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梅
(德惠市園林管理所,吉林 德惠 1303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逐步加快,人們在滿足自身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精神文明建設。園林綠化養護工程在改善人們居住環境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較其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為適應我國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本文針對于幾個顯著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實施性策略。
任何一種新技術的成功引進都是從意識培養開始的,然而隨著社會中急功近利想法的侵蝕,對于園林綠化養護這種無法看到直接利潤和明顯收益的工程項目,工作人員甚至是管理階層都在以一種膚淺的態度來對待,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認可。就本質而言,是在思想上沒有給予園林綠化建設一個正確的定義和位置,缺乏一種長遠的眼光,無法看到園林建設對于未來環境改善的作用。不言而喻,表現在工作中就是消極處理,毫無主動性,造成整個園林養護工作滯后不前,無法正常實施相關計劃政策。
現代生物技術不斷突破、發展迅猛,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理應具備科技研發平臺,持續推陳出新,以更加科學的管理技術知識支撐園林的設計與規劃。現如今,通過調研很容易發現,從事該領域工作的基層員工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對各種植物的生長特性、如何種植培養等內容不求甚解。更甚的是,處于管理階層的決策者無法從整體著眼,創新意識匱乏,對園林的規劃設計不能使園林中不同類的植物科學搭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妄圖蒙混過關,很容易導致工程后期植物病蟲害泛濫、大片死亡,資金物質浪費等嚴重后果。
國家對于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資金投入有限、費用短缺,具有高精尖技術的施工隊伍缺乏投標積極性,大部分綠化養護工作依舊需要依靠人工來完成,未能將機械化全面落實,在極大程度上抑制了工作效率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況且,部分地區在園林建設項目中過度注重建設而忽略養護階段,導致資金分配不協調,養護費用的投入與實際需求額度大相徑庭,對園林的可持續和長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一支高素質的園林管理建設團隊對于該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是不可或缺的。定期的知識技術培訓對于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顯著的作用,不僅可以增強人員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掌握,并且可以引導他們對于園林綠化養護關鍵性的正確認識,樹立長遠眼光,優化環境改善意識,使其更加有信心、有責任心得投入工作,把理論與實踐積極結合,勇于創新。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應盡量組織開展各種大型宣傳活動,將這種環保意識逐步推廣,營造全民養護園林意識,推進工程項目更好的運行。
針對于整個園林綠化養護項目體系而言,從土壤到植株病蟲害的防治,從地區劃分到植物種類的搭配,都需要科學管理技術的支撐,包括養育技術、灌溉技術等。鑒于部分發達國家在該方面有較早的研究發現,各種生物技術更加完善,我國應當因地制宜地引進更多適用的先進科研成果,盡力以最佳的管理模式、管理技術來優化現行的園林綠化養護工程。并且可以引進可使用的機械設備,解放人力勞動,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
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應當避開重建輕養、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弊端。養護工作在整個項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植物的健康成長是該工程項目的最終目的,而植物也是有“脾氣”的,養護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此,資金的分配應適當偏于植物后期的養護工作,當然,這并不否認建設規劃過程的重要性。關于其他資源,譬如水利、肥料、人力、機械等,都應合理分配,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費。在此基礎上,國家的輔助政策也應采取部分改進,加大對于園林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將其提到相對重要的日程上,給予更多的重視,為城市化進程減少阻力,為人類福祉添油加力。
在園林建設中會涉及很多種不同類別的植物,然而花卉、草地、樹木等的培育方式不盡相同。因此,在養植過程中應該實施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時要關注整體結果的藝術性。花卉經常以盆栽的方式出現,強調顏色款式的融合搭配,并且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草地看中的是飽滿程度,及時灌溉、修剪、施肥、除雜來適應草地的若干生長階段;樹木占有的綠色空間最大,經常與其他種類的植物交錯種植,凈化空氣效果良好,但要注意樹形的調整,使其錯落有致,美觀和諧。城市園林的建設不僅是綠化環境的一部分,更是陶冶情操的一種手段。
此處的監管制度分為資金、質量、設計等幾個方面。無規矩不成方圓,員工精神渙散、設計缺乏創新、資金分配不協調、資源嚴重浪費等問題與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密不可分。現行的園林綠化養護工程雖然已有較為完善的監管體制,但是沒有真正落實到具體環節中,喪失了其應有的控制效果。相關企業部門,要完善自身管理缺陷,著重監制體系的實施運行,從過程中控制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質量,確保工程的順利竣工。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與人類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精神素質和保護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對于園林的建設工作也有了新的定義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現行的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容忽視,并且必須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予以改善,從而喚起全民對生態建設的關注,共同營造綠色的生存空間,在全社會自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1]黃延瑛,邱蓉.園林綠化養護如何提高整體質量[J].西江月,2013,24(3):18-19.
[2]孫慧君.試析園林綠化養護重要性及管理方法[J].現代園藝,2013,20(4):11-12.
[3]郭愛君.園林綠化養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