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姝
(沈陽醫學院外語教學部)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一種新境界,早在2007年國家教育部發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就要求“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并且新的教學模式“要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提出教學模式應“朝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應“能使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學習”。因此本文圍繞以大學英語教學平臺為支撐,結合教師指導,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為學習者提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訓練的新型英語學習環境,使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具有學習自主化的特點展開論述。
1.態度。學習者本愿采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即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積極地投身于學習。
2.能力。學習者應該培養這種能力和學習策略,以便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3.環境。學習者應該被給予大量機會去鍛煉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
理論上: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外語學習是受環境影響的,一是自然環境,學習者通過與語言接觸自然吸收這種學習是潛意識的;二是課堂環境,學習者在正規的課堂訓練中學習語言,這種學習是有意識的。由此可見:如何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而又能學到英語的情景語境是相當重要且必要的。因此,在大學英語網絡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正是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情景語境,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直接會影響的學生“輸入——整理——吸收”英語的全過程。
實踐中:從教師傳統角色及弊端來分析。在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權威”角色。(2)“仲裁者”角色。(3)“傳話者”角色。這表明教師和學生之間只是單獨的傳遞信息、教授知識和接受知識、學習知識的關系。因此,學生就很少能夠學會從其他渠道獲取知識,學習缺乏自主性。在當今這個網絡信息時代,知識的獲取手段是五花八門,渠道是多種多樣的。而這樣一味的老師講解的教學模式最終導致學生成為了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和沮喪的失敗者,學到的只是會答卷紙的英語,而非真正交際手段的語言。
因此在當今新的形勢下,大學畢業生英語水平的要求是要有較強的語言交際和運用能力,所以說,想在有限的大學英語課堂上獲取最大量的知識,進而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只有通過網絡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來實現。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在精讀課上如何應用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更好的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近幾年來,我校外語部積極開展英語教學改革,利用英語網絡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到日程上來,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成為關鍵問題。而學生自主學習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根據自身需要,有目的地主動學習”。主要表現在通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引導,學習活動以自主學習為主,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課堂教學活動之間的聯系。所以,該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量信息,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應用能力很有幫助。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網絡自主學習的教學特點是,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唯一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的交流平臺。
第二,網絡自主學習環境因素至關重要,網絡化教學平臺系統要將英語學習有機地結合到一起,為學生展現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可以同計算機中的人物進行對話,語音素材可以單句反復跟讀,反復視聽,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來強化記憶。
第三,自主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幫助、檢查下有目標的學習。多媒體網絡下的學習應該是受控的自主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必須接受教師、課件和網絡管理的指導。在網上,通過教師、課件的網絡監控功能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和個別差異,使教師指導和監控的力度與其相適應。在學生自主學習時,老師要監督學生學習,防止個別學生利用電腦進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同時,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通過聽寫、提問、抽查作業、組織單元測試等方式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及時通過面談鼓勵學生進步,幫助他們分析不足。
自主學習的成果可以采用分類,問卷,實驗,分析,綜合,觀察等方法進行評價。例如實驗法:在實驗班實施網絡自主學習語言教學,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目的是為順利實施網絡自主教學做準備。主要有以下幾點:向學生介紹所學內容大框,學習步驟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做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詞匯和短語訓練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一下如何達到學習目標。網絡自主學習階段,這是該語言教學的核心環節,也是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地方。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事先提出的要求分步驟完成任務。此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當中引導,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小組成員要根據教師的要求準備報告學習結果。然后,各小組的代表要向全班學生簡要匯報他們完成學習的情況,重點展示學習的成果。最后,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進行網絡隨機測試,以起到監督查看的作用。
網絡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教師在結合大學英語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自身角色的轉變,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創造高效有益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1]武世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政策的分析與展望.中國大學教學,2003,(6).
[2]管淑紅.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探究[J].教學研究,2005,(12).
[3]史曉燕.網絡輔助自主學習與英語學習策略訓練[J].外語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