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思
(江西南昌縣蓮塘一中)
轉眼任教已經快3年啦,即將送走我生命中的第一屆學生,內心感嘆時間的飛逝,責任的重大,雖不知這群孩子將往何處去,但真心希望他們今后的路會越走越好。3年時間,完成高中政治3年完整的教學,形成了高中政治知識框架和網絡結構,對高中政治知識尤其是教學也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比較重視知識的網絡結構的構建,從而忽視啦六個重要的點,實際上思想政治課中的知識網絡結構是建立在各種“點”的基礎上的,如果忽視對各類“點”的重視與運用,會造成知識線索的混亂和知識寬度的狹窄,只有重視并挖掘各類“點”,將它運用于教學之中,才能穩固知識網絡結構,拓展知識深度,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我認為政治教學中有這樣六個“點”值得我們重視,這六點也是筆者在政治教學中的六點感悟。
歷來就反映政治課比較枯燥無味,那么如何讓政治課變得生動有趣,成為擺在政治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為此,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善于設置和捕捉各種有助于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政治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刺激其情感,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首先,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精心布局,巧妙設疑,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矛盾狀態,激起渴望探究的沖動。其交,教師應獨具慧眼,善于發現搜集積累運用與教材相關的趣事、漫畫、名言警句等各種素材,讓學生在這意味雋永、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中釋疑,寓學于樂,增強課堂吸引力。
例如,我在講《生活處處有哲學》一框的“哲學就在我們身邊”這一難點內容時,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小馬過河”和“塞翁失馬”視頻故事,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生動化,學生也在美妙的畫面和悅耳的歌聲欣賞中輕松地完成知識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新要求,政治學科間的知識滲透和跨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政治教學中的滲透功能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抓住政治教學中的滲透點是充分顯示滲透功能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有助于其它學科如選修三經濟學常識中的國體和政體有助于學生了解學習歷史學科中各國政體,而歷史學科中的中國文化史,有助于我們了解學習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如哲學生活的唯物主義的三種形態和唯心主義的二種形態,有助于學習了解歷史學科文化史中各類名人的思想。
在政治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線,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教材,聯系生活,尋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通過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其開展自主、互動的學習和探究,讓學生在與生活碰撞中拓寬教材知識,學以致用。
而信息網絡技術的發達,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這一切都為學生從原來狹小的課堂、校園、家庭空間走向廣闊的社會天地提供了可能。當今的中學生不僅關心課本知識的學習,而且也開始用審視和迷惑的眼光關注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這同樣為我們的政治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一方面,我們政治教師要做到多了解當今社會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學生當前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并在這一基礎上經過仔細的準備、篩選,同有關的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一方面,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暢談對社會熱點的看法與認識;另一方面,我們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剖析與評價。
例如,我在進行二輪復習專題五“公民的政治生活”時,結合發揚社會民主,加強監督,嚴厲打擊網絡犯罪行為這一時政熱點,通過2013年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秦火火”和“立二拆四”在網絡肆意傳播謠言,積累人氣,非法謀取暴利這樣的生活情境創設,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教學文本的距離,扣住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參與熱情,順利實現了課堂的有效生成。
重點與難點是我們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的兩只“攔路虎”,也是課堂教學中的中心任務。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某課某章節教學內容中最關鍵、最核心和最有現實意義的知識。教學難點,一方面,是教學中學生認知上難于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觀點、原理以及方法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實際上容易產生的疑難問題或容易混淆、誤解的知識內容。對于這兩點,我們要在教學中突出。要善于用通俗化的語言,生活化的情景去解釋給學生聽,讓其聽明白,懂透徹。
政治教學中,學生會經常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如各種新舊知識間的沖突或知識與實際的沖突。如果不及時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疑點,就不可能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認知結構,更不可能實現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我們要十分重視對各種疑點的解析。一是要善于設置疑點,如在教學“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時,我們可以設置以下疑點: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那么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能自發地產生哲學嗎?通過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疑點,引出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思維。二是通過解決學生思想實際中的疑點。寓言小故事:《杞人憂天》杞人憂天可取嗎?杞人憂天固不可取,但反映一種追問和思考,而這對哲學非常寶貴。《田忌賽馬》田忌為什么能以弱勝強?田忌善于思考而取的勝利。蘊涵一切從實際出發聯系的觀點諸如此類的設問疑點,在政治教學中不加以及時解決,一方面我們傳授的知識難以為學生所真正理解與掌握,另一面會扼殺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積極性與創造性。因而,政治教學中不斷地解析各種疑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生獲得知識,同時也是不斷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
人都是需要被關懷、被重視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水平是有差異的,而相對處于弱勢的“后進生”,則容易被老師忽視,這要求我們老師要善于從差異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幫助。有時老師的一句表揚、一個賞識的微笑、一個翹起母指的動作,都能讓學生收獲自信,敞開心扉,走向成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理解、觀點分歧時,切不可大驚小怪,應以包容的心態、人性化的手段去正確對待,給學生創造“自由、安全”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思維火花自由迸發。如果教師再以此錯誤作為跳板積極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分析探究,錯誤也就會成為新的“閃光點”。學生在這樣充滿關愛、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中,更加自信地在錯誤問題的探尋中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教無定法,但教可擇法。如果我們每位教學的實踐者都能智慧地經營和追尋高效課堂,政治課一定會精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