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嬌
(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
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睡覺、說話、玩手機、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嚴重地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的關系;另一方面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教學管理也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是在課堂上,一部分同學玩手機,或者睡覺,或者思想散神、兩眼茫然。二是學生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影響其他同學,在被教師批評時甚至公然頂撞。三是部分同學不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或是應付了事,無論對錯與否;或者是漏做少做,字跡潦草;有的甚至不做、不交作業且抄襲現象比較嚴重。在期末考試時,也是指望依靠作弊僥幸逃脫,更有甚者干脆不參加考試。四是在教師講課過程中,無故擅自離開教室。
(1)教學模式現狀
高職高專課堂教學多年來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傳授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要教學任務、實踐教學是為理論教學服務的,是為了驗證說明理論而存在的。在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方法、內容上,由于受歷史原因的影響,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倚重書本教學,聯系實際偏少。理論教學內容多,強化崗位技能教學少。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強。
(2)教學方法現狀
目前,在高職高專教育中,大多數教師還在進行著教條式的教育,如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劃范圍學生考試等。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明顯,當教師在課堂上大講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時,沒幾個學生愿意聽講,大都兩眼茫然。事實也證明,當教師能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經常穿插一些帶有趣味性的事例,甚至盡量多地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時,學生大都會很感興趣。他們不僅會積極思考問題,還會操作得很好,一堂課下來會覺得課上得非常生動有趣。我們也曾經是學生,我們在學習階段也有過很多感觸:教師的教學方法得當與否,課上得精彩與否是決定學生對這門課是否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
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因此駕馭課堂教學秩序能力不高,容易出現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現象。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部分教師認為課堂教學管理是大學生自己的事,從而放松對課堂教學的管理,任憑學生在下面說話、聊天,照講自己的課;其二,部分年輕教師由于年齡與學生比較接近,心理上對管理學生比較畏懼,因此當課堂秩序混亂時顯得不知所措。其三,部分教師認為,自己只是教課老師,課堂紀律、秩序的好壞是輔導員的工作范疇,從而忽略了作為教師要教書育人、管教管導的責任。
教師有了新的課程理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必然會帶來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師如同一部運輸知識的翻斗車,不管學生是否愿意接受,也不管學生能否消化吸收,更不顧能否轉化為能力,按部就班,掀起斗車箱,傾囊相授。學習并不是簡單地為了知道某種知識,它并不只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目的,還需要學習者對知識做出分析和檢驗,看它是否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一致,從而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變成自己的主見、自己的思想。
高職教育尤顯突出,因為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主,教學質量由社會來檢測,檢測的標準是看學生能否適應崗位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學方式應當以互動為主,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1)教學模式的改變
由傳統的理論講授為主向講練結合、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轉變,如理論講授以“必需”和“夠用”為原則,結合高職高專的教學計劃,在理論課程體系設計中,應把理論課限制在“夠用”的范圍內,加大實訓課的比例。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精講多練,把知識傳授型的內容也限制在“夠用”的范圍內。而對學生學習中所必需的知識加以鞏固,對沒有聯系或聯系不多的內容進行刪除及必要的“削枝強干”,去除或精簡理論的推導過程,只要求學生能理解、會應用。對必需的理論教學,采用“加強、補充、提高”的方法,講授中要求“少而精”。
(2)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變
在教學內容上應大膽引入學生所關心的實際內容,積極開拓符合高職高專教育的案例教材、技能教材等。由于教育的對象不同,課堂教學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應當把高職高專教育課堂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學生一邊,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與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滿堂灌的呆板教學方式。要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并采用引導式、啟發式、交流式、參與式、模擬式、討論式等方法組織課堂教學,著眼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到目前為止,考試仍然是各類學校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形式,從小學到大學幾乎都是閉卷考試,學生把老師講的、書本上寫的原原本本地搬到考卷上。可把這些搬到工作上,難免不張冠李戴,畫蛇添足。這就是升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區別。職業教育應當考查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采用選擇題、判斷題、問答題、演算題等題型的閉卷考試方法,無論如何也達不到考試的目的。高職教育必須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筆試、口試、機試、現場操作考試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考試內容上不僅要考查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而且要注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人的潛能開發,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重視人生觀、價值觀的提升,突出學生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的提高。這是歷史賦予高職教師的神圣使命。
教學質量是高職高專院校的生命線,課堂教學管理決定著高職高專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成功與否,文章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三個方面分析了目前高職高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出現問題所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對策,對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1]張勉.成人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3).
[2]許躍強.加強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教育與職業,2008,(8).
[3]劉曉.如何加強中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