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糜東曉
當今社會對于照片的需求越來越多,從報紙、雜志、平面廣告等傳統媒介,乃至微博、微信、Lofter等新型社交媒介,無不都大面積地通過照片這一形式頻繁地進行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因此,正確地拍攝、制作及使用照片、圖片是傳媒類專業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的必要技能,也是他們在校學習的必修課。
傳媒類專業內的攝影課程一般為必修課,新聞、廣告、新媒體以及微電影方向上的學生都需要學習攝影基礎相關課程。其中新聞方向的學生還需學習新聞攝影,廣告方向的學生則還有關于廣告攝影技巧的學習。因此,對于攝影,傳媒類專業的學生并不陌生,甚至一部分學生對于攝影曝光、構圖、色彩都有一定程度了解。
但一旦談及“數碼攝影后期”這項工作,他們往往都把它和PS(Adobe Photoshop)、光影魔術手、美圖秀秀等軟件的美化照片工作劃上等號,甚至有時還把它當成了平面設計課的內容。原因在于攝影教學中,數碼攝影后期這一部分的內容缺失或弱化。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各種針對攝影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也能讓照片的后期處理更加輕松自如,加之受眾對于新聞、廣告照片以及攝影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都意味著在數碼時代的專業攝影教學完整流程將會是前期準備、中期拍攝和后期處理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無論前期、中期或后期任一部分的缺失或不足,都很難得到高品質的攝影作品。而縱觀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攝影類教材,數碼攝影后期在其中所占比重非常小。很多教材內有關攝影后期的部分只有一個章節,或者完全沒有涉及。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對于該部分的學習需求越來越強烈。英國、法國、美國等攝影技術較為先進的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數碼攝影后期的培訓,如曾獲普利策獎、世界獎和西格瑪德爾塔獎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專業攝影師Jay Dickman所撰寫的《美國數碼攝影教程》就把書的幾乎一半留給了數碼后期部分。所以筆者認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數碼攝影后期部分的比重,讓學生在拍攝完成能夠對照片進行進一步管理。
將照片全部導入電腦之后,在進入后期修片之前還需要進行照片管理工作。對文件有條理的存放并經常性地系統歸納、整理文件會讓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而隨意亂放文件、照片,會讓攝影師尋找某一張照片的任務變得非常困難也非常耗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將拍攝好的照片整理分類,例如標識清楚拍攝的日期,或者再補充幾個關鍵字以方便他們回憶、查找。
照片標識清楚之后,就需要對照片進行預覽。在預覽的過程中,攝影師可以查看此次拍攝的照片整體質量如何、是否有令人滿意的照片、是否有拍攝失敗的照片等等。在預覽的時候,很多學生習慣看到一張好照片就塞進圖像處理軟件中去進行修片,而看到一張失敗的作品就立刻刪除。但如果沒有縱覽所有的照片,沒有經過反復比對選擇,很難一下子在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張照片中找出哪些照片是優秀的,哪些是必須要舍棄的。在這種時候,可以試用圖片預覽器或后期軟件(如Adobe Photoshop中的Bridge軟件、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apture One Pro等)中的星標功能。該功能中使用“星標”對每一張照片進行標識,從一星到五星可供選擇,并且還可以對照片加以不同的顏色以便區別。當標注完所有的照片,再對照片進行按星級排列,這樣,所有初步滿意的照片就能一下子呈現在眼前了。
其次,數碼后期修片軟件,當購買單反數碼相機的時候,相機的制造方就已經給客戶提供了方便操作的后期軟件。如佳能提供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尼康的Capture NX2等等。這些與數碼相機配套附贈的軟件都是根據自身品牌開發的軟件,和本品牌相機的適配度最佳也很方便顧客拿到相機后就開始學習使用。目前,使用的比較多的兩款專業數碼攝影后期軟件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以及Capture One Pro。特別是Lightroom和Photoshop的完美搭配,更容易被專業攝影師以及廣大攝影愛好者們所接受并喜愛。
但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什么軟件并非照片成敗的關鍵,重要的是要怎么使用以及如何對照片進行修改。通常,老師在布置學生拍攝作業的同時,也應該教授他們一些照片的處理流程和修片習慣。這一過程首先是進行“校正”。在這個環節,通常第一步是將所導入的照片進行校準和鏡頭校正。很多學生會忽視這一環節而直接著手進行飽和度、對比度的調節,以為這樣會使照片看起來更加鮮艷更加絢麗。而實際上,在教學中應提醒學生最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照片進行“風格”選擇或進行優化校準。接下來,則應該著手修正拍攝照片時所使用鏡頭的物理缺陷。鏡頭常見的物理缺陷有畸變、暗角和色散。無論使用什么樣的鏡頭拍攝,這些問題都會多多少少地存在,即便是使用最優秀、最昂貴的專業鏡頭也不能例外。校正鏡頭之后則是“剪裁”階段。很多學生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在按動快門之前選取角度、構圖會花費很長時間,往往耗損了時間卻依舊無法準確地進行構圖,而導入電腦后才發現有很多不需要的東西都拍進了畫面。這個時候如果指導他們使用后期修片軟件,便又有了一次重新對照片的構圖的機會——對不滿意的照片進行剪裁,只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在剪裁的過程中,還可以輕松校正地平線和水平面以及照片中原本的傾斜現象。做完這些,還可以提示學生們查看一下照片的白平衡、曝光是否正常,是否達到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效果。
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處理外,Lightroom還有很多功能是很方便學生們學習、使用的。比如:調整曲線、去除照片上的斑點、污跡;修復夜晚拍攝人像時出現的紅眼現象;將照片轉化為黑白照片;降噪和銳化。如果添加一些額外的修片濾鏡還能有專業的肌膚美化等功能方便制作商業片的后期使用。當然,除了讓學生對他們照片中的原本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和調整,數碼攝影后期更令人驚嘆的魅力則體現在它對影像的意境及視覺沖擊力的進一步強化、渲染和創作。
最后需要讓學生特別注意的就是照片的輸出了。如果需要學生遞交作品集畫冊作為作業,就需要教他們在軟件中進一步對照片進行調整。無論是要選擇將照片進行彩擴、印刷成出版物還是高精度噴墨打印,都需要根據輸出方式的不同進行參數調節。而專業的修片軟件都具備了預覽打印效果功能,方便他們查看在選擇不同的打印機和紙張的情況下將要打印出的照片效果如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最終獲得一張令人滿意的照片或一本作品集。
總而言之,數碼攝影后期技巧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一個傳媒專業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前需要盡快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而作為教師有責任讓學生在學習拍攝技巧的同時也能學會數碼攝影后期的工作流程,讓學生明白它的意義。數碼攝影后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完整流程,一個優秀作品誕生的必要步驟,更是一個良好的攝影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