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厚華
(珠海市斗門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珠海 519100)
基于ERG理論下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管理對策研究①
林厚華
(珠海市斗門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珠海 519100)
體育特長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受到學生厭煩校規(guī)約束、不合理情緒發(fā)泄,教練和老師心理認知偏差、管理訓練方法不當和家庭重視程度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往往更容易導致問題行為發(fā)生。本文根據ERG理論中的“受挫—回歸”思想,針對這些方面,提出要糾正各主體認知觀念,強化情緒管理,合理進行溝通等舉措,從而規(guī)避體育特長生各類問題行為。
ERG理論 “受挫—回歸”思想 體育特長生 問題行為
體育特長生是指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高校依據本校運動隊的建設需要,推進素質教育,從參加高校統招考試的學生中選取有體育項目特長又符合高校年度招生工作相關規(guī)定的學生。培養(yǎng)中學體育特長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素質教育下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又保障了高校高水平運動人才的輸送。但是在管理訓練過程中,各學校也感覺到了這一群體的難以管理。
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中學主要是指體育特長生行為中不符合中學生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具體表現為漠視學校紀律、沉迷虛擬網絡、不當異性交往等。此類行為不僅是對于校紀校規(guī)的踐踏,更是對自身發(fā)展造成不可估計的惡劣影響。
ERG理論是美國耶魯大學克雷頓·奧爾德弗(Clayton.Alderfer)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基礎上所提出來的新的人本主義需求理論。奧爾弗德認為:人一共存在三種核心的需要,分別為生存(Existence)需要、相互關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Growth)的需要。此外,ERG理論還提出了一個“受挫-回歸”的思想,當一個人在某一更高等級的需要層次受挫時,那么他的某一層次的需要可能會有所增加以作為替代。本文即以這一理論為研究基礎,認為中學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的產生,就是因為其在某些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繼而使得破壞和吸引關注的需要提升,從而導致各類問題行為的滋長。
我國中學并沒有針對體育特長生開設專門的特色班級,除去參加訓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普通班級一起接受文化學習,接受和其他學生一樣的紀律約束。但大多數體育特長生不能很好的約守。抽煙喝酒、遲到早退、打架斗毆等違紀現象對他們來說時有發(fā)生。
體育特長生對學習沒有很強烈的興趣,由于每天需要參加訓練,他們相對于普通學生“三點一線”的中學生活往往更有機會去到校園外面自由活動,因此網絡成為了最好的消遣平臺。互聯網的發(fā)展使得科技無處不在,手機、PSP、電腦、等電子終端都成為了他們娛樂的工具。為了通宵上網玩游戲,翻圍墻出校門,為了不被老師發(fā)現沒收,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筆者2013年曾在某中學做過相關統計,該校體育特長生不同年級,一共135人,其中將近82.4%的人都有過通宵上網的經歷。
早戀在中學生群體中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文章所說不當異性交往也并不是指單純的早戀行為。有學者曾在河北省廊坊和保定中隨機抽取兩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共96人接受調查,最后統計結果顯示,體育特長生中與異性發(fā)生性行為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29.1%,其中有5人回答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對于中學生性行為的態(tài)度,10.2%的人表示贊同。
根據“受挫—回歸”思想,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的產生,是因為其在某一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作為一名學生,最起碼的需要就是文化成績提升的需求,其它還有渴望老師和家長認可的需求,對體育榮譽的需求等等。當如此眾多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其他層次的需求的渴望就變得更加強烈。
體育特長生本質的身份是一名學生,雖然諸多高校對體育特長生有“將分錄取”優(yōu)惠,但是對于其文化成績還是有一定的要求。而大多數體育特長生從小學開始就被教練選拔參加訓練,參加各類比賽為學校獲得榮譽,因此相對而言用在文化功課學習的時間較其他同學較少,文化根基不牢,這種情況在小學和初中也許還表現的不是太明顯,但到了高中,文化成績上的差異就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了。文化基礎差,到高中想彌補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高中學業(yè)壓力如此之重的前提下。文化成績始終提不上去,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對其他層次的需要就顯得尤為強烈。
體育特長生從小接受鍛煉,教練、學校、家長對其人身的關懷,成績的認可都會對他們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激勵更加努力的成長。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管是教練、學校還是學生家長,對于體育特長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偏見。對于體育特長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關注遠遠不夠。體育特長生往往心智年齡較小,心理自我調劑能力較低,當感到自我得不到關注,取得成績也得不到認可的時候,沖動性、爆發(fā)性等負面的情緒就會出現。
榮譽是對體育特長生訓練成效的最佳肯定,中學體育特長生經常參加各類體育競技比賽,各大中學之所以肯花大力氣去培養(yǎng)體育特長生,為學校爭取比賽榮譽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每所中學都有這么多人參加訓練,運動天賦也有好有壞,訓練努力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比賽結果也往往有人出彩有人出局。當其得不到名次與榮譽的肯定時,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負面效應。
體育特長生因為從初中生甚至小學就被選拔參加訓練,加上參加各類各級比賽籌備參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導致文化學習時間少,學習質量低,從而影響文化成績。雖然部分學校強調各科任教師給予補課,但是體育特長生在年級層次的不同以及學習積極性低,少數老師認為體育特長生文化基礎太差,即使補課也取不到實質性的成效,所以將更多精力投放到文化班級上,于是教師給體育特長生補課也就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甚至部分學校根本沒有強化體育特長生文化成績的意識,沒有提出相應的措施,寄希望于體育特長生的自覺學習,但卻收效寥寥。要減少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關鍵是引導激發(fā)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形成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育特長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要求。社會流行文化的導向也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讓其明白學習的目的是為自身的發(fā)展打基礎,也必須讓他們認清和分辨文化精華與文化糟粕。動機的形成是因為需要的刺激,只有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文化成績對于他們考上大學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產生明確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標。

圖1 體育特長生需要與管理措施
體育特長生各類問題行為的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大相關群體思想觀念的偏見。要從根源上改善體育特長生問題行為,就必須從轉變思想觀念著手。我國教育方針就是讓每個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取得全面發(fā)展,不僅是學生本人,而應該讓廣大學生家長、各科任教師、學校以及社會各大群體充分認識到,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高考也是國家法律予以承認的高校統招方式之一,并不是可有可無的科目。思想教育是體育特長生學習和訓練的基礎,訓練中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品質,盡可能避免社會一些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部分體育特長生之所以抱團現象嚴重,并不僅僅是因為經常在一起訓練,彼此感情深厚,也有一部分是因為社會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過于露骨的社會風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心理認知偏差,包括過于早熟的性心理和所謂的“兄弟義氣”。體育特長生雖然文化基礎較差,但處于成長關鍵期的青少年只要能夠耐心教育指導,與其他學生等同對待,適當強化文化成績的輔導,加強對其認可與關懷,重視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能有效糾正體育特長生破罐破摔的扭曲心理,從而減少問題行為。
體育特長生取得榮譽的基礎是擁有卓越的運動成績。運動成績的高低與個人運動天賦固然有很大的關系,但是科學的訓練計劃與完善的訓練設施對于運動能力的提升也不可忽視。因此,要想獲得足夠優(yōu)秀的比賽名次,就必須從基礎設施做起,從每天的訓練計劃做起,以最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來為其比賽成績提供保障。
[1]宋志鵬,張兆同.ERG理論研究[J].現代商業(yè),2009(3):88-89.
[2]易子英,劉劍.基于ERG理論的營銷團隊激勵機制探析[J].才智,2011(10):355-356.
[3]黃小根.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J].知識窗(教師版),2011(7).
[4]范曄.我國高中體育特長生教育培養(yǎng)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G80-05
A
2095-2813(2014)07(c)-0159-02
林厚華(1979,10,17—),男,廣東斗門人,本科,中學一級,珠海市斗門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