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春 馬月華
陶瓷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有著與國同名的美譽。作為五千年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文化值得向全世界大力推介。近年來,中國主要陶瓷產區如景德鎮、德化、宜興等紛紛挖掘陶瓷文化內涵,大力發展陶瓷文化旅游。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慕名而來,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譯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基于此,筆者擬對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特征作一探討,提出相應的外宣翻譯策略,以有效地傳播中國陶瓷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陳雨前[1]認為: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燒與銷售、消費的過程中和在各個環節中所呈現的材質文化、工藝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形態和情感、心理、觀念、習俗等精神文化面貌。陶瓷文化旅游,是陶瓷文化與旅游的完美結合,即以陶瓷文化為載體,通過提供各種旅游設施和服務,促使旅游者運用自己的審美情趣,體驗到陶瓷文化的內在魅力,獲得對陶瓷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享受[2]。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是一個集合概念,它指的是所有與陶瓷文化旅游相關的宣傳資料,包括景區景點介紹、旅游小冊子、導游詞、政府門戶網站、陶瓷博覽會和國際會議資料等。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文本,它有著鮮明的特征。
1.詞匯特征:專業術語繁多,內涵豐富
陶瓷文化旅游以陶瓷文化為載體,因而俯拾即是的陶瓷專業術語便構成了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一大特點。如以下對景德鎮制瓷歷史的介紹,專業術語多達12個(以下劃線標出):“景德鎮是中國陶瓷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宋真宗景德年間,為皇家制造的御用影青瓷深得皇帝喜愛,因而被賜名為‘景德鎮’。元代成為全國制瓷中心,主要產品是青花和釉里紅兩種釉下彩繪瓷。明代永樂和宣德的青花瓷、成化斗彩、嘉靖和萬歷五彩,為中國陶瓷史寫下了輝煌篇章。清代康、雍、乾三朝,新品種有琺瑯彩和粉彩,此外,清代仿定窯、官窯、汝窯、均窯和哥窯等產品紛紛出現。20世紀初,‘珠山八友’勇于創新,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新中國成立后,景德鎮的瓷業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發展。”又如對陶瓷工藝流程的介紹,涉及到的術語有“拉坯,利坯,畫坯,施釉,燒窯”等,史書記載多達72道工序。這些豐富的陶瓷專業術語對普通游客來說既陌生又新奇,能夠激發他們到景點一探究竟,或欣賞美輪美奐的各色陶瓷制品,或現場觀摩傳統制瓷表演,或探訪歷史悠久的陶瓷古跡……
2.語篇特征:極盡渲染之勢,注重意合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有著獨特的語篇特征。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往往引用大量的詠陶詩詞,激發人們對燦爛陶瓷文化的向往,如有描寫景德鎮制瓷盛況的“陶舍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有描繪陶瓷珍品的絕妙比喻“百種佳瓷不勝挑,霽紅霽翠比瓊瑤”。此外,還喜用四字詞組,極盡渲染之能事,如描繪現代陶藝作品特色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蘊含豐富,光彩照人”。為了證明旅游景點的高水準,往往列舉各種榮譽,如“景德鎮古窯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最后,陶瓷文化旅游文本也充分體現了漢語重“意合”的特點,即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接主要依靠語義和邏輯關系來實現,多用簡單句,少用或不用關聯詞[3]。如“中國,由國家商務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文化交流、陶瓷產品交易為一體的國際化陶瓷專業博覽會,自2004年以來,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陶瓷盛會、國際交易平臺,促進了世界陶瓷在商貿、文化、技藝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整個段落靠語義連接,一氣呵成,即為典型的漢語意合語篇。
3.文化特征:中華文化載體,意蘊深厚
陶瓷文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宗教、建筑、哲學、文學、神話傳說和民俗有著不解之緣。佛教、道教和儒教素材經常作為陶瓷創作題材,包括宗教人物和故事,常見的有觀音、羅漢、八仙、老子以及孔子等的塑像以及與他們有關的故事,如瓷塑作品《飛天天女散花》、《三個和尚》和《情趣羅漢》等。此外,中國經典建筑如長城、故宮、園林、樓塔等,也在陶瓷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呈現,如巨型釉上彩瓷板畫《長城萬里長》和《中國十大名樓》就是典型之作。再如,中國哲學思想講究節操和志氣,愛國志士和志行高潔的人如屈原、蘇武、關羽、李白在陶瓷藝術都有生動形象塑造。松、竹、梅、荷、蘭、菊象征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經常被用作陶瓷紋飾,寄托了藝術家們的追求和情操。陶瓷與文學的關系更是難分難解,在陶瓷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三國演義》的烽火連天、《水滸傳》的義旗招展、《西游記》的漫漫征途、《紅樓夢》的悲歡離合,或是重溫女媧補天、嫦娥奔月、梁祝化蝶、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也產生了許多陶瓷方面的神異動人的傳說。如關于瓷祖趙慨的傳說、高嶺土神的傳說、窯神童賓的傳說等,十分引人入勝。最后,陶瓷與民俗也有著很深的淵源,反映了我國人民的社會生活和審美追求。比如,表現喜慶和幸福的祥瑞題材,一直是陶瓷創作的重要題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象征意義的紋樣體系。如蓮生貴子(嬰兒抱蓮花)、福壽雙全(蝙蝠壽字)、竹報平安(小兒放鞭炮)、喜上眉梢(梅花喜鵲)等。
張健[4]認為,外宣翻譯是翻譯的一種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讓世界了解中國為目的,以漢語為信息源,以英語等外國語為信息載體,以各種媒體為渠道,以外國民眾 (包括境內的各類外籍人士)為主要傳播對象的交際活動。它更加注重外國受眾和傳播效果,因而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大有可為。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譯的目的在于激發外國游客對陶瓷文化的興趣,使他們付出旅游行動,了解和接受悠久的中國陶瓷文化。以上對陶瓷文化旅游文本文學特征的分析說明,豐富的文化信息和獨特的漢語語篇特征是其主要特點。然而,由于漢英民族具有不同的社會發展背景,中國陶瓷中體現的豐富文化信息在外國文化中找不到對應物,造成文化真空。另一方面,漢英民族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修辭傳統,也使得漢英旅游語篇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前者重意合,極盡夸張渲染之能事,而后者重形合 (即句子的連接主要靠詞匯和語法手段來實現,多用連接詞,句子結構比較復雜),文字質樸自然,重客觀事實和信息。因此,在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譯中,應采用二元共存的策略,即在語言表達層面,采用“以目的語為依歸”的歸化翻譯策略;在文化層面即在文化承載詞或語句的翻譯上,采取“以我為準”的異化翻譯策略[5]。
例1景德鎮御窯廠是明、清時期專為宮廷生產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據清乾隆二年《浮梁縣志·建置·景德鎮廠署》記載“御器廠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資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它是我國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在長達近六個世紀的時間里,薈萃著無數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生產燒制出了數不勝數的精美絕倫的瓷器。
建議譯文: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factory was the very place for producing porcelain exclusively for the imperial court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it was set up in 1369 by Emperor Zhu Yuanzhang of Ming Dynast y on the basis of Fuliang Porcerlain Bureau in Yuan Dynasty.As an officially-run porcelain factory with the longest firing period,the largest scale and the most ref ined art in the Chinese history,it collected countless skilled ceramic craftsmen and produced numerous exquisite porcerlain in about six centuries.
分析:原文在介紹御窯廠的歷史時,引用了史書和考古資料(劃線部分),但這些渲染信息對于外國游客來說屬于冗余成分,會構成他們的閱讀負擔,譯文將之簡化為“根據歷史記載(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既簡潔明了又傳達了客觀信息,符合外國游客的閱讀習慣。此外,根據英語重“形合”的特點,譯文增加了 According to,by,on the basis of,As,with,in 等短語和介詞,構成疊床架屋的典型“大樹型”英語句子,易為外國游客所接受。
例2(制瓷工藝和原料)拉坯;修坯;高嶺土;高嶺石
建議譯文:throwing;trimming;Kaolin;Kaolinite
分析:對于國際通用的陶瓷詞匯,通過直譯能完美地傳達原文信息。
例3景德鎮古窯瓷廠有鎮窯、四大名瓷成品展示、瓷行等景點
建議譯文:In Jingdezhen ancient kiln works,there are Jingdezhen kilns,exhibition of four famous ceramics(blue and white,blue and white with rice patterns,color porcelain,famille rose),porcelain shops.
分析:“鎮窯”指“景德鎮窯”,是中國傳統名窯之一,不可望文生義譯為town kiln,應譯為Jingdezhen kiln。“四大名瓷”(four famous ceramics)指景德鎮四種著名的瓷器,即青花瓷(blue and white),青花玲瓏瓷(blue and white with rice patterns),顏色釉瓷 (color porcelain和粉彩瓷 (famille rose),譯文采用直譯加注釋,很好地傳達了原文的文化信息。此外,“瓷行”是指規模較小的瓷器商店,應將信息明確化,譯為porcelain shops即可。
例4蕭何月下追韓信(作品名)
建議譯文:Xiao He(the Prime Minister)Riding a Horse in a Moonlit Night Chasing and Persuading the Stay of Han Xin(a Most Significant Member of the Brain Trust of Liu Bang,the First Emperor of Han Dynasty )
分析:譯文采用直譯加注釋的翻譯方法很有必要,對蕭何和韓信背景知識的補充,有利于外國游客在欣賞精美瓷器的同時增加中國歷史文化知識。
[1]陳雨前.景德鎮陶瓷文化概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胡娟.中國陶瓷文化旅游發展的現狀及趨勢[J].中國陶瓷,2010,(8).
[3]司顯柱.漢譯英教程[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9.
[4]張健.全球化語境下的外宣翻譯“變通”策略芻議[J].外國語言文學,2013,(1).
[5]袁曉寧.論外宣英譯策略的二元共存[J].中國翻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