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宵君 楊夢柯 徐婉虹 丁婷彥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1200)
此次調查中的紙質書是相對于電子書來說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出版物。例如日常的書本、報紙、雜志等以紙張為載體的出版物,都屬于紙質書。此次調查中的電子書是指將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訊息內容數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載數字化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訊息內容的集存儲介質和顯示終端于一體的手持閱讀器。代表人們所閱讀的數字化出版物,從而區別于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出版物,通過數碼方式記錄在以光、電、磁為介質的設備中,借助于特定的設備來讀取、復制、傳輸。我們對現階段電子書與紙質書在生活學習中的適用情況進行調查,旨在了解人們對電子書的使用情況,進而了解人們對電子書發展的期望,以及探尋電子書與紙質書未來的發展情況。
紙質書是人類長久使用的一種信息載體,這正說明了說紙質書有其獨特的優勢。我們根據問卷第3題“通常您選擇紙質書的原因?!苯y計了一下數據。30%的被調查者選擇紙質書的原因是因為它有收藏價值。從收藏角度來說,電子出版物基本不具備收藏價值。一位購買了精裝版書籍的讀者表示,雖然書價格比較貴,但看完之后還能收藏,這是電子出版物無法代替的。52%的被調查者認為紙質書吸引他們的是對視力損害較小,由于紙質材料在燈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緩解視覺疲勞,所以閱讀紙質書時增加閱讀舒適度。
還有根據問卷第7題“很少閱讀電子書的原因:(1)硬件設備的缺乏,(2)沒有時間,(3)質量不好、內容不全”分析,發現40%的被調查者覺得電子書質量不好內容不全,相對于這一點,紙質書有很大優勢,紙質書通常經過反復整理校對再出版,內容相對完整全面并且權威,可信度高。從差錯程度來說,網絡下載的電子書可能有差錯,所以很多人更加相信傳統的紙質書。
我們認為紙質書還有如下優勢。其一是閱讀成就感,在閱讀紙質材料的過程中,不斷減少的頁面可以為人帶來一定的閱讀成就感,更能增加人閱讀的欲望,也有利于在閱讀中把握內容進度。其二,很多讀者除了喜歡電子書的方便外,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紙質書。他們看重的是在平時忙碌的工作下舒適,閑散,不易于疲勞的近乎于享受的閱讀方式,而不是在工作之后還要拿著易于疲勞并且不同于平時的閱讀習慣的電子書。
凡事都有兩面,優和劣必然同時存在。對問卷第8題“如果您知道制造80本1000頁的書就需要一棵樹的生命時你會選擇?”的分析結果是80%的被調查者選電子書,20%的被調查者選紙質書。大部分人在了解到這一事實后都會滋生一種環保意識。紙質書不利于環保紙質品,大量的紙張,需要砍伐大面積的樹林,特別是在當今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是一個很大的劣勢。
從問卷第6題“大量閱讀電子書的原因:(1)工作需要,(2)方便攜帶,(3)環保省錢”的分析來看人們大量閱讀電子書的原因是因為其方便攜帶,而紙質書則攜帶不易。除此之外我們認為紙質書還是有兩點劣勢,一是精確查找沒有電子書快捷,二是成品出版過程繁瑣,耗費的人力物力大于電子書。
我們有一題是 “您認為圖書館里的的紙質書對您用處大嗎?”。38%的被調查者認為其作用很大,17%的被調查者覺得沒有作用,45%的調查者認為有些作用。針對這一點,我們認為圖書館應繼續將強紙質書閱讀的推廣。紙質書較適合邏輯性較強的閱讀。所以在多樣化的信息資源沖擊下,尤其在專業學術領域,加強傳統信息資源的建設。
談到電子書的優勢,可能我們腦海第一時間浮現的是方便攜帶,調查結果也確實如此。其中問卷第6題“大量閱讀電子書的原因”,大多數讀者是因為方便攜帶和環保省錢。電子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需占用空間,在移動設備如手機里就可翻閱,查看。還有電子書利于環境,減輕本國或世界各地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一點從紙質書的生產就可以得出。并且電子書購買便宜甚至免費。
關于問卷第9題“您認為電子書的聽書功能對于激發閱讀興趣”,有17.5%的同學認為電子書的聽書功能對激發讀者興趣作用很大,35%的讀者認為沒有作用,42.5%的讀者認為有些作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書不斷完善,像多媒體化發展,旨在全面調動讀者的視聽說,以獲得更大的閱讀興趣,大多數讀者對它的聽書功能持支持態度。
與此同時,讀者們也漸漸意識到電子書所帶來的問題。比如視力問題,電子書對人的健康比如視力的傷害比紙質書更大,原因自是不必說了。
再如第10題 “您在選擇電子書時會不會考慮它的版權問題?”82.5%的讀者在閱讀電子書時不會考慮它的版權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我們還需要加強電子書的規范使用,在括大電子書市場的同時,維護作者的正當權益。
另外,電子書還存在有些電子書質量不好、內容不全的問題。在網絡信息共享的時代,難以根除這種現象。
在網絡信息深入人們生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時代,電子書作為信息的一種,正在蓬勃發展,并還需加大宣傳力度和使用廣度。它的出現,有助于資源的共享和文明的傳播。但是,由于網絡不太規范,電子書市場仍需行政執法人員和人民群眾加強監督,規范其發展,真正做到真實準確,資源共享,維護多方正當利益。
最后根據第13題“您覺得未來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嗎?”,48%的被調查者覺得未來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剩下52%的人認為不會。盡管現在的電子書的很多優點被人們所接受,并且電子書也越來越接近紙質書的形式,然而兩者之間始終有很大的差別,紙質書的讀者并沒有因為電子書的出現而放棄了紙質書。反而更在兩者之間發現了他們的一些差異性的優缺點。很多人都將二者的特點發揮的恰到好處,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由此可見,電子書并不能替代紙質書,并且電子書與紙質書在未來將會長期并存。
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是調查本身,一個調查需要準確得體的語言,有針對性的問題,合適的調查對象,準確的方向;二是內容,經過調查,我們認識到雖然電子書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在未來必是不可或缺的,但紙質書也同樣。雖然很多事物都有優勝劣汰之說,但電子書與紙質書很難被分辨出誰優誰劣,也可以說不存在優劣之分,電子書與紙質書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們優劣互補,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有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它們,它們才能發揮出其功用,體現其價值。針對電子書與紙質書的優劣勢,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需要監管,電子書也不例外,我們應該正確使用電子書,致力于發展電子書與紙質書共存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