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麗珍
“一定意義上來講,編輯是出版物之父,作者是出版物之母。有什么樣的編輯,就有什么樣的出版物”。[1]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等教育類期刊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在傳遞新理念、呈現(xiàn)新成果的過程中,須時刻體現(xiàn)我國教育發(fā)展和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作為中等教育類期刊編輯,應明確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在傳統(tǒng)出版業(yè)的發(fā)展面臨重大挑戰(zhàn)的今天,應當堅持職業(yè)操守,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知識修養(yǎng),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中學各科教育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須體現(xiàn)國家意志,具體到我國,就是要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中等教育類期刊的受眾主要是中學教師,中學教師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專業(yè)能力是影響國家中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學老師自身的提高又有賴于他們自覺、不斷的學習。
就期刊特點而言,中等教育類期刊與專業(yè)書籍相比較,出版周期短,刊載論文數(shù)量大、內(nèi)容新穎、發(fā)行與影響面廣,能及時反映國內(nèi)外中等教育教學方面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動向;中等教育類期刊內(nèi)容廣泛、角度多樣,可涵蓋教育熱點、教學實踐研究、教研情況、中考高考研究、教師學生的生活智慧等等內(nèi)容;中等教育類期刊還可刊登文獻述評、會議情況、書評等,這些資訊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有很大的價值,便于他們及時了解課程改革的新動向、學科方面的新成果。中等教育類期刊具有連續(xù)出版的特性,不僅有利于信息的傳遞,而且它們所積累的大量文獻,歷史地、系統(tǒng)地記錄了某一學科或某一研究對象的發(fā)展過程。期刊每期都有目錄,卷末或年末編有各種索引,有的期刊還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積索引,便于文獻情報檢索。許多一線教師多年堅持訂閱、收藏相關學科的期刊,甚至自己裝訂成冊。對于期刊的閱讀、積累,大大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也建立了與期刊深厚的感情。中等教育類期刊的特點決定了期刊編輯必須能夠站得高看得遠,要了解國家關于教育的規(guī)劃與政策,了解世界范圍內(nèi)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觀點,只有站得高,才能捕捉到最美的風光并與讀者分享。
中等教育類期刊的作者與讀者具有特定性,因此對于期刊內(nèi)容的選擇與引導也應有自身特點。在堅持出版物內(nèi)容明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嚴肅的學術性原則的前提下,我們應從工作實踐出發(fā)確定符合中等教育類期刊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做到“以質取勝” “以誠待人”。
中等教育類期刊的作者主要包括高校及一些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各省市教研員、一線教師等。筆者認為,堅持導向性、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等原則,是做好內(nèi)容選擇與方向引領,使期刊能夠“以質取勝”的重要前提。在選題策劃方面,編輯應將教育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在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前提下,了解相關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吸收新觀念、新成果,融入到策劃創(chuàng)意中,實現(xiàn)期刊的導向作用。有了好的選題,我們在選擇稿件方面應堅持優(yōu)選原則,踐行在原則面前人人平等。
在期刊出版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大量的作者。對待來自不同背景的作者,與之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編輯本著“以誠待人”的這一原則是最基本的,應當持這一態(tài)度,努力地“發(fā)掘和尋找具有一流水準的作者,并和他們成為朋友”。[2]中學老師工作壓力大,用于教學研究的時間很少,寫文章的動力多是為了評職稱。在這種背景下,老師很難靜下心來梳理自己積累的東西。許多老師在急著要用文章參加評選的時候,才確定選題寫文章,選題的時候往往是注目于一些當下流行的新理念、新方法,寫的時候也很難抓住重點,這樣就很難寫出自己真正的心得,很難寫出編輯心目中期待的文章。因此,對待一線教師的投稿一定要有耐心,要用編輯的“火眼金睛”看到他們文章中出現(xiàn)的亮點并引導其進行取舍。筆者在工作中非常珍惜與一線老師進行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教研成果,幫助他們修改文章,通過與老師交流還可以了解到許多相關的信息并融入到辦刊實踐中。
中學教師日常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對于教研文章的撰寫投入精力有限。從筆者的工作實踐看,每天都投稿量非常大但是能夠通過審核的稿子很少。通過三審進入編校流程的稿件,大多需要編輯花大量時間進行加工、潤色。因此,一個好的中學教育類期刊編輯,把好文章的文字關非常重要。與學術類期刊相比,中學教育類期刊編輯在加工、潤色文章方面的精力要多出好幾倍。
在加工潤色文章方面,應本著“錦上添花”的原則。文章的結構、標題、詞句是主要的加工對象。老師們的文章在結構上一般沒有什么大的問題,編輯對于結構的把握應注意其嚴謹性、自然性、完整性。文章的大小標題與內(nèi)容貼切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外要注意文題的通順、簡潔、吸引力。期刊文章的標題還應互相呼應,避免重復與單調(diào),做到期刊整體的協(xié)調(diào)一致。有的文章標題,可以輔以副標題以更清楚地說明問題。修改的一般方法可以概括為“增、刪、改、調(diào)”四種。增,就是增加、補充有關內(nèi)容,增補某些修飾文字;刪,就是對某些材料或語句進行必要的刪削;改,就是對原文的語言進行必要的潤色和錘煉;調(diào),就是對結構順序或某些詞句進行邏輯或表達上的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