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文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學校與社會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高職學校如何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文化教育中,真正實現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這將對職業學校大學生的就業觀、職業觀、溝通交流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且已成為高職教育能否更好地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融入校企文化,實現大學生“零距離”就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高職校園文化迫在眉睫。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包括與企業氣質相適應的整體形象的構建,統一規范員工服裝、辦公文件規范、宣傳用品等,形成與企業相統一的形象氣質。
校園制度文化包括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度文化不僅要管人、還要服務人、培育人。目前,高職學校管理制度建設在管理規范、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中普遍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汲取企業優秀的文化內涵和管理經驗,不同程度地營造企業管理的文化氛圍,穩步推進學校與企業制度文化的對接,是高職學校走向規范化、標準化、企業化軌道,也使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生活、實踐活動與企業文化氛圍相連接,為校企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校園文化建設的深層內涵是精神文化。它是學校師生的共同目標、精神信念及正確樹立價值觀等的體現。高職學校努力突出辦學特色,大力弘揚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相互滲透與融合,秉承著面向企業、突出技能、提高素質、服務就業的教育方針,重技能、育人才、促就業是學校倡導的教學風范,校企精神文化的對接,成功引領著高職學校教育的精神制度建設。
校企文化相互融合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高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要著重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重特征,不僅要向高層次普通高等院校學習,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層次和水平,還要依照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具有深層文化氛圍的企業進行相互融合和滲透,汲取優秀企業的管理經驗和優勢,突出高職學校的辦學特色,培養面向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文化相互融合,實現了零距離就業。可以縮小高職學校和企業文化的差距,學生可以在學校內間接感受優秀企業文化的理念,提高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消除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迅速融入企業生產和管理的氛圍,通過校企文化對接加強學生職業觀和就業觀的教,充分認識實現零距離的就業目標。
校企文化相互融合是高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高職學校要積極主動與企業建立密切合作的關系,要著力以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為核心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擴大活動影響范圍,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道德和技能,在高職學校精神和企業精神、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和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中尋找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營造全新的育人環境。
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實現了高職畢業生就業的“零適應期”。企業文化走進校園,是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得到對接,增強了高職學校文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突出了高職教育的特點,使學生受到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價值觀念、企業形象的良好熏陶,實現了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學生就業的零適應期。
根據社會需求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高職學校要與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探討人才培養模式,企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融入到專業教學的制定計劃上,開設企業所需專業,促成與企業合作辦學,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開展學生走出學校,走進企業的實踐活動。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生實訓,頂崗實習都在企業內進行,要將學生帶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使學生充分感受企業文化氛圍,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盡快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
依據專業特點,推動校企文化的融合。高職學校不斷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普遍根據高職的特點去與企業尋找契合點,相互滲透融合??紤]到不同專業的工作特點,在學校內部開設適合企業需要的各類專業,著重強調實習環境與企業環境類似,且高職學校學生的頂崗實習要在企業中完成,學校設置的實習實訓等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企業實際生產場景安排,并在實習車間張貼與企業車間相同的安全標語、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范,使學生感受置身于企業中。
與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培養是企業根據用工需要,委托學校進行人才培養的一種模式,并提出培養的質量要求,受委托的學校則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教育教學計劃安排。高職學校與用人企業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按照雙方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學校的前兩年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最后一年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課程設置上,專業課程可著重設立與企業需求相一致的課程教學計劃,以滿足企業對學生從業的各項要求。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各個高職學校非常重視的一項工作,同時就業工作也是高職學校生存發展的關鍵,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將學生頂崗實習基地建到企業中,讓企業到學校,是打造學生零就業的重要途徑。
[1]楊民剛.高職院校發展策略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2):19-22.
[2]李寧.高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對接與融合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2008,(01):56-57.71.
[3]徐建平.融入企業文化培養高素質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08,(20):43-44.
[4]吳強.淺析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教育與職業,2007,(0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