精神”被放棄、被褻瀆的危害的準確解讀。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同樣在競技體育領域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則來維護各種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這些規則,是體育運動公正、公平、公開、規范、有序、順利開展的保障,但“打假球、吹黑哨、資格作弊、興奮劑”等則無視體育規則,挑戰體育規則,甚至損毀體育規則。
應該說體育運動自誕生之日起,尤其是現當代體育運動是在一定的規則下有序的活動,是隨著法律、法令、規則、制度等的不斷完善,以及管理機構、管理人員、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等各方的不斷努力下向前發展的。“作弊、吹黑哨、興奮劑、暴力行為”等均被視為非法行為,非法既意味著對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的各種體育法律、法規的違背,同時也包涵著對體育規則、慣例、職業道德、價值觀念的違反,還擾亂了人們長期精心建立的各種秩序,嚴重的危害體育的維穩與發展。
在一場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中,奧運冠軍選手竟然在對手輕輕一推的情況下,讓對手不戰而勝。使一場本來應該讓人期待的精彩決賽變成了讓人哭笑不得的“讓賽”鬧劇。從而使得比賽變的黯然失色,也使得觀眾困惑、失望、傷心[2]。如此演戲,談何公平公正比賽,談何更快更高更強?觀眾從四面八方而來,卻被這樣糊弄,應有的消費權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應該說,這場戲中最受傷害的是被不公正對待的廣大觀眾,包括電視機前的觀眾。你們為了分金分銀而弄虛作假,觀眾無辜卻被蒙被騙,這樣不僅嚴重的傷害了觀眾的感情,而且極大的削減了觀眾的熱情,從而遠離賽場,這將嚴重使得觀眾失去對比賽的關注,危害到整個體育競技領域。
運動員是公眾人物,其一言一行關系重大,影響非同一般,因此運動員的個人素養低,形象不佳,在媒體上頻頻曝光的欺詐行為,使得整個社會對職業體育的信任度降低。而且許多運動員往往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運動員的言行對青少年影響很大,如“十運會柔道讓金事件”,會使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產生精神污染,他們會在潛意識中認為這種行為是正確的,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在現實生活中效仿運動員,消極影響巨大,而不道德的言行和行為卻會導致父母禁止子女去觀看比賽。青少年是體育比賽觀眾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青少年,體育比賽的生存便會成為嚴重的問題。
運動員的法制觀念淡薄。競技運動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競技體育之外的他們就像是一個孤兒,法律對他們來說就好像聞所未聞,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而在體育領域中的不少法律沒有得到切實的貫徹實施,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還相當普遍,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體育欺詐行為的滋長、蔓延。
經濟利益與名利驅動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比賽中能否得獎牌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經濟收入,甚至個人價值的實現,如果體育從業者僅僅把從事的工作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在利益的驅使下,就容易放棄自己的事業和理想,背信棄義,惟利是圖,實施種種欺詐行為。
(1)國家和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提高對體育欺詐的認識,面對體育領域的種種欺詐現象,我們不僅不能視而不見,應嚴格處理。
(2)對運動員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廣泛開展體育法制的宣傳教育,增強對體育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
(3)對體育欺詐行為應加大懲治力度,打擊各種欺詐行為。
(4)誠信理念成為體育精神和價值觀的基礎時,誠信就會演化為一種自覺行動,體現在體育行為的各個方面[7]。對于運動員應建立誠信體系加強自身誠信文化建設。
(5)沒有媒體的追蹤報道,體育場上的各種欺詐行為可能鮮為人知,廣泛的輿論監督會讓失信者無藏身之地[7]。所以應該優化誠信的外部環境。
[1]朱宗建.除了運動員誰還需重塑體育精神[N].新京報,2005.
[2]壽紫賈.十運會女柔“讓賽”鬧劇是對體育精神的褻瀆[EB/OL].網易體育專稿,2005.
[3]陰志慧.審視體育市場中的誠信問題[J].體育科研,2004,25(5).
[4]黃曉衛.體育非法行為及其司法控制芻議[J].四川體育科學,1999,2(2):3-6.
[5]黃巧玲.略論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00(12):223-225.
[6]于善旭.對我國體育法制建設發展戰略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01,22(6):23-26.
[7]馬懷禮.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誠信體系建設[J].學術月刊,2003(12):49-54.
[8]張振玟.興奮劑使用與禁止的斗爭及其發展趨向[J].體育文史,1993(1):10-13
[9]京特.呂申.體育運動與沖突和解決沖突[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84(2):17-28.
[10]謝瓊恒,等.我國體育法規體系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6,14(4):4-13.
Fraud behavior in competitive sports discussion
Mou Shanwu1,zong Youzhi’,Mou Shanwen2,Li Sitao3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Yan’an University,Shaanxi Yanan,716000,China;2.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100191,China;3.Shaanxi Yanan Middle School,Shaanxi Yanan,716000,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practice method and other fraud behavior of sports behavior, style, illegal and immoral, discusses and analysis the main harm and influence of sports frau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aud;sports;Lawenforcement;Discourie
G80-05
A
2095-2813(2014)07(c)-0158-02
牟善武(1989—),男(漢族),黑龍江鶴崗人。延安大學在讀研究生,專業體育教育訓練學。
宗有智(1970—),碩士生導師,延安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