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王雋
今年,我校開了一門“版式設計”課程。這門專業課的開展,與平面專業、裝飾裝修專業、計算機應用、網絡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動畫等專業的學生關系密切。
這門課程的開設,豐富了學生的設計風格,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中職生對美感有著強烈的愿望,但沒有形成很好的視覺表達能力,對他們來說本門課程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版式設計是平面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地應用于報紙廣告、招貼、書刊、包裝裝潢、直郵廣告(DM)、企業形象(VI)、網頁和多媒體等所有平面、影像領域,已成為人們理解時代和認同社會的重要界面之一。版式設計離不開文字和圖片,文字和圖片是構成版式設計的兩大重要元素。版面設計是德國人約翰·契肖德在構成主義的基礎上發展的新客觀主義。這時他強調版式設計的功能,要求版面清新脫俗,追求版面不對稱,大膽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放棄繁雜的裝飾紋樣,突出主題,這一設計思路已成為現代設計史上的里程碑。
根據調查了解,中職學校平面廣告專業、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裝飾裝修專業等,與電腦軟件相關的專業都或多或少的會涉及到文字的排版和版式的設計,而這些專業的專業課多數是各個軟件的操作應用,在教學中基本不會系統的講解文字的排版、色彩的搭配、圖形的組合等有關排版設計方面的內容。由于中職學生有的美術基礎薄弱,有的甚至沒有美術基礎,在開設軟件課之前,如果系統的學習了版式設計,將對其專業的軟件知識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直接影響軟件課程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對作品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專業軟件的學習開篇是枯燥的,基本都是命令式動作,通過對版式設計的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版式設計中文字這一重要的構成元素開始,吸引學生,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的學習。學生通過對文字的排版、變形,找到文字排版的技巧和方法,抓住版面的視覺傳達規律,提高作品的訴求力。
例如:40朵綻放的鮮花等待著有緣人……
這幾個字平平的鋪在圖片上雖然沒有錯,但表達效果顯得很平淡。
如果是這樣:
40朵綻放的鮮花等待著有緣人……
或者是這樣:
40朵綻放的鮮花……
文字微小的變化讓學生感覺到不一樣的效果,這也是版面設計的魅力所在。在學生技能操作時留此類作業,一句文字再加上適合的圖片,以達到視覺沖擊的效果,讓他們自己去體會文字排版的樂趣,進而喜歡從事設計。
每個人對于美都有著自己的追求,十七八歲的學生們更是這樣。
一幅優秀的作品,版面設計給人以美感,學生對此都有著自己的共鳴。但如果讓他們講解這幅作品美在哪里?版面設計給人以美感的元素從哪里來?他們講不出來。這時,我讓學生觀看大量的優秀作品,引導學生找到一幅作品的沖擊點,剖析其文字編排、圖片排版,理解作者的意圖,尋找作品更深刻的涵義。從作品的顏色、明暗度、布局、版面構成等因素出發,揣摩作品,拆分作品,把優秀作品的知識融入自己的設計中,讓學生的腦袋不空,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學會審美藝術,提高藝術素養。
對于設計來說,創新是最難的。怎樣把好的作品拿來融合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出更好的作品,這個是整個版式設計學習升華的部分。學生將來走向就業崗位時,能否適應設計的崗位,能否讓客戶滿意,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版式設計是一個視覺傳達的過程,它所呈現的表達效果能否很好的表現出來,需要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在實踐操作中,盡量讓學生練習發散思維,自主創新,學會用創造性的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中職學校開設平面版式設計課的總體培養目標是“培養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創造力及藝術素養,幫助學生完成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的有關課程,以及學好相關專業精品課程,提升技能水平”。帶著這樣的培養目標,我把學習內容和相對應的能力目標做了細分。在教學中做到“看做”結合,訓練學生把特定信息準確的傳遞給目標受眾,設計出有新意和美感的作品,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