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燕,王 強
(1.武警學院部隊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000;2.商洛市消防支隊,陜西商洛 726000)
(本欄責任編輯、校對 劉彥超)
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反國外賄賂法》(FCPA),在反賄賂條款之外,規定了與會計及內部控制有關的條款。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的審計人員責任委員會發布了《報告、結論與建議》,在1980、1982、1984年又先后頒布了審計準則公告第30號、第43號、第48號。1985年,AICPA、美國審計總署(AAA)、FEI等機構共同贊助成立了全國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1992年,該“贊助組織委員會”(簡稱COSO)發布了題為《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研究報告,成為國際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COSO框架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監督等5個方面的要素構成。它強調了確保組織最高層參與到整個機構的運作中,以實現組織目標的完全統一的重要性。同時,為適用法律法規的遵循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有效性提供合理保證。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以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也都借鑒了COSO內部控制整體控制的一些理念。
目前,公安現役部隊在大力加強審計質量體系建設的同時,在內部審計及外部審計前沿引入了風險管理機制,以更多地從制度層面規范財務工作,規避財務風險,為部隊財務建設增加一道“防護墻”。同時,更加滲透了管理層即黨委重視理財、科學理財的信息,更加滲透了監督層民主理財的信息,全方位加強財務建設,以確保管理目標經濟安全的實現。筆者認為,目前公安現役部隊財務風險評估工作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部隊一向高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黨委科學理財、民主理財。各總隊幾年前也紛紛把審計機構從后勤部門脫離出來由黨委直接領導,更加突出了審計的獨立性。公安部制定出臺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和《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實施細則(試行)》,分別自2007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施行。《實施辦法》規定:“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負有經濟責任的團職以上領導干部,在任現職兩年以上、即將離任、干部考核或在經濟方面有反映的情況下,要按規定接受審計。”《實施細則》根據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職責的性質,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在經濟決策、經濟管理、財經法規執行等方面履行的主要經濟職責進行了細化,對單位財務風險防范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隨著部隊搶險救援、處突等任務的不斷增加,業務范圍不斷拓寬,經費保障的業務量成倍增加,財務人員編制少、任務重,疲于完成工作,決策輔助作用發揮不夠;經濟活動參與者更加重視完成具體分管的一線執勤戰斗任務,往往沒有足夠的精力研究財經法規和內部諸多制度文件,極易忽略制度規范的執行。從近年來發生在公安現役部隊的違規案件來看,基層單位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行為失范的風險仍然較高。一方面,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亟須加強內部環境的控制,強調審計的必要性和控制的重要性。對于內部環境的控制,除了以廉政教育、反腐教育的形式出現外,還要從專業角度全面認識。控制環境的因素應該包括價值觀、誠信的道德觀、審計部門的設立、管理哲學和風格、組織結構、責任的分配與授權、部隊人力資源政策及考核評定所屬人員的能力等方面,是包括管理層、專業人員、各級所屬人員在內無一例外的,各司其職,相互制約而目標統一的整體環境系統。
在預算、結算、決算管理過程中,各種財務信息經過逐級審批、簽字,以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會計報表分析等形式整理匯集;財務按月在各崗位之間、銀行之間、上下級之間進行各種賬目信息的核對;基層部隊組成經委會,以每月召開經委會的形式反饋信息;各級主官定期與地方財政部門溝通,反映部隊工作成效及現實困難;各種包含財務信息的檔案在決算會議召開,季度、半年、年度考評,上級審計之際接受指導監督,反饋建議。筆者認為,在諸多信息的傳遞中,應剝離出更為清晰的按照不同層級劃分的、按照不同崗位劃分的、按照不同業務劃分的有效溝通交流路徑,并定期在相應的層級范圍內交流反饋,使經濟信息的傳遞更為準確地發揮作用。
財務制度明確要求財務公開透明,對此很多單位都做得很好。如:對于基層伙食管理,很多單位在全總隊或支隊范圍內應用了伙食管理系統,實現了伙食管理網上動態監控。一些單位在經委會的作用基礎上采取定期發放伙食情況調查表、堅持幫廚制度等方式實行監督,收效不錯。在廣泛聽取基層民主意見的基礎上,許多基層官兵對于經費的投向、投量作為實際使用者有了更為貼切的感受。如:在各種裝備器材的使用中,對裝備器材的性能、維修情況、裝備器材的適用性等方面有了更為直接的了解。筆者認為,應繼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鼓勵廣大官兵樹立參與理財的意識,實施全方位的監測。
部隊與企業性質迥異,以開源節流,合理把握經費的投向投量,提高戰斗力為主要目標。因此,部隊財務風險評估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在考核具體業務項目的基礎上,把內部控制要素放在最基礎的層面上,科學借鑒、吸收COSO框架體系思想。
風險管理框架劃分為三個層級:一是目標;二是全面風險管理要素;三是各個層級。在全面風險管理的八大要素中除了內部控制框架中的5個要素,增加了目標設定、事項識別和風險對策。即:(1)內部環境;(2)目標設定;(3)事項識別;(4)風險評估;(5)風險對策;(6)控制活動;(7)信息與交流;(8)監督。部隊財務風險管理框架可從內部環境、目標設定與事項識別、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監督等5個方面建立。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所建立的指標體系相對比較完善,目前所應用的審計調查項目有:被審計領導干部問卷調查、黨委研究后勤重大事項記錄、執行規章制度情況、遵守財經法規和廉政紀律情況;落實政府采購制度情況、裝備建設成果統計、專項經費使用情況、債權債務情況、經費預算收支情況、內部票據使用情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落實情況、資金管理情況、家底經費使用情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庫存物資管理、基建營房管理情況、房地產租賃情況、有償服務情況、公務接待情況、福利發放情況等。這些審計調查項目在風險防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部隊財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應借鑒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所建立的比較完善的指標體系,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為基礎。
1.內部環境方面的指標
(1)法律環境;(2)審計部門的設立及人員的配置、審計工作的開展;(3)組織結構、責任的分配與授權;(4)部隊人力資源政策(干部、士官、合同制人員等)、所屬人員的能力及考核評定;(5)經濟決策指導思想:正確政績觀、統籌兼顧、執行落實上級和本單位領導的決策意圖情況;(6)經濟決策運作機制:黨委理財、財務集中統管、財經制度建設、財務監督管理、經費管理責任制落實;(7)經濟決策程序:論證決策制度、決策前期論證、決策公開民主情況、決策科學性、財務評估審查、黨委集體決策、跟蹤反饋情況;(8)財務管理各種制度。
2.控制活動方面的指標
(1)經費預算管理;(2)基本建設管理;(3)資金管理;(4)執法收費管理;(5)保障性企業和有償服務單位管理;(6)信息系統工程管理(軟件的授權、安全、數據的準確運行等);(7)國有資產管理(減值風險等);(8)裝備物資采購及管理;(9)行政消耗性費用管理;(10)債權債務清理情況。
其中,(3)資金管理作為單位管理的重點可具體分為:①財務流轉風險分析;②財務償債風險;③資金保管風險:應收票據、有價證券、庫存現金等在保管過程中被盜、被毀、丟失、過期等,致使資產遭受損失;④支付審批風險:無授權、超授權或簽批手續不全的支付現金或銀行存款;⑤付款違約風險:⑥費用支出風險:費用報銷程序不完整或不嚴格執行程序,費用支出超預算、超標準列支、虛報冒領、亂攤費用;⑦印章管理使用風險:財務印章及銀行印鑒保管使用混亂,易產生經濟糾紛和資金損失;⑧罰沒金返還風險;⑨票據管理風險。
其中,(8)裝備物資采購及管理可具體分為:①采購價格風險;②采購談判風險;③供應商選擇風險;④庫存積壓風險(裝備物資陳舊);⑤庫存短缺風險;⑥裝備物資保管風險;⑦物資器材收發風險等。
3.信息與交流方面的指標
(1)經費預算、決算、預算執行等情況的真實、完整性;(2)相關請示報告與會計賬目的真實一致性;(3)向單位黨委或全體官兵及上級相關部門報告重大經濟活動情況;(4)人員交接時的信息交流;(5)單位與銀行、單位上下級核對賬目;(6)現金、庫存物資、國有資產盤點清查等信息交流;(7)召開、部署后勤有關經濟事項會議的情況等。
另外,在目標設定與事項識別方面可分別從(1)后勤規劃計劃;(2)年度經費預算;(3)重大財經事項、工程項目建設、大宗裝備物資采購可行性研究;(4)事業建設成效;(5)重大經濟投資行為和管理行為;(6)行政消耗性開支比例等方面考慮。監督方面的指標分別從(1)廉政建設制度、教育活動開展;(2)紀檢監察、審計報告、財務賬表;(3)經濟案件發生情況;(4)個人廉潔自律情況;(5)民主監督開展情況等方面考慮。
[1]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1,(2).
[2]蘭淑華.對內部控制環境的思考[J].前沿,2006,(1).
[3]張志明.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簡介[J].財會通訊,2004,(8).
[4]陳夢.COSO框架對我國審計事業的啟示[J].財會通訊,2001,(8).
[5]公安部出臺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及評價標準[EB/OL].(2007-01-16).http://www.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