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系,河北 衡水053000)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生態系統完整的內陸淡水濕地與鳥類自然保護區,是建設濱湖宜居城市的靈魂,而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衡水湖,優化湖區發展環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衡水市為了保護濕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積極履行國際《濕地公約》義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濕地保護的途徑和經驗,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尤其是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保護衡水湖濕地和越冬候鳥棲息地的完整性,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1]。
衡水湖的保護與開發是衡水市的大事和要事,隨著“水市湖城”、“一湖三城”、“打造生態湖城,建造冀東南區域中心城市”等項目的啟動,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污染物排放總量快速增長。其中水資源占有率與人口增長幅度越來越不成比例,衡水湖的發展不同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水資源的污染最為嚴重。預測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可能是衡水湖生態環境壓力最為突出的時期,生態環境問題將成為影響衡水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生態旅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旅游熱點問題,衡水湖旅游自然景觀豐富,有鄉村山水風光游、觀光農業游、民俗風情游,鄉村風情游,目前衡水湖旅游項目多圍繞水體開發,景觀停留在自然風景,如水體、植物、動物等。近來隨著衡水“水市湖城”等項目的啟動,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快速增長;同時周邊工業企業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內、養殖污染、引蓄黃河水水質未達標等原因,使得衡水湖水質污染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標準,造成水質富營養化,污染嚴重。衡水湖生態環境風險不斷增大,生態環境安全受到挑戰,生態環境問題將成為影響衡水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衡水湖良好的區位優勢為發展濕地觀光旅游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現有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條件下,勢必會面臨水污染加大、生物多樣性面臨嚴峻挑戰、水體娛樂功能下降等問題。分析衡水湖水環境存在的問題有一下幾點:
衡水湖濕地定位不準確。地方政府混淆了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概念,將自然保護區視為濕地公園和房地產開發建設用地,破壞了衡水湖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2]。
衡水湖湖水的持續污染。由于冀州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湖區農村生活污水、網箱養殖、水產養殖及水生植物的腐爛等造成衡水湖水系統的污染,且受污染后很難短期內恢復。根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正以5%每年的速度逐年遞增,所以,當前治理生活污水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首要目標;而湖區內網箱攔網圍埝養殖規模逐年增大,大量魚類糞便、飼料殘渣腐敗后污染水質,帶來了湖水富營養化問題;而漁藥殘留則易導致重金屬蓄積污染,目前個別水域已經出現水質惡化和魚類病死現象。嚴重破壞了濕地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如不果斷應對,任其發展下去,不久的將來,濕地功能喪失,湖區發展無以為繼,借湖興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成為無稽之談。
由于衡水旅游業的發展,隨著“馬拉松比賽”、“衡水湖號”系列旅游千人團等活動的開展,迎來了大批游客,勢必會增加湖水污染速度,加重水質富營養化。
對衡水湖生態環境做走訪調查,依據衡水湖地理環境、水污染現狀等,提出衡水湖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或法規。
生態環境執法系統建設。要加大衡水湖法規的宣傳和執行力度,包括加大執法頻次和處罰力度,使人們感受到國家和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形成全社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利輿論氛圍,倡導“愛惜衡水湖,保護衡水湖,呵護衡水湖”的宣傳理念。
首先,提倡家庭合理節約用水,禁止亂排。然后,防止湖周圍農藥和化肥污染水資源,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及相關規定,提高農藥用藥水平;同時科學合理使用化肥,積極推廣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的發展道路,開展化肥質量監測,嚴格杜絕不符合要求的化肥,從基礎上防止水污染。
3.2.1 生活污水
衡水湖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鎮,污水水質區域差異大,污染源種類和數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圍大和水質水量變化系數大等特點。那么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以經濟、適用和簡便為原則,綜合分析技術本身的特征和當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如活性炭技術[3],其制備的原材料隨處可見,包括核桃殼、竹材、煙桿等廢棄物,發展前景好,且在國際上凈化效果已得到眾多國家首肯。
3.2.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
在自然濕地的基礎上進行強化,形成一個生態環境,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通過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如吸附過濾、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達到高效凈化濕地污水的目的。該技術操作簡單,對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農田。已有研究表明:當污水中污染物濃度較低時,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對,對P和N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4]。
3.2.3 水產污染
水產污染應由政府出面進行整體規劃部署,按照部署取締衡水湖水域內網箱、攔網、圍埝等人工養殖行為,結合扶助和合理補償政策,力爭達到衡水湖水質改善、生態水產品總量較大幅度增加、湖區居民生活水平較大提高等目標。
3.2.4 水質的富營養化
衡水湖濕地不同區域內富營養化的差異大,即總磷和氨氮含量的差異大。冀州小湖因吸收了較多的城市污水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而大趙閘為湖水水質較好區域,應注意保護。針對湖水富氧化問題,進行了水生植物凈化污水的研究,已成為水質凈化的焦點問題。而據《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記載,衡水湖常見的水生植物共有27屬37種,水生植物豐富,而有關水生植物研究表明:一方面,水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營養鹽和污染物,有利于維持較好的水質,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另一方面,收割困難,大部分自生自滅沉積湖底,加重了湖水的富營養化程,而水生植物控制生長面積、利用途徑及搭配仍需進一步研究。
擴充法律責任條款,增加應受處罰的情節種類,細化應受處罰的情節,加大處罰力度。同時還應規定違規之后的補救性措施,如限期整改、補正等規定。對排污者,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規范其行為,從而促使其達標,而處罰并不是最終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政府、企業、個人共同的努力,需要各種法律、法規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護湖區環境,改善衡水湖水質,否則會影響“生態湖城”建設。
水環境保護是社會公眾的公共需求,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們往往只看到衡水湖在供水、灌溉、旅游等方面給其帶來的直接、有形的利益,卻忽視了水域生態系統為人類帶來的長遠的隱形的損害。一旦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不僅大自然無償提供給人類的服務功能將下降或喪失,甚至會遭到大自然的強烈報復。尤其是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作為一種公共事業,應由政府來承擔。在政府干預下進行景點的人工開發和娛樂設施的建立,一定要制定長遠規劃,規劃不能隨意更改,從而使衡水湖成為衡水市最大的亮點和品牌,為人們創造一個最佳的宜居環境。
[1]張彥增,尹峻嶺,崔喜東,等.衡水湖濕地恢復與生態功能[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1-3.
[2]霸超,張良.衡水湖濕地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1(10):60-61.
[3]王煥英.活性炭凈化技術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2(3):31-34.
[4]晉勇.人工濕地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研究[J].陜西煤炭,2010(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