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菊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界湖中心小學)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課堂也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如何使教學生活化,使學生們更好地利用課堂知識融入生活,是教育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學生怎樣在生活化的語文教學里得到啟發和共鳴,更愿意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關鍵。
小學語文課堂主要是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使用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對中學語文的學習打好基礎。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而忽視了與文學的生活上的應用,沒有對學生進行對話練習,語文教學只停留于表面,在應用上不能很好地實踐。小學生由于年紀比較小,比較好玩。因此,要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于表面,這樣學生們才能舉一反三。當前的教學枯燥乏味,缺少新意,教學模式單一,對待知識只是停留于一個靜態層面,學生們沒有興趣,也很難培養他們的聯想能力,創新能力,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對于語文教學,都停留在課堂上的知識,沒有實際應用,也就很難使語文教學生活化,進入不到生活中,就變成了語文教學和生活相脫離的狀態,這很不利于小學生的發展。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應該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素材挖掘,而應該更注重素材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只有素材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才能有更多的共鳴,更加地熱愛學習語文和熱愛生活。教師可以通過結合當地的特色來搜集資料,例如,如果是鄉村類的學校,在學到人教版教材《菜園里》這樣的課程時,教師就能更充分的搜集關于蔬菜的知識,學生們平時在菜園里會接觸到一些蔬菜,這些蔬菜是貼近學生們的生活的,教師可以搜集大量的關于蔬菜知識的素材,這樣學生們可以通過回家觀察,更加深刻的了解蔬菜。再如,城市里的學校,在學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教材《自選商場》時,同樣會有很多共鳴,教師可搜集在自選商場里的規則、貨物、價格等資料,在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講解,學生通過平時的了解,能更清楚地知道自選市場要怎樣買東西,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作業,讓他們回家和父母一起去自選市場獨自買東西,這樣不僅增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使學生們增強了實踐能力,語文課堂也更加的生活化。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圖片來配合課文,但是這些圖片并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對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也有很多的限制。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突破,要更貼近將生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生活中的片段播放出來,展現給同學們,或者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配合語文課,也可以放一段視頻讓學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如在講到海洋世界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海洋世界的視頻,學生們通過視頻可以了解鯨魚的樣子,水母的特點,還可以通過視頻講解,更加了解魚兒們的習性,這不僅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興趣,又可以豐富了課堂內容。這樣,學生們就不是抽象地去理解海洋生物,而是能真正地了解海洋世界。再如,當講到銀河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宇宙中的星際圖展示給學生看,包括地球、月球等星球的運動,以及銀河系從宏觀來看是什么樣子的,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知識,也能啟發他們探索宇宙的興趣。
綜合性的學習,可以使小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將很多學科綜合,來組成他們自己的知識網絡,通過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走進社會和生活,才能使小學語文更好的生活化。
例如,我講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有一篇課文是《小松鼠找花生》,這篇文章生動地描寫了小松鼠找花生的過程,但是有很多學生并不知道松鼠長什么樣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去看看小松鼠,或是將小松鼠帶上課堂,讓學生腦海中有松鼠的樣子和概念,那么再朗讀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了。教師也可以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養一只小松鼠,觀察它的習性,得到自己的結論,這比書本上的知識更豐富和可貴,因為這不僅使小學生增加了興趣,增長了他們的見識,還能培養他們的愛心。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好處,學生們能更加地貼近生活,語文課堂也更生活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是對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實踐,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共鳴,還可以使小學生們更好地適應生活、享受生活、增強生活實踐能力。語文教學生活化,可以將教材和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方便學生的理解。
[1]鄧航蕾.論中國原創動漫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借鑒.江西社會科學,2011,(06).
[2]林朝平.傳統文化與動漫設計.大眾文藝,2010,(14).
[3]蔡春菊.探析小學作文課堂生活化[J].學生之友,2012,(11).