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
校友是一種潛藏在社會中可以服務于母校的“特殊”人力資源,是學校教育資源的延伸和補充。廣義上的高校校友包括在本校取得正式學籍的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本校各類正式的專修班、研修班學生以及參加成人繼續(網絡)教育的各層次的函授生、夜大生,在本校工作過的正式教職工。隨著高校校友資源的開發與研究日益得到重視,如何推進校友文化建設、發揮校友在“三全育人”過程中的作用,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校友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價值功能,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校友是智囊團和智慧庫,能為母校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高校校友學歷層次高,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通過授課、講座等方式將實踐經驗和最新成果帶給學生,成為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的新途徑;另一方面,校友們對母校辦學的優勢和不足有著親身體會,能在學校的辦學規模、定位、指導思想、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決策中獻計獻策,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思想庫”。
校友精神是校園文化的精華部分,優秀校友的成長經歷和成功故事將對在校生起到啟迪和激勵作用。學生通過展板、視頻、畫冊、報刊等媒介,了解校友取得的優異成績,進一步增強成長成才的信心;同時,校友的奮斗精神也可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對其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啟迪與激勵作用。
校友活躍在各行各業,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校友的人力資源主要表現為校友所在的單位和行業,其可為在校生搭建從學校到社會、從專業到單位甚至到行業的橋梁,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校友的信息資源主要表現為社會和企業對教育的發展需求,校友將最新的需求信息反饋給母校,建立母校和行業、社會的互動機制,促進母校發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國家的財政撥款已無法滿足大學的發展需要。分布在各行各業的杰出校友,一方面,以個人或單位的名義通過獎助學金設立、基建項目建設等方式捐資助學;另一方面,通過自身人脈關系和信息平臺為母校爭取行業、社會的多方資助,在母校拓展籌資渠道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于學校來說,校友尤其是老校友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校友的一段述說、一張照片歷數著母校發展的滄桑;校友的一項榮譽、一份成績印證著母校發展的輝煌;校友風采、先進事跡、工作業績,不但是國家和學校的寶貴財富,更是學校校史編撰的重要史料。
每一個校友,都是母校向社會發出的一張最直觀的名片,是社會觀察母校綜合文化價值的一面鏡子,而校友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也是社會檢驗母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因此,校友在社會中表現出的素質和涵養,都直接關系到母校的社會聲望和公眾形象。
從“三全育人”理念出發,全方位、多層次地梳理校友文化,把高校校友文化建設與育人目標相結合,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新的教育資源。
校友與在校生有相同的受教育環境,彼此之間的學緣關系在教育學生方面有很強的親和力,其自身的品格和涵養,對在校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導向性和影響力。學校可以邀請優秀校友參與講座、聚會等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也可通過報刊、廣播、網絡、櫥窗等媒介宣傳校友先進事跡,通過校友走向社會的奮斗精神、成長歷程、成功之道、肺腑之言對在校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校友文化,是學校育人的一種重要教學資源,是學校教育資源的合理補充。第一,聘請校友參與教學工作。廣大校友活躍在行業一線,他們不僅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聘請校友返校授課或講座,既可指導學生的理論學習,又可幫助學生完成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完成學校到社會的過渡。第二,聘請校友參與學生管理。學校可以嘗試建立“學生+輔導員+班主任+校友+高年級學生+學生家長”的導學組織,在這個組織中,學校聘請合適的校友擔任校外輔導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學生活動,對學生進行人生教育、經驗傳授、就業指導,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
校友的財力資源在育人中的表現是一種反哺性的方式,其捐贈行為源自內心對母校的認同和回報母校的心理需要。因此,推進我國高校校友文化建設更需要從高校自身著手。第一,學校要克服校友工作理念落后、校友資源重視不夠、主觀認識偏差等不足,積極幫助捐贈單位或者校友爭取政策,以提高校友以及校友所在單位捐贈的積極性和可能性;第二,學校要關注校友成長,校友取得成績時要及時給予祝賀和鼓勵,校友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第三,高校要通過多渠道為校友提供各類服務,做到學校關心校友、校友心系母校,形成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第四,學校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從緊迫性、重要性、實用性等角度分析自身需求,從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等角度分析校友實力許可,并以此為切入口,積極做好有潛力向學校提供支持的校友及有關單位的工作,一旦條件成熟,及時促成捐贈義舉。
學校要以系統工程的方式,使校友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學校層面上,成立校友工作專職機構、落實專職人員,由分管校領導負責;分院層面上,安排一名院領導具體分管本院校友工作,并落實專職人員開展工作;管理部門層面上,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其中,幫助提供校友信息、聯絡校友等工作。通過建立例會通報、總結表彰等制度,形成校友工作新格局、新網絡。
不同類別的校友,對學校發展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從校友的發展來看,總體可分為事業剛起步、有一定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退休四個層次。其中,第三層次的校友或是在學術上有突出成就,或是政府部門的領導,或是經營有道的企業家,他們具有廣泛的人際關系和深遠的“名片效應”,因而是校友資源的重點挖掘對象。另外,校友的基本狀況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因此,挖掘校友社交資源不能只盯著一個目標,要分層次多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開發。
[1]姜全紅.關于高校校友資源開發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6,(05):47-49.
[2]王麗萍,邱紅玉.高校校園文化視閾下校友文化建設探析[J].四川戲劇,2013,(01):125-127.
[3]詹美燕,樓建悅,鄭川.高校校友資源應用于育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浙江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