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岐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43)
赤峰市與通遼市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現狀的對比分析①
王鳳岐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43)
本文以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為研究對象,以赤峰市奧賽健身俱樂部(紅山店)和通遼市力健健身俱樂部的主管、教練、會員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兩市區健身教練的基本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比了解兩市區健身教練的區別,總結出各自的優缺點,提供互相借鑒和學習促進的理論參考。
赤峰 通遼 健身教練 現狀
在全民健生的背景下,人們的健身意識的逐漸增強,健身行業的發展,所以健身俱樂部的前景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而健身教練水平將直接決定成員的健身是否科學合理、是否達到效果,換句話,健身教練是俱樂部的軟實力,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先進的健身觀念下使會員的身體得到鍛煉,體質得到提高,是俱樂部發展的有效推動力,因此,對健身教練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為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和綜合素質的基本情況,發現問題,使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市場互相學習共同完善。
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的現狀為研究對象,以赤峰市奧賽健身俱樂部(紅山店),通遼市力健健身俱樂部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與本研究相關資料,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對赤峰市市區體育健身俱樂部的20名教練員發放調查問卷20份,會員發放問卷40份,通遼市20名教練發放調查問卷20份,會員發放問卷40份。
1.2.3 訪談法
采訪了各體育健身俱樂部主管以及部分會員。
年齡反是健身教練員教授經驗的反應,是師資力量的結構是否合理的體現,但是不一定能體現出能力的強弱。從表1中可以看出,20~30歲居多,是赤峰市健身領域的主要力量,而通遼市健身領域是20歲以下的為主要力量。

表1 赤峰市奧賽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的年齡結構

表2 健身教練員性別結構

表3 赤峰、通遼健身教練任職途徑調查表
表2中顯示:女性教練偏低,為促進兩地的健身快速發展,因此,在未來的健身教練的建設增加女性比例的發展,讓她們推動和鼓勵更多的女性參加健身行列中來,女性流暢的曲線美更容易引發人的健身信心,女生教練員利于學員學習模仿,更好地達到健美的效果。女性的天性比較細致耐心,做教練需要有耐心地糾正會員的動作,女性對時尚更為敏感,健身是近些年新興起的生活時尚,對于喜歡追趕潮流、追求新生活方式的時尚女性,女性教練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女性教練員的諸多特殊優勢,是男性教練員無法比的,所以適當地增加女性教練員的比例,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會員。
健身教練由五部分組成,包括體育學院畢業、舞蹈學院、參加健美比賽、參加教練員培訓,還有一些業余愛好者,這些教練沒有通過專業認證考試。舞蹈學院畢業的教練雖然經過技能訓練,但從未接受過系統的健身理論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效果不好。參加教練員培訓的教練員少,新知識新理念不能及時的更新,教學能力不一,也是存在的問題。
表3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赤峰市俱樂部中體育院校畢業人數占總人數的70%,舞蹈學院畢業總人數的15%,參加健美操比賽的2人,占總數的10%,參加正規培訓的人數有1人,占總人數的5%。通遼市俱樂部體育院校畢業占總人數的55%,舞蹈學院畢業占總人數的20%,參加健美操比賽的3人,占總數的15%,參加正規培訓的卻沒有人,可見體育院校畢業后的學生是主力軍,應加強教練員的培訓。
任教年限是教練員的工作時間的衡量措施,多年的教學和培訓指導,以判斷其工作經驗的標尺,意味著一般情況下,健身教練周期取決于經驗的多少。調查統計赤峰市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的從業時間情況與通遼市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的從業時間情況大體相當,這種現象說明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教練教學并不是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年輕教練優勢是熱心,但缺乏經驗,一個良好的隊伍應該有老教練、中年和年輕的教練相互學習,共同創建一個好的教練團隊。
赤峰市健身教練員獲取健身信息顯示(見表4):利用網上信息的有9 人;通過閱讀有關體育專刊、書籍和雜志的有6人;參加培訓的有3人;走訪專家和其他教練員、觀看電視、錄像等媒體新聞的只有1人。通遼市健身教練員獲取健身信息顯示:利用網上信息的有9人;通過閱讀有關體育專刊、書籍和雜志的有5人;參加培訓的有4人;走訪專家和其他教練員的有1人,觀看電視、錄像等媒體新聞的只有1人。可見,赤峰市和通遼市健身教練員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健身教練信息的獲取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

表4 赤峰市健身教練獲取健身信息的主要途徑統計
健身教練員年齡結構主要20~30歲居多,是健身領域的主要力量;健身教練員性別結構顯示:女性教練數量偏低,為促進兩地的健身快速發展,健身教練的建設增加女性比例的發展;任職途徑
健身教練由五部分組成,主要以體育學院、舞蹈學院畢業居多;健身教練獲取健身信息途徑以利用網上信息為主,大部分健身教練對自己的知識現狀不滿意,有很強的繼續學習的愿望。
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應該重點加強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術的學習;加大體育行政部門健身教練的資格認證力度,力爭持證上崗,使健身市場更加合理化與規范化,以滿足大眾體育發展的要求。體育健身俱樂部在聘用教練員時考慮教練員的性別分布和年齡結構。
[1]賈鳳英.對北京市私人教練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8:1-2.
[2]趙勇軍.對北京市部分健身房健身私人教練現狀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26,35-38.
[3]陳衛.淺談私人健身教練員的專業素養和培養途徑[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5):93-95.
[4]李學君.健身指導員的素質要求及其培養[J].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4):76-80.
G80-32
A
2095-2813(2014)07(c)-0161-02
王鳳岐(1960—),男,內蒙古通遼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