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田園 趙超 姜軍
近年來,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對天基信息保障能力需求的不斷提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的宇航背景型號呈現出項目數量多、技術難度大、研制周期短等特點,這對研究院的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宇航背景型號的項目管理與普通研發項目差別較大,突出表現為既要遵循技術路線、性能指標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技術創新規律,又要強調各關鍵技術之間的協調匹配,提前考慮工程實施的可行性,與后續型號研制緊密銜接。這些要求給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管理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宇航背景型號項目屬于典型的系統創新項目,涉及系統總體方案、衛星平臺總體技術、有效載荷技術、地面應用技術等,在研究院內部涉及總體、分系統和單機多個層面,同時還要與用戶、院外相關單位深入協調。
系統創新管理涉及企業決策、經營、管理、組織等各個方面,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各要素之間的協同是創新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系統創新管理以協同論為理論基礎,強調多個主體之間的動態促進發展效應,且每個主體都是可以或易于變化的。
根據自身管理特點和管理流程,研究院系統梳理了涉及宇航背景型號項目多個主要要素的協調創新管理模式,包括決策、責任、隊伍、投入、計劃、質量和轉化應用7 個方面。
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管理的首要要素是戰略決策,與其它要素直接相關。宇航背景型號項目涉及責任落實、隊伍建設、自主投入、技術攻關等多個方面,需要有與項目本身相適應的決策結構,需要企業的群體決策。群體決策集合了人力資源、發展計劃、科研生產、研發管理和總體單位等多個部門的智慧,部門成員掌握著不同而又互補的信息,能夠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研究院將宇航背景型號納入研究院宇航任務領導小組會、宇航能力建設專題調度會、宇航型號責任人例會等專題會議,由院長主持,相關院領導以及研究院人力資源部、發展計劃部、科研生產部、質量技術部、研究發展部等職能部門和院內相關單位的領導參加,定期對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進展情況進行專題調度,聽取宇航背景型號項目專題匯報,審議決策重大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問題,建立了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
責任機制與隊伍管理、質量管理、計劃管理、轉化應用要素相關聯。在現行的航天科研生產體系中,總體研究院以科研生產責任令的形式落實型號研制責任。比較有效的責任管理手段是跨部門成立型號項目辦公室,實行矩陣式管理,行政責任落實為單位正職領導。而宇航背景型號項目以單項課題合同制開展攻關研究,單項項目責任落實到課題負責人、課題組,這就容易產生管理效率低、科研資源難以保障、責任落實困難等問題。
為加強宇航背景型號攻關責任的落實,研究院明確了各總體單位是研究院宇航背景型號攻關的責任主體,由院長每年為院內總體單位和重大有效載荷研制單位頒發背景型號及重大有效載荷專項工作責任令,同時將宇航背景型號全面納入各單位年度技術創新責任令中,明確各單位行政正職領導是本單位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的第一責任人,授權其代表院長對本單位牽頭負責的相關領域后續發展、背景型號論證及關鍵技術攻關全面負責,并提出了統籌策劃、科學組織、嚴格管理的具體要求。
隊伍管理與質量管理、計劃管理、轉化應用要素相關聯。由于宇航背景型號項目課題組成員往往來自于不同單位或不同部門,存在隊伍不固定、工程經驗少等問題。同時,由于宇航背景型號項目驗收后,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正式轉入工程研制,在沒有正式任命宇航背景型號項目負責人的情況下,客觀上存在著論證隊伍和型號研制隊伍發生較大變化而導致系統方案反復的問題。
為加強宇航背景型號隊伍管理,研究院參照型號隊伍的管理辦法,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背景型號負責人任免管理辦法》,提前任命宇航背景型號項目負責人,并按型號研制人員落實相關待遇,調動了技術人員參與宇航背景型號攻關的積極性,也保障了背景型號研制隊伍的穩定性。
同時,研究院創新性地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層次創新崗位及人員管理辦法》,設置了終身研究員、資深研究員、首席研究員和主任研究員4 級高層次人才崗位,初步建立了與型號序列并行發展、有機銜接的高水平專業人才發展通道,拓寬了宇航背景型號研究人員的崗位通道。
當前,宇航背景型號的投入還是以國家計劃為主。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以企業為創新主體,這就要求航天企業必須圍繞主業進一步加強重大領域的自主投入與開拓力度,加強關鍵技術與產品的攻關,做到核心在手。為此,研究院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緊緊圍繞軍事航天裝備和民用空間技術設施發展建設的需求,建立健全院所兩級自主投入機制,主動謀劃,提前攻關,搶占先機。
為加強自主投入,研究院建立了“提前抓”的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管理模式,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產品創新項目管理辦法》,重點針對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存在的技術儲備與產品儲備不足、攻關成果工程化不足、少數關鍵技術被遺漏等問題,聚焦研究院承擔的重大專項和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全面梳理了多項關鍵技術產品,制定了系統推進攻關計劃。
計劃管理與質量管理、轉化應用要素相關聯。目前,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研制計劃的輸入是承制合同,計劃節點多為里程碑節點,缺乏面向型號工程立項的全生命周期計劃;宇航背景型號項目承研單位多,計劃關聯性強,容易出現計劃拖延情況。為此,需要針對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的實施制定全生命周期計劃,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組織用戶、總體單位、分系統和單機單位參加專題計劃協調。
研究院加大了對宇航背景型號實施過程的計劃管理,對出現的問題采取了有效措施。年初,研究院統籌確定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的年度攻關計劃,并納入宇航能力建設專題調度例會和宇航型號責任人例會,由院長每2 個月定期調度關鍵技術攻關進展;同時,主管院領導定期召開宇航背景型號專題計劃推進會,通過會議現場協調、紀要待辦等形式使院所兩級共同推進項目實施,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質量管理與計劃管理、轉化應用要素相關聯。宇航背景型號項目以突破關鍵技術為目標,其成果形式一般為原理樣機或工程樣機,技術成熟度在5 ~6 級;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研制完成后,基本具備型號立項條件,其研制成果必須實現與后續型號立項的緊密銜接。為此,必須以在研型號產品保證要求為基礎,結合產品開發階段特點,對背景型號項目承研單位提出產品保證要求,以確保研制過程質量受控,產品滿足用戶和后續型號研制要求。
研究院規范了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的產品保證要求,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產品創新項目產品保證要求》,按照工程研制的相關標準適當剪裁,對重點進行工程化推進的產品開發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元器件原材料選用、風險控制、工藝可實現性等方面與型號要求同步,實現了產品保證向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階段的有效延伸,確保了與后續型號研制的有效銜接。
轉化應用與責任機制、隊伍管理、計劃管理、質量管理要素相關聯。宇航背景型號項目的轉化應用不僅取決于關鍵技術攻關見底,還包括用戶立項計劃變化等其它因素,由于型號工程立項的不確定性,必須保證隊伍、計劃、質量的延續性和可追溯性,以確保宇航背景型號和工程研制的緊密銜接。
為加強成果轉化應用管理,研究院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國防科技成果管理辦法》,實現了預研與型號研制的緊密銜接,確保了宇航背景型號與型號研制一批隊伍、一套標準、一個流程,使宇航背景型號關鍵技術產品轉入型號研制階段,基本杜絕了關鍵技術攻關反復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后續宇航任務的技術難度和跨度將不斷加大,對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就要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不斷完善、持續改進宇航背景型號的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大自主投入,嚴格計劃管理,強化質量管控,確保宇航背景型號攻關任務按計劃、高質量完成,為研究院建成國際一流大型宇航科研生產聯合體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