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明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三角城鄉接駕咀小學)
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
伴隨世紀更替的步伐,澎湃而來的知識經濟在呼喚創造性人才的脫穎而出,而創造性人才的“批量產出”勢必要求教育生產線的蛻舊更新。在此宏觀背景下,教育這種特殊的行業也緊跟著時代的步伐在變換著自己的節拍。在信息時代,高科技發展的今天,教育愈來愈受到社會的關注,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交替階段,教育界大力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作為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上的每一位工作者,猶如一個個琴弦上跳動的音符,要在不同的琴弦上發出時代的不同樂音,因此,每一個教師就是一個開拓者、塑造者。
那么,什么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和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對中小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創新精神上,使學生敢于創新、樂于創新、恒于創新,基本上屬于情感、意志、個性品質的范疇。培養創新能力應是初步的。創新是有層次的,對中小學生來說,依靠自己的努力,獨立發現或獲取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都是一種創新。這種創新精神屬初步的創新能力,主要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
在小學,這種創新意識應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因為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凡是他們認為美好的、真實的、生動的事物,或者是對于他們特別關心的事物,喜歡的東西,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相反,對于那些虛假的,抽象難懂的,枯燥乏味的事物,引不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對一年級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運用誠摯的情感,幽默的話語,有趣的故事,生動的事例,奔放的熱情,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他們的求知興趣。
如教學一年級相似聲母b、d、p、q時,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本人在教學這四個聲母時,進行了如下設計: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課的開頭對上好這堂課也非常重要,為了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在上課時,我特意安排了一個小游戲——《貼鼻子》。我將事先畫好的頭像貼在黑板上,讓同學們蒙上雙眼去貼鼻子,有的貼在了額頭上,有的貼在了下巴上,有的貼在了左臉蛋上,有的貼在了右臉蛋上,甚至有的同學貼在了面部外,教室里爆發出一陣陣笑聲。從而我告訴學生,任何事物都是一樣,有些東西它本來固有的位置是不能改變的,要是改變了,就會令人發笑。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要學的四個聲母b、d、p、q很相似,但又有不同,我們也不能上下左右顛倒。這時,同學們好像明白了做游戲的用意,幼稚的小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自以為,這種游戲開頭,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了同學們對以上生母學習的興趣,從而便于教學。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與“雙基”教學同步進行的,但教材不僅僅是為教學知識服務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紅,還需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創新往往在求異中體現出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培養學生具備求異的心理。為此,在教學中要靈活地根據學生實際把握時機,再因勢利導,使他們的創新精神得以發揮。
如為了讓學生正確區分b、d、p、q這四個字母的形、音及書寫規則。課前,我用不同色彩的筆在小黑板上寫下了這幾個字母,上課時,讓同學們觀察其異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
一年級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創新意識還是有的,他們認真觀察了那幾個字母,有一個同學舉手答道:“老師,這四個字母的組成部分一樣,都是由一豎和半圓組成的?!苯酉聛恚钟袑W生找出了不同之處,他說:“這幾個字母的不同點是半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不同。”我立即對兩位同學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以便激發其他同學。說道此處,我順便將b、d寫到一邊,p、q寫到另一邊,再激發學生從中找出規律。
當有學生找出規律:“b、d的半圓在下邊,p、q的半圓在上邊。兩組半圓都是一個在左,一個在右?!蓖瑢W們創新的智慧火花我極力的保留,并繼續鼓勵。
在記住形的情況下,我將錄音放開后,同學們很輕松愉快的記住了讀音。為了進一步牢固掌握半圓位置,我編了句順口溜:“右下半圓b、b、b。”學生馬上編出了下句:“左下半圓d、d、d?!苯又?,我隨口說了句:“右上半圓p、p、p?!睂W生又說出了“左上半圓 q、q、q?!睘榱俗寣W生進一步創新,我啟發學生再觀察看看這些字母像數學中的什么數字?當然,他們一眼就看出像6 和9,我開始又編了“正6、b,反6、d?!睂W生很快編出了“正9、q,反9、p”的順口溜。就這樣,同學們歡快的琴弦悲扣響了,他們的興趣當然也不會減半。
掌握了讀音、形,當然還有寫法。在語文教學中,我處處注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為了教學以上四個字母的寫法,我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最后將b、p劃為一組,d、q劃為一組,因為 b、p先寫1,后寫半圓,d、q先寫半圓,后寫1。且兩組第一個字母b、d所占位置一樣,都是上、中格。第二個字母p、q所占位置相同,均為中、下格。在這里,有學生竟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可不可以將b、d劃為一組,p、q劃為一組?”我問其劃分依據時,她回答說:“因為b、d在四線三格中所占位置一樣,p、q所占位置一樣,且這樣的話,半圓相對,才好記憶呢?!睂υ撏瑢W的發現我進一步肯定并鼓勵,讓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
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首先,就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創新的天賦,并極力保護學生的每一點創新火花。其次,必須接受大語文的教學觀,開發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歡樂,充滿情趣。再次,要隨時撥動學生的心弦,讓語文課堂變成一個融匯各種知識的大海洋,而不是演化為高深莫測的語文知識大峽谷。這樣,學生在進行相似拼音字母學習時,才會有自由的廣闊的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