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呂清源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132013)
公路工程項目的建成有利于省市實施大交通戰略,把突破交通瓶頸作為擴大省、市對外開放和提高發展層次的戰略重點來謀劃。通過完善公路網絡,通過改善水路交通,打開水域門戶;提高經濟發展外向度。通過連接高速公路,將省市更好地融入周邊地區經濟圈,開發大市場、促進大流通、實現大發展。
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提升設計理念,堅持以下公路設計理念:(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安全至上的理念;(2)堅持人與自然相和諧,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3)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節約資源的理念;(4)堅持質量第一,樹立讓公眾滿意的理念;(5)堅持合理選用技術指標,樹立設計創作的理念;(6)堅持系統論的思想,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理念;(7)堅持持續創新,樹立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成果和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理念。
公路工程屬于高等級公路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設計目標是吸收國內外公路建設的成功經驗,并結合省市自然、人文、生態等方面的特點,將公路工程項目建成質量高、投資省、效益好、安全、環保、生態的節約型低造價高速公路示范工程。景觀設計目標是公路景觀項目沿線的環境特色相適應,以區域文化標識、材質、工藝等細節品質,融合項目沿線景觀特征,營造具省、市地域特色、與項目沿線景觀協和一致的道路空間,具有地方文化內涵的道路空間標識,使項目在滿足交通體系整體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展現道路空間的景觀化,道路設施的人性化,道路形象的特色化。
3.1.1 項目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現況及發展規劃調查與分析研究
3.1.2 相關路網交通量統計資料調查,交通量OD調查,走廊帶或相關道路交通流量調查。
3.1.3 社會經濟發展預測
根據項目影響區社會經濟調查資料,分析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建立預測模型,進行區域社會經濟指標預測。
3.1.4 交通量預測
根據相關路網交通量統計資料、交通量OD調查資料、走廊帶或相關道路交通流量調查資料,采用“四階段法”,建立趨勢型和誘增型交通預測模型和轉移交通量預測模型,進行交通量預測。
項目功能定位研究:項目功能定位是對項目特性的針對性研究。在項目沿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和路網規劃的基礎上,研究項目的社會經濟功能特性和交通需求特性,提煉,總結項目近、遠期功能定位。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技術研究,為項目的建設必要性研究、道路等級技術標準研究,建設規模及實施方案(是否分期或分段建設)研究提供依據。
根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研究、路網規劃、項目功能定位研究、交通需求研究與交通量預測,分析、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3.4.1 公路等級
根據項目的功能定位以及交通量預測結果,研究推薦適應項目功能需要和交通量通行需要的公路等級。
3.4.2 技術標準
根據地形和服務交通量,研究項目技術標準。
對不同標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選論證,以適宜功能、適宜造價為原則合理選用。提出項目適宜的技術標準。
3.5.1 從經濟性觀點出發應充分發揮區域路網的功能和綜合效益,考慮區域路網的總體規模和各路段在路網中的功能與作用以及服務交通量的分擔。
3.5.2 互通立交及互通立交連接線研究
互通立交應設置相應等級的連接線與地方路網或輔路相連,構建小區域地方道路網。
3.5.3 對重要工點的研究
根據項目所處的地形、地質特點研究重要工點的方案,對重要工點應進行技術經濟比選論證,以安全、經濟為原則,提出適宜的方案。
3.5.4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以滿足服務功能和實際需要為主要目的,盡量減化并集約化布局,以減少工程規模,降低造價。
進行國民經濟評價,收集技術經濟資料,進行財務評價,結合業主或交通行政部門意見,研擬項目籌資方案。
3.7.1 認真細致地進行經濟資料調查和工程量計算,客觀真實地反映工程造價和投資估算,不高估冒算。
3.7.2 希望地方政府在征地、拆遷、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3.7.3 必要時進行限(投資)額設計,嚴格控制投資規模。
3.7.4 投資估算或概、預算編制完成后,應分項進行工程造價分析,對經濟指標偏高的單項工程進行分析研究,找出“高”因素之何在,并采取必要措施進行合理控制。
公路工程建設進行經濟工作方案規劃,是使投入工程項目的資金發揮最大經濟效果的一種科學方法,可以為工程項目的經濟性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源作用,確保資源得到合理的使用,同時進行正確的項目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